专栏1:企业培育工程

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到2025年,形成创新型企业集聚发展态势,20家创新型领军企业,300家高新技术企业,4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实施领军企业“腾飞”计划:支持领军企业加大产业投资、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开拓海内外市场和引进新项目,到2025年实现超百亿元企业4家。

实施瞪羚企业“跃升”计划:遴选一批优质成长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融资、市场开拓、产业发展基地、首台套示范应用等扶持力度,确定并重点培育 20家具有高成长性的瞪羚企业,形成长效品牌效应。

实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起飞”计划: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创新难、引才难”的发展瓶颈,加强要素保障,逐步破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难题。

  打造双创孵化载体。持续优化和完善现有双创载体的服务业态和运营模式,构建“技术赋能 全程孵化 投资驱动 市场链接”的全新孵化体系,争创一批国家级、省级众创空间和孵化器,支持华东光电、科大讯飞产业创新中心等孵化载体建设,打造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采用网络孵化、众筹孵化等形式,建立行业“龙头企业 孵化”的工作模式,支持设立新型创业孵化器,提供种子基金、创业导师、市场推广和产业链资源对接等增值服务。打造15个产业创新活跃、高端创新资源丰富、孵化服务功能完善的孵化载体,探索“互联网 ”时代创新创业新模式。力争“十四五”末,全区各类双创孵化载体达40家,其中国家级孵化载体5家,省级孵化载体10家,孵化面积达60万平方米,新增孵化创业企业和创业团队达500个。

专栏2:双创孵化工程

众创空间营造工程:鼓励企业、社会组织、投资机构等建设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新增创客空间、创业咖啡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10家,鼓励形成特色科技创业孵化体系。

创业孵化器工程:构建“孵化 天使 风投 基地”的“资本 资源”型开放式融合化的孵化器生态圈。围绕引进重点产业的成长和个性需求,建立专业化孵化器;围绕通用技术和全系服务配套,建立独立创新孵化器。

  第二节 加大创新平台建设

  加大与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共建校地合作创新平台,提升现有创新载体能级,持续培育创新创业动力、提升创新产业层次,构筑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优化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服务于全区产业发展。

  搭建创新平台。重点解决技术提升、成果转化、转变经营方式等问题,打造“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小创企业孵化平台、知识产权运用平台、职工创新创业平台”为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平台。深化与中科大、浙江大学、中科院等大院大所合作,加大与全市本地高校合作,打造产业特色学院,推进西电芜湖研究院、安理工材料研究院等平台的建设,提升平台载体的辐射带动能力。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企业创新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支持优势企业新建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提升平台载体的研发能力、创新能力、辐射带动能力。力争“十四五”末,各类创新平台累计达130个,其中国家级平台12个,省级及以上产业创新平台3个。

  构建创新服务体系。构建政策服务、平台服务、导师服务、通道服务、项目服务、基金服务于一体的创新服务体系,形成涵盖“企业初创期—初步发展期—突破发展期”的“全生命周期”创新服务机制。开展多层次、分类别、实战型培训,构建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深化行政审批、商事制度等改革,依托互联网平台加快构建新型政企关系和新型政民关系。统筹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和综合监管分类执法改革,深化长三角“一网通办”综合服务改革工作,推进“互联网 政务服务”提速。

  第三节 汇聚创新创业人才

  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坚持“引进来、育出来、用起来、留下来”的人才工作指导理念,构建塔尖集聚领军人才、塔身集聚高端人才、塔基集聚技能人才的“金字塔”型人才结构,打造立足安徽、服务长三角的人才创新集聚区。

  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坚持国内与海外并重,与“大院大所”共建研发合作、成果转化、人才培育、对接交流等平台,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球引智体系,对高端人才引进“一事一议”。支持龙头企业在长三角地区设立“飞地孵化器”,开展国际人才引进、国内人才居住落户、人才培训培养等领域创新试点,实施顶尖人才项目合作工程、高端人才多点突破工程、急需紧缺人才精准引进工程。力争“十四五”末,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0000人,累计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100个。

  加快培育专业人才。打造“订单 联合”的校企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能力建设 知识探究 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精英工程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培育智能网联、新能源、大数据、电子商务等高技能人才。采用“工作岗位传帮带、课堂上面授讲课、相互参访企业”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培训—认证—评价—使用—升级”的培育体系,推进人才本土化培养。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培养一支基础性专业人才队伍。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聚才、引才、育才、用才作用,搭建“弋江城市管理·工匠学院”平台,每年发布10名“最美弋江人”名单。

  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健全符合各类人才特点、促进各类人才发展的用人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等人才开发制度体系,推行“人才 项目”培养模式,构建更加开放的引才政策、更加灵活的引才模式、更加丰富的引才载体。鼓励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企业技术人才到高校、科研院所兼职,鼓励科研人员到企业兼职。健全人力资本和技术入股等分配激励机制,健全“定向委托”“揭榜挂帅”“竞争赛马”制度,构建“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分级聘用、严格考核”的用人制度。

  优化人才服务体系。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以信息化为手段、产业化为动力、国际化为目标,实施高教园区人才留芜计划,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差异化的人才服务。借鉴和学习长三角地区“人才服务产业行”人才政策及服务宣讲活动,即时推介四大主导产业链企业及岗位需求信息,精准邀约求职者、精准匹配对接企业及岗位。营造与市场接轨、与国际接轨、与人才成长规律接轨、与用人单位自主权接轨的人才发展环境,提高本土人才科研经费和生活待遇。推进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资格、职称互认。

专栏3: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工程

高层次创新人才工程:支持具有较高学术造诣、较强创新能力、较大社会影响力的顶尖领军人才,培养10名杰出青年科技人才。

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建成5个技能大师工作室,着力引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技能培训大师10名。

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拓宽企业家培养国际国内合作渠道,组织学科带头人、部分专家、“十大杰出企业家”、“十大创业明星”等到国外、名牌高校、中外合资跨国公司等参加研修,培养100名优秀企业家。

创业导师体系建设工程:建立孵化器建设导师团队,加强对众创空间、孵化器建设的指导和培训。支持孵化器建设创业导师队伍,加强对创业导师的规范工作,建立完善的“联络员 辅导员 创业导师”的孵化培育机制。

  第四节 推动创新成果转化

  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聚焦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加快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价值链、人才链、服务链的深度融合,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应用基地。

  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健全产学研合作机制,完善产学研合作的权益分属体系,打造“产学研用金”联动创新生态体系。加快推进与上海张江、合肥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联动发展,推动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高效配置,建立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为纽带、吸引社会资本和科技中介共同参与的合作模式。推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

  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聚焦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培育“成果引进落地、服务平台建设、科技金融结合、知识产权支撑、创新决策咨询、创新资源整合”等服务功能,打造应用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的创新联合体。建立健全高新技术研发、高新产品发布与展示、科技人才创业等创新生态系统,打造高端智能应用、智慧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承载基地。推进三只松鼠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共性技术研发和科研攻关,问天量子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量子密码检测平台、量子安全隔离技术研发。加强长三角地区联合科技攻关、揭榜挂帅等,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与知名院校联合培养技术转移转化管理人员、技术经纪人、技术经理人等人才。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打造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

  完善创新转化机制。创新企业需求联合发布机制和财政支持科技成果的共享利用机制,构建“政产学研用金”一体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机制。设立各类产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科技创新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建立政、银、企风险分担机制,推动资本要素对接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企业生命全周期、产业形成全链条。推动分散式创新向系统性创新转变,加快科研院所科研成果与创新型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需求精准对接。

  第五节 营造创新创业环境

  坚持问题导向,加大创新创业宣传,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支持创新、宽容失败,围绕创新链,打通金融链,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建设。

  营造创新创业法治环境。严格知识产权保护,打造省内领先、长三角地区一流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高地。发挥行业组织、第三方机构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中的作用,完善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机制,健全维权援助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举报投诉中心和维权援助中心建设,加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力度。着力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积极倡导企业家、爱护企业家、争做企业家的良好风尚,构建创新创业容错帮扶机制。

  完善科技中介服务环境。积极引进培育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财务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机构等,完善创新创业科技中介服务环境。推进公共科技设施、研发服务平台、科技融资平台、科技评估机构、人才信息平台和创业孵化体系建设,形成专家资源、信息技术、知识、企业资源等网络共享。加强知识产权服务、检测技术、检测装备研发等基础能力建设,培育一批技术能力强、服务水平高、规模效益好的科技中介机构。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培育市场化新型研发组织、研发中介和研发服务外包新业态。

  提升创新创业金融服务。搭建创新创业金融综合服务网络平台和企业征信服务平台,开展专利交易、债权交易、创业小公司产权交易等业务,拓宽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渠道,提升融得到、融得易、融得好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扶持一批创新创业的优质项目,构建覆盖全市、辐射全省、影响长三角的创新创业生态圈。鼓励科技企业债券融资,支持科技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

  培育创新创业文化环境。积极搭建对话交流平台,开展全国创新创业活动周、安徽省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辅导培训、专题论坛讲座等系列活动,讲述创新创业故事,传播创新创业文化,打造长三角地区创新创业示范区。树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价值导向,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推广优秀创业企业及创业团队的先进模式和经验,倡导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孵化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组织“创业大讲堂”“创业培训班”等创业训练营,促进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的“四众”新模式,推动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文化创意园区的形成。

专栏4:营造创业创新环境重点工程

培育创业文化:开展创新成果和创业项目展示推介会,举办弋江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推进创业型城区、街道、社区创建工作。

探索创新创业模式:立足弋江区创新创业实际,总结创业实践,研究资金链引导创业创新链、创业创新链支持产业链、产业链带动就业链的发展模式,推广一批创新创业模式和成熟经验。

树立一批创新创业典型:以开展创新创业宣传推介活动为载体,将一批有思想、有文化、懂经营、善管理、敢闯敢干、敢为人先、勤于耕耘的创新创业典型选拔出来,总结推广好典型、好机制、好创意。

  第四章 优化产业结构,集聚产业发展新动能

  坚持优化存量与扩大增量并举,构建“更高质量、更具特色、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打造长三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第一节 优先发展主导产业

  深入实施产业集群群长制、产业链链长制,做优做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标志性产业链,提高全球供应链协同和资源配置能力,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与供应链,打造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

  聚力发展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和先进制造、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争创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优化奇瑞商用车、奇瑞新能源、中集瑞江等龙头企业研发平台体系,加强车载核心软硬件技术攻关,重点突破智能座舱、智能终端电子等产品技术。加快氢燃料电池研发及产业化,促进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小镇建设,引导集聚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打造全国重要的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基地。力争“十四五”末,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达600亿元,全产业链企业集聚达150家,产值达100亿元及以上企业3家,其中产值达200亿元企业1家,培育高成长性企业20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2022-04-30/227.html

收藏此文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打赏本站

  • 打赏方法如下:
  • 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