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保障作为第一抓手。全面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强化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提升规划引领水平。建立健全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增减挂钩”机制,做好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实施土地整治项目6个、增减挂钩项目2个,新增耕地数量1000亩、水田规模1500亩、复垦耕地500亩,提升重大项目用地保障能力。全力抓好环评、林地、水保等要素保障,解决项目推进难题。加大对接力度,向上争取资金27.8亿元以上,全力保障项目资金。

  (三)大抓城市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品牌

  精心规划城市。围绕擦亮“千年茶乡、田园城市”名片,以巩固国家卫生县城为依托,创建健康县城;以全省首批美丽县城为基础,持续建设美丽县城;以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为抓手,创建国家文明县城;以城市数据一网通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公共服务一网通享为目标,创建智慧县城;以人民群众在县城生活更方便、更舒适、更美好、更幸福为追求,创建幸福县城。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力争建成全省“五城共建重点县”。

  精致建设城市。启动绿美交通创建,实施公路沿线应绿尽绿工程,提升改造城区主次干道,加快推进宝丰路北段、环城南路中段、二环北路西段等道路工程建设。实施县城雨污管网提升改造,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达100%。加大垃圾分类处理力度,促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县城生活垃圾100%无害化处理。实施老旧小区改造1116户、改扩翻162户。

  精细管理城市。树立“精明紧凑”城市发展理念,促进县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解决好环城北路提升等历史遗留问题。以绿美城镇建设为契机,规划建设茶博馆,提质改造公园1个。实施城镇面山区域增阔提色、生态修复和森林质量提升工程,做好城郊补绿提质,打造“城市客厅”,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5.7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49%。

  (四)大抓乡村振兴,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推进群众富裕富足。落实财政投入、金融服务、土地支持、人才支持、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六大政策衔接”,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确保脱贫户不返贫、边缘户不致贫。对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万元的脱贫户和监测户,精准落实“一户一策”帮扶措施,确保稳定增收。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在60个搬迁安置点实施特色产业、稳岗就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提升行动,实现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推进乡村宜居宜业。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衔接资金、沪滇资金,接续推进“两区一体”、精品示范村、美丽村庄建设,启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持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完成48个行政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精心打造“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和特色产业基地,培育5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强村10个。

  推进人居环境提质提效。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新建改建农村卫生户厕4456座,完善集镇生活垃圾及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镇区达70%以上、自然村达60%以上,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2%以上。建设国家卫生乡镇2个、绿美乡村8个、绿美社区2个。

  (五)大抓营商环境,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持续优化政务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大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工程审批制度、商事制度和“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力度,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健全政务服务“好差评”体系,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打造“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和“全程服务有保障”的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主动融入全省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大局,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000万美元以上。让市场主体多起来、大起来、活起来、强起来,加强政银企对接,建立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项目“三张清单”,多渠道筹集资金助力企业解困纾困。在畜牧等领域培育农业企业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2个;优化资质资格管理,简化审批程序,培育壮大建筑业企业610户、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达28户;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培育批零住餐企业100户,培育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6户以上,民营经济增加值达115亿元、占gdp比重达53%。

  (六)大抓绿色发展,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清洁柴油机车行动,确保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100%。充分发挥“河长制”作用,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持续推进枯柯河、勐统河综合治理,巩固澜沧江昌宁段、右甸河流域综合治理整治成果,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打造“生态安全、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绿美河湖。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加强重金属、新污染物治理。推进生活垃圾热能利用、建筑垃圾回收利用、餐厨垃圾独立处理。推广普及新能源交通工具,完善充电设施,稳步推进“低碳城市”“无废城市”建设。县域生态质量考核评价结果“基本稳定”、力争“轻微变好”。

  打好生态修复保卫战。提升依法监管水平,全面完善“林长制”,深入推进森林昌宁建设,培育绿化苗木50万株以上,实施营造林5.5万亩以上。有序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提升森林草原灾害防控能力,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认真做好以柯卡连接道路建设为主的违法用地整改,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完成24个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深入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高质量通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复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656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