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信心、鼓干劲,推动改革开放显著加快。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取得实质性成果,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形成,开放型经济促进作用明显增强。
增信心、鼓干劲,推动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产业体系更加健全,文化强区建设扎实推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巩固扩大。
增信心、鼓干劲,推动生态文明显著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不断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突出环境问题治理有效,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完善。
增信心、鼓干劲,推动群众生活显著改善。民生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教育、卫生资源更加优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高。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增信心、鼓干劲,推动治理效能显著提升。法治颍泉、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平安颍泉建设不断深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安全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加有力。
实现上述目标,既是颍泉人民的迫切愿望,更是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今后五年,我们将突出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强化创新引领,塑造经济发展新优势。深入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4 1”主导产业培育升级,打造2—3个百亿级、2个50亿级、若干个30亿级产业集群。积极引进知名高校、大院大所设立分支机构,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强化协调联动,构建城乡发展新格局。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完善颍泉拓展区功能,建设“六纵六横”路网框架,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北新区。深化“四创一建”,推动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加快城市综合治理步伐,加快建设宜居城市、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支持打造镇域特色产业集群,全面振兴镇域经济。
强化绿色发展,打造生态文明新样板。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念,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美好家园。严格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强化能耗“双控”制度,积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升级版,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强化开放融合,形成合作共赢新局面。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持续汇聚发展优势。加强与长三角中心区理念、机制、项目对接,持续创优“四最”营商环境,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善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平台的思维,加大“双招双引”力度,激活产业发展的乘数效应。
强化共建共享,实现生活品质新提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推进健康颍泉建设。统筹发展和安全,提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水平,完善社会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建立健全食品药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强化内需拉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支撑,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巩固商贸优势,大力提升中心商务区引领能力、泉北新商圈服务能力、专业市场群辐射能力、现代物流支撑能力。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提高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推动农业更加高效、农村更加美丽、农民更加富裕。
三、2022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必须拉高标杆、争创一流,改革创新、拼搏实干,加快“四化同步”进程,奋力推动颍泉高质量发展。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进出口总额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粮食产量、碳排放、能耗及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完成省市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今年,政府工作要着力抓好“六个高”,开启新一届政府工作的崭新篇章:
(一)高质量推进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扎实做好一产“两强一增”。一是大力推进科技强农。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建设小麦育种基地2000亩、高油酸花生原种场500亩,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现代种业企业;加快双市花基地、芳香植物种质资源圃建设,一体推动花卉育种、繁殖、推广。促进种养业提质增效,发展市级以上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3个,培育一批“皖美农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支持阜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启动建设加工物流区,提升园区科技示范水平。聚焦“互联网 农业”发展,实施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10万亩,建设数字化养殖场20个以上。二是大力推进机械强农。提升农机装备制造水平,加快建设颍泉农用无人机制造基地,提高市场占有率。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发展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3个。落实农机购置和报废更新补贴等财政支持政策,保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6%以上。实施农业“标准地”改革,优化耕地功能空间布局,着力解决耕地“零碎化”问题。三是大力推进农民增收。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2000人次以上,让更多农村劳动力拥有一技之长。稳步推进“归雁回巢”,着力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和创业示范园,吸引外出人口返乡创业。深化农村“三变”改革,稳步开展农村宅基地改革,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深入实施集体经济强村建设“百千万”工程,新培育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的村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