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以上,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面完成年度能耗及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奋力抓产业强平台,建设省际毗邻地区产业合作示范区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挥平台承载作用,推动聚链成群、集群成势,着力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深化毗邻合作。聚焦青创乐土、智造枢纽,编制示范区专项规划,制定年度实施计划,新建青创路,加快推进智慧云仓电商示范园二期和现代物流园建设,加强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配套,创新线上线下多种业态,打造省际毗邻区服装智造仓储物流消费中心。突出交通先行,完成g105破凉至湖北交界段改建主体工程,加快启动s237五里至佐坝段建设,谋划推进g50南出口和“四改八”,进一步打通对外联通“主动脉”。实施“东张西望”战略,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嵌入水平,围绕“1 1 3 1”产业体系,积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圈产业转移。发挥皖鄂赣“三省六地”人才发展联盟载体作用,密切与九江、黄冈等地对接联系,探索建立协同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分工协作的产业合作机制、互利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共建、产业发展共赢、生态环境共治、社会治理共管、公共服务共享,努力形成一批合作成果。

  壮大链式集群。加快县域产业发展规划研究,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功能分区、发展方向。实施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完善产业链“链长制”,以链式思维提升产业层级。开展优质中小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坚持“一企一策一清单”,分行业分领域完善企业培育机制,帮助企业顺畅对接市场需求、获得要素资源。力争培育一批产值超5亿元优质企业,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家以上,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创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推动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繁花似锦”的局面。突出纺织服装首位产业定位,以“一区一业一样板”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为引领,搭建产业数智化平台,大力推动行业全流程智改数转,完成企业数字化转型10家以上。探索“星链工厂”模式,加快补齐产业链短板,谋划建设印染产业园,引进头部企业3家以上。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聚链成群,聚焦电子元器件细分赛道,强化产业薄弱环节、上下游配套、多场景运用。瞄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更高环节,加快技术迭代升级和产品创新,深化省级电子元器件制造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引进“链主”企业3家以上,加速形成50亿级产业集群。强化新能源、新材料能级支撑,加大产业链关键环节招大引强力度,围绕重点企业、龙头企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尽快形成新的20亿产业增长极。聚焦汽车产业风口,精耕汽车零部件赛道,突出“新能源化”转型,深度融入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力争赛福莱、精邦等一批项目达产达效。抢抓“新三样”发展机遇,加快推进赛拉弗、中信博、易思特等项目建设,尽快在光伏支架、边框组件等环节形成竞争优势。

  做强园区平台。突出经开区经济发展主战场、主平台、主载体作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管委会 公司”模式,确保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2%,力争进入全省综合考核前40位。加快龙山学校凤湖分校、龙山安置区、新型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增强园区综合承载力和吸引力。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推动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加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强力推进批而未供、闲置和工业低效用地治理攻坚,盘活闲置低效用地500亩以上。推进临江园区错位发展,完善港口基础设施,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加快发展港口经济。支持乡镇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平台,探索经开区托管模式,着力构建“一区多极”联动发展格局。

  (二)奋力抓“三农”促振兴,打造省际毗邻地区农产品集散中心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实施“432”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诗意山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努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以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实施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工程,做好“三头三尾”增值大文章,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扛牢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政治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大托管服务”,实施“小田变大田”改革,新建、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万亩,实现粮食稳产增产。放大“两茶一渔”特色优势,新增茶叶油茶种植面积1.6万亩、稻渔综合种养面积4万亩,深入实施产业链企业“培优倍增”计划,拓展精深加工链条,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力争引进头部企业1家以上。发展多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家庭农场60家以上。全力构建“3 n”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体系。深化与中昊智达合作,高标准打造千岭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推进三圩联圩现代农业园建设,支持洲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档升级,创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谋划推进食品产业园建设,大力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扩大宿松香芽、宿松山茶油、生态鱼虾蟹等系列品牌矩阵,着力打造“宿小松”ip形象,叫响“宿松滋味、滋味宿松”品牌。加强质量标准、溯源体系等建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创新农业“接二连三”发展模式,加快培育“农业 旅游”“农业 电商”新业态。整合新发地等专业市场资源,完善仓储、物流、商贸等配套,重点打造综合性现代化农副产品交易节点平台,加快建设省际毗邻地区农产品集散中心。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抓好防止返贫监测,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美村与富村并进、塑形和铸魂并举,注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深入开展“1212行动”,高质量建设省级精品示范村,构建“红绿”相融、农文旅融合的示范样板。坚持“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创建精品示范村2个、省市级中心村11个、美丽宜居自然村庄120个以上,积极争创全省和美乡村示范县。深化“三变”改革,规范“三资”管理。支持创办“强村公司”,探索推行资产盘活、产业带动、乡村经营等模式,激发乡村资源要素活力,强化联农带农,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动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全面提升“双基”水平,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60公里以上。推进农村“三大革命”,实施改厕4200户以上,加快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项目建设。下好人居环境整治“先手棋”,常态化开展“和美松兹”村庄清洁日活动,加大“六乱”整治力度,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实现一时美向长久美转变。大力实施乡风文明行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持续巩固丧事简办成果,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1030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