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城区第二次党代会第一次年会精神,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按照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紧紧围绕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按照城区“1346”工作思路及“两个不能”要求,抢抓机遇、勇立潮头,奋力建设南宁北·中国壮乡武鸣新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年,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城区本级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1%,工作目标力争增长7.6%;本级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本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本级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0%,工业增加值增长5%,工业投资增长5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紧抓安全维护大局稳定
抓好疫情防控。坚决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安全线,进一步压实“四方责任”,明确网格、村(社区)、屯联防联控责任,建立中高风险地区来(返)人员快速核查管理机制,完善全社会防控体系。强化“三非”人员打击力度,坚持“人物车”一体同防的工作要求,坚决从源头阻断疫情传播渠道。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落实公共区域和重点场所的出入管理和健康监测,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健全应对突发疫情应急响应机制,织密织牢防控网络。进一步提高大规模核酸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坚决守住疫情防控成果。
抓好社会稳定。纵深推进“八五”普法,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武鸣。深化平安武鸣建设,打造“情、指、勤、舆、督”一体化指挥系统,新建2个便民警务站,加强派出所规范化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开展“黄赌毒”、电信网络诈骗等职业犯罪专项打击行动。主动靠前,提前预防,强化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夯实社会稳定基础。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样板并全城区推广,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加强统筹调度,做好水电气和“菜篮子”产品保供稳价,扎实开展根治欠薪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抓好城市安全。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深入推进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消防、食品药品、危化品、校园安全、旅游等重点领域安全整治。建立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救援队伍建设,强化宣传教育、应急演练和物资储备,摸清城市安全隐患底数,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提高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以加强城市治理巩固城市安全形势,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管理,对各类设施进行周期性安全检测,做好设施设备保养维修工作;强化背街小巷治理,加强无物业小区管理,深化应用“平安武鸣 智慧”系统,推动城市治安建设精细化、智慧化。加强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规划实施调水补水工程,加快建设武鸣与东盟经开区双向供水工程,全力保障区域用水需求;加强排水防涝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内涝防治能力。
推进乡村治理。以设立警务站、强化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监管等为抓手,为抽水蓄能电站等重点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强化农房建设管控,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巩固乡村风貌提升成果,打造一批示范带和精品示范村。持续开展乡村善治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和道德讲堂活动,弘扬“三月三”“丰收节”传统节日中的壮族习俗文化,为建设新时代壮乡提供文化滋养。积极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大力培育新型农民、新乡贤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精气神”。
(二)扩大开放融入“南宁渠道”
打造南宁北交通枢纽。围绕高铁南宁北站建设,结合 tod“站城一体化”综合模式,在空间布局上将南宁北站、教育园区、武鸣城区和东盟经开区统筹考虑,结合生活配套服务、产业发展需求,高标准规划建设以南宁北站为核心的高铁新城。加快建设贵南高铁武鸣段,争取呼南高铁(南宁经桂林至衡阳)接入南宁北站,加速形成武鸣双高铁格局。积极融入首府“交通圈”,配合做好南宁市轨道交通武鸣线前期工作。打造武鸣大交通网络,启动兰海高速武鸣至南宁段改扩建和旧邕武路提级改造等项目,加快规划南宁北一环至上林高速在马头镇、太平镇设立出入口,协调推进武鸣至高新区、至吴圩机场、至双定一级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平南高速、武鸣至上林二级公路等重大过境公路建成通车,加速形成面向大西南、连接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南宁北交通枢纽。
创建面向东盟的产学研融合发展先行区。完善教育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27条道路全线通车,启动21条道路景观提升工程,年内完成上河桥、跨兰海高速桥、新宁桥建设,畅通园区与城区交通内循环。推动园区由“硬基建”转向“软环境”建设,加快建设城区第一人民医院、教育园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强化警务站巡防处突便民作用,提高园区到主城区和南宁市区公交频次,大力发展园区商业和服务业,保障好高校果蔬、肉类供应,为园区师生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环境。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围绕高校“创新链”,在工业园区布局医疗、康养、信息等“产业链”。加快青年创客项目建设,为高校人才反哺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平台,更好地发挥“1 7>8”的合作效应,打造产学研融合发展、面向东盟的开放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