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更大决心增添发展动能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集聚优质资源。
持续破解改革难题。锻造“双碳”产业新优势,深入开展竹林碳汇资源评估和潜力分析,探索碳普惠交易机制,编制20万亩竹林碳汇经营项目(一期)作业设计,启动竹林碳汇项目(一期)开发设计。深化财税金融改革,加强财政金融互动,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做优全省选调生实践锻炼示范基地品牌,推进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为全县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培育创新主体。力争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05家以上,新认定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家,组织申报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聚焦产业、交通、水利、能源、生态、环保、新基建、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依托“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和乡村两级片区规划策划生成一批项目,争取更多项目列入中省“盘子”。围绕“两县三地”策划包装储备项目500余个,总投资3000亿元以上;围绕“四个一批”策划包装重点项目140余个、总投资800亿元以上,其中年度计划总投资180亿元以上。开展抓项目促投资竞进拉练,持续用好“一线工作法”“闭环工作法”等项目推进机制和“三色预警”“红黑榜”项目晾晒通报机制,强化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力争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持续用好用活专项债、政策性金融工具、中长期贷款,强化项目包装和对上争取。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力争国有企业实现多渠道融资30亿元以上。
大力开展项目招引。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定位不动摇,抢抓“一蓝一绿”产业发展新赛道机遇,紧盯产业链核心企业,“一企一策”制定招引规划和招商策略,聚焦竹产业、智能终端、储能、动力电池等行业头部企业实施精准招商、精准突破。用好招商引资“漏斗”机制,探索以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等金融手段撬动产业发展,力争平隔膜、新能源储能设备制造等25个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180亿元以上。
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坚定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聚焦本地生活服务业、建筑装饰装修业、农工旅融合产业、科技配套服务业等“四个门类”,引导本土民营企业兼顾现实基础、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找准适合自身的产业赛道。发挥“银政担企”四方作用,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结合全市本土民营企业家“百千万”工程,组织举办企业家论坛、外出培训等活动,促进企业家相互借鉴、竞相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市场主体登记注册、要素保障等实行全流程协办、全要素协同、全过程协助。搭建好“长宁造”产品市场拓展平台,争取更多“长宁造”产品列入“宜宾造”产品名录。科学谋划、统筹抓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各项工作,依法普查摸清经济社会发展“家底”,完成“个转企”250家以上,“企升规”30家以上。
六、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为本,以更实举措创造美好生活
坚持老百姓的事要实实在在干,用心用情托起长宁人民“稳稳的幸福”。
稳步推进就业创业工作。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继续贯彻执行好各项就业创业补贴政策,持续优化就业创业环境。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开发公益性岗位1000个以上,抓好春节、五一、国庆等节假日窗口期,搭建双向交流服务平台,千方百计帮助更多返乡人员留长就业创业。城镇新增就业4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力争成功申报市级返乡下乡创业示范园区1个。
持续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健全社会保险体系,扎实做好社会保险参保扩面。进一步完善“双拥”共建机制,扎实做好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等工作,完成省级双拥模范县“六连冠”创建目标。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确保群众医疗保障待遇。持续做好价格监测预警,进一步落实价格补贴政策,强化市场保供稳价。持续推进未成年人“六大保护”工作,加快推进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标准化建设并投入使用。
倾力发展教育卫生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持续优化教育布局,新建、改建、扩建学校14所,设计新增学位1.03万余个。持续抓好“五育并举”和“双减”工作,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确保长宁中学创建为四川省引领性示范普通高中,培风中学创建为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力争创建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1—2所,省级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领航学校1—2所,全力推进县职高省级“三名工程”学校创建。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适龄农村妇女提供“两癌”免费筛查,加大艾滋、结核等传染病筛查力度,全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推动医药卫生体制集成改革,加快成立卫生健康集团总医院,推进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民医院东院区和中医医院二期工程建设,推动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创建和县疾控中心“二级甲等”机构创建,完成省级健康县建设,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健康水平。
同时,积极推动决策咨询、工会、妇女儿童、工商联、关心下一代、红十字、残联、新闻、科协、档案、气象、人防、邮政、公积金、保密、地方志、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各项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七、坚持守牢底线、筑牢防线,以更严标准筑牢安全屏障
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