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产业引领。明确并落实好《农业中关村现代食品营养谷总体规划(2022-2035年)》年度任务,加快推动食品营养与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投产使用,持续推进联东u谷等载体建设。加速农业微生物国际创新研究院建设。探索发展农业食品合成生物制造产业,打造合成生物学标杆孵化器,抢占合成生物未来产业高地。推进京瓦中心奶业、温室园艺、果业三个分中心高质量运行。开展无人智慧果园装备技术应用。启动建设高标准农田2.6万亩、建成1.6万亩,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明显成效。
加强交流合作。持续举办好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打造国际化、常态化、高规格的全球农业领域盛会。做好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成果转化,推动注册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国际组织。探索农业中关村国际交流中心建设路径,打造中国农业外交“新窗口”。开展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大会永久性会址落地具体工作。申建国家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加速实现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三)打造首都物流高地,建设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落实京平综合物流枢纽产业发展规划,推动物流要素集聚,提升辐射带动能力,增强综合性物流口岸功能,服务“两区”建设。
打造物流特色产业集群。坚持把项目落地作为推进首都物流高地建设的强引擎,实现菜鸟、正创等项目建成投用,加快普洛斯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土地整理力度,确保有序供地。深化“拿地即开工”“缴清即交证”“五个一五联办”[10]等改革创新措施,为项目落地提供有力保障。推进城郊大仓基地建设。成立首都物流高地产业发展联盟,开展新一轮招商引资,拓展延伸产业链上下游和关键环节,谋求新的增长点,发展物流枢纽经济。
打造多式联运物流体系。加速南、北铁路场区新建工程、海关监管场所等项目建设,持续提升铁路运力,增强口岸服务能力。全面推进公路网项目建设,构建“五横一纵一环”[11]的骨干路网结构。深化与天津港对接合作,加强货源组织,推动海铁联运班列保持常态化开行。深化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营机制,主动对接、全力争取中欧班列图定计划,助力首都商贸物流大通道建设,更好地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格局。
优化物流产业发展生态。加速构建“物流四镇”大物流组团式空间体系。完善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金平路电力管线等15个项目开工。推动供应链、运输、仓储、金融、服务、居住等资源相互衔接,强化“围墙外”的功能供给。建设运营管理、智慧运输、物流资源、国际保税、投资融资、智库资源等六大综合服务平台,推动产业链融合发展,健全智慧、高效、安全的物流生态体系。
(四)打造世界休闲谷,建设更高品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深化“一湖两河一带多沟多点”布局,不断破解高品质休闲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留住乡愁、讲好故事,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抓好休闲节点建设。推动《平谷世界休闲谷概念性规划》转化落地,打造京郊乡村大景区。推进金海湖“三个小镇”建设,抓好“十二个一”项目[12]落实,实施水库除险加固,保护利用好全市最大的综合性休闲娱乐水域,打造“京郊小瑞士”。商业新地标兴谷新消费综合体开门纳客。加快泃洳河休闲经济区建设,谋划农业迪士尼等项目,激活闲置资源,以点带面促进休闲产业提质升级。打造百年作品,建成云蹊山居、四座楼农场等一批高品质乡村休闲综合体,推动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丰富拓展休闲业态。实施“休闲 ”行动计划,推动农文旅体商融合发展。建成阅景体育公园,优化提升文博场馆、咖啡店、郊野公园等休闲载体,完善城乡“四有”体育设施网络,夯实15分钟健身圈,释放更多公共休闲空间。深化“吃在平谷”活动,积极发展“夜经济”“露营经济”“银发经济”等业态,推出一批“微旅游”产品,让游客“慢”下来。提升特色民宿、传统农家乐品质,打造靠山集等农村特色集市,以“烟火气”点亮乡村休闲新业态。抓好节假日景观布置、交通引导和景区服务管理,让广大游客行的顺心、游的安心、玩的开心。
不断擦亮休闲品牌。打造体育休闲集聚区,推动一批市级赛事活动“平移”平谷,落地city run平谷桃花马绿道等项目,高质量策划“环长城100”越野赛等系列品牌活动。扎实办好国际桃花节、中国(北京)休闲大会等国际化休闲活动,积极推进世界休闲组织北京代表处落户,增强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发挥引流和带动作用。提升冰雪嘉年华等系列活动内容品质,鼓励乡镇策划引流爆点项目,孵化特色旅游ip,让“桃醉平谷”更加深入人心。
(五)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国家“平急两用”发展先行区。主动代表北京做好答卷,推动“平急两用”充分融入高大尚平谷建设,打造首都发展安全的战略腹地。
持续探索“平急两用”发展路径。落实试点建设国家“平急两用”发展先行区实施方案和五年行动计划,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制定实施“平急两用”投融资政策导则,谋划推动一批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深化吃、住、行、医、集中承载五大应用场景建设,申建中国中医药诊疗“平急两用”示范基地,争创中关村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和企业主体参与“平急两用”酒店、乡村综合体、新型乡村社区建设。
统筹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对城市公共建筑、基础设施有序开展“平急两用”建设和改造,建设韧性城市。研究推动应急输水管线工程建设,建设新城环状供水管网,构建安全可靠城乡供水体系。实施中部片区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建设海绵城市。推进马昌营220千伏变电站建设、峪口和金海湖110千伏变电站增容建设,构建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守好首都“东大门”,深化区域警务联防联控,坚决做好首都重大会议、重大活动期间安全服务保障。深化平安平谷建设,落实安全生产专责专章,抓实抓细防火、防汛、防疫等工作,开展“安全生产整治年”专项行动,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做好极端天气、重要节假日期间应急响应和市场供应,确保城市平稳运行。落实信访工作专责专章,区领导带头接访,提升信访和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水平。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安全稳定。防范和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