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10 n”衡水场景明确了我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定位、重点和方向,是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5”,就是到2035年,基本建成全国特色产业名城、京津冀科技创新支点城市、生态宜居美丽湖城和京南现代物流基地、京津冀绿色农产品基地。“10”,就是建设特色产业强市、现代农业强市、质量强市、人才强市、现代交通物流强市、教育文化旅游强市和数字衡水、健康衡水、更高水平的平安衡水、更具影响力的道德高地。“n”,就是各县市区、各领域、各条战线分别谋划铺展各具特点的现代化场景,让中国式现代化在衡水展现蓬勃生机。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四个闯出一条新路”,建设经济强市、美丽衡水,努力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争先进位,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的衡水篇章。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进出口总值增长6%,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省下达任务目标。确定这样的目标,综合考虑了外部环境和我市实际,与“十四五”发展目标相衔接,与支撑条件相适应,有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实际工作中,要切实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更加注重稳中求进。着力稳住经济大盘,巩固良好发展态势,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二是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坚持以质取胜,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在加快发展中提升质量,在高质量发展中增强衡水核心竞争力。三是更加注重改革创新。坚持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强化“六个观念”,创造性开展工作,推动各项事业展现新气象、实现新突破。四是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民有所需、政有所为,办好民生实事,增进民生福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五是更加注重真抓实干。坚持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把马上就办、真抓实干贯穿始终,推动中央精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和市委要求全面贯彻、末端落实。六是更加注重安全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抓紧抓实底线红线任务,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抓投资上项目扩内需,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紧紧抓住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牛鼻子”,全力恢复和扩大消费,稳当前、增后劲,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围绕扩总量、提质量、优增量,深化“三个三”推进机制,聚焦基础设施、特色产业、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谋划实施一批立市立县项目。全面提升保障服务水平,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用好“标准地 承诺制”、智慧金融、帮办代办等措施,提升项目用地、资金需求、规划环评等服务保障水平,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对52个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和省市重点项目,实行专班推进,强化领导包联,力促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

  千方百计抓好招商引资。完善招商工作机制,落实“一把手”常态化招商责任,推进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敲门招商。瞄准京津雄、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紧盯500强企业、国企央企、行业领军企业和重点科研机构,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百日会战、百个在谈亿元项目攻坚、百家单位招商竞赛等活动,加快推进首农食品深加工产业园、氢能负碳产业园、稀土制品产业园、故城化工产业园等招商平台建设,着力引进一批重点产业项目,确保全年引进协议总投资增长20%以上,引进亿元项目360个以上、10亿元项目35个以上,百亿元大项目实现新突破。

  多措并举提振消费。实施消费提质升级工程,加大对餐饮、住宿、零售等行业帮扶力度,扩大汽车、住房、家电等传统消费,促进家政养老、教育体育等服务消费。布局发展康养旅游、研学旅游、休闲旅游等新业态,高水平举办全省首届研学旅游大会,全力创建衡水湖国家5a级景区,打造京津周末休闲地,全年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壮大电商产业,支持大型商超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开设衡水特产馆、农产品直采基地,全年网络零售额达到420亿元。实施城乡商业体系建设工程,支持各县市区建设商业步行街、夜经济示范街区,打造一批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乡镇商贸中心等网点,充分挖掘农村消费潜力。

  (二)着力推进转型升级,建设特色产业名城。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对接,不断提升产业引领力、技术创新力、核心竞争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抓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投入后补助等政策落实,确保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2%。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小升高”工程,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培育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00家。加快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力争特色产业科技特派团达到4个、企业科技特派团达到20个,解决产业共性技术难题10项以上。实施京津冀科技创新支点城市建设行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化与中科系合作,支持骨干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基地,转化重大科技成果15项以上,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达到35亿元。推动工业设计进企业进集群,支持骨干企业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新增制修订标准12项以上。进一步完善落实引进产业人才政策,着力培养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高校毕业生。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青蓝传承、蓝领工匠培育三大行动,努力营造尊重人才、崇尚人才、成就人才的浓厚氛围。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451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