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 9.59 ≥12 预期性
5.建设省级品牌专业或者一流专业(个) 19 25 预期性
6.建设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个) 3 5 预期性
7.建设省、部级设置的研究(院、所、中心)、实验室(个) 8 10 预期性
8.毕业生留泰就业率(%) 10.43 12 约束性
三、主要任务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1.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党委书记和校长要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切实加强高校统战工作,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要求。
2.加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依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完善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机制,加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体系,切实做好党员发展工作,重点在优秀青年教师、优秀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指导工作学习实践。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后勤保障和学校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以坚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确保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得到全面贯彻落实。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切实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构建宣传思想工作大格局,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二)构建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
4.明确办学定位特色。进一步明确各高校办学定位,引导高校强化办学特色,使全市每所高校为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独特作用。
——泰州学院作为市属公办本科院校,承担泰州市高端人才培养、基础研究、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任务。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与地方产业融合发展;强化教师教育,彰显办学特色;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涵养大学文化,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强智慧校园建设,促进教育现代化;设立硕士学位点,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提高科研能力、学科建设水平;积极争取省级支持,省市共建,升格省属公办本科高校,提高办学层次;建成与地方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为申建泰州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市属公办高职院校,以“立足泰州、面向江苏、辐射长三角”为办学定位,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泰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培育智能制药、智能制造、智能建造等领域特色专业群,建成“省级 院级”高水平专业群体系;高质量完成省高水平骨干专业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各专业围绕“1 x”证书项目深化教学改革;实施深度融合项目、现代学徒制和卓越人才培养实验班项目,深化学分制改革;推进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形成常态化诊断与改进机制;建设省高水平高职院校,推动高质量发展;建成校地深度协同,彰显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特色的高水平地方性高职院校。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作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以服务“乡村振兴”、服务区域发展,培养强农兴农的高技术人才,立足泰州、服务江苏、辐射全国,助力“乡村振兴”为办学定位,把学院建成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高地和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高地。2个专业群建设达到全国第一;建成一批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科技创新能力全国领先;服务能力、国际影响显著提升;“教学管理信息化、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手段信息化、学生学习信息化”目标完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争取独立升格为农牧类职业本科院校。
——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校区作为省部共建“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校区,承担泰州市医疗卫生领域和大健康产业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任务。以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品牌专业为基础,结合泰州发展实际,重点开办药、医、护、管类优势专业;以培养服务中医药行业产业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体,开展研究生教育,推动建立江苏省中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协助推动大健康相关技术标准制订和指标体系形成,为大健康产业集聚试点提供技术支撑;坚持以传承创新中医药事业、造福人民健康福祉为宗旨,形成中医药为主体,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为支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建成办学质量优良、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社会影响力的一流校区,为泰州大健康产业发展、中国医药城建设提供人才资源、科技支撑和智力服务。
——推动独立学院完成转设。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多渠道整合资源,积极寻求路径,加快推进独立学院实现又好又快转设和转型升级发展。
5.完善学科专业体系。把握新产业、新业态、新科技的发展大势,结合国家推进新工科与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融合发展的战略,根据泰州市加快构建以大健康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优化全市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构建专业预测、准入、预警和退出机制,增强专业设置与人才市场需求的适应性。建立高校一流专业建设激励机制,支持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以及具有行业优势、区域优势和示范引领优势的专业,提升泰州高等教育品质,彰显泰州高等教育特色。支持高职院校设置职业本科专业。
6.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规划和调控不同层次、类型、专业人才培养规模,重点扩大各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培养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人才。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扩大实用技术人才培养规模;稳步发展本科教育,引导本科院校主动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