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能力
13.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师德教育第一课制度,将理想信念、职业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入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和管理全过程。加快“双师型”教师建设步伐,执行好《深化新时代江苏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办法》(苏教师﹝2020﹞12号),建立校企人员双向流动相互兼职常态运行机制。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建立一批教师到企业实践基地,组建专业课教师团队到企业实践,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校本课程。加大语数外等文化课教师补充力度,支持普通高中文化课教师交流至职业学校任教。健全职业学校教师培训机制,实施职业教育卓越教师培养工程,建立涵盖文化课、专业课、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注重教师参加技能大赛、教学大赛、班主任大赛等结果在职称评审、岗位聘用、推优评先、褒奖激励等中的运用。
14.提升管理队伍领导能力。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中层干部系列专题培训。通过专题研究、高级研修、经验交流和学习考察等多种方式,开展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干部培训,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干部的改革创新意识、战略思维素养、决策执行能力和学校管理水平,全面提高管理干部的业务素养和治校能力,为中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学校管理团队。
15.加大专业带头人和名师团队培养力度。落实职教师资引进政策,与企业合作培养职业学校专业师资(技术带头人)。重点加强职业教育领域名师工作室、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建设10个左右省、市级名教师工作室,6-8个省、市级教学创新团队,培育一批在全市具有一定知名度、在区域具有较高影响力、在专业领域具有一定学术地位的专业领军人才。开展泰州市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评选和成果展示活动,构建教师人才成长梯队。
(六)打造国际合作共同体,促进职教多元化发展
16.发展职教国际合作项目。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理念,加强境内外地区行业协会合作与交流,全面提升我市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层次。积极引进国外优质资格认证机构与行业协会开展项目合作;实施与发达国家在人才培养、资源开发、技术应用、教师和校长培训等领域的合作项目;鼓励各校结合专业建设需要,引进国际认可的职业资格标准,借鉴国际行业标准融入相关专业教学。
17.开展职业教育涉外培训项目。启动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和教师涉外培训项目,加大选派重点建设专业骨干教师涉外培训的力度,每年选派中等职业学校校长、教师出国学习,了解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发展理念、教育管理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促进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建设适应教育国际化要求的教师队伍。
18.拓展学生海外学习交流平台。鼓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到海外交流、实习,培养适应国际劳务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让学生成为具备一定的国际交流、理解、合作、竞争能力的国际化高技能人才。
(七)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19.推行学生毕业标准制度。重点关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核心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职业学校学生培养质量。保持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在省内位居前列,毕业生“双证率”、就业率、本地就业率以及在校生巩固率稳步提升,合作企业、用人单位以及家长对学校满意率稳步提升。建立基于大数据的泰州市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和反馈机制。
20.加大社会培训力度。发挥示范辐射功能,积极参与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做好援藏援疆对口支教项目。广泛开展社会培训,帮助区域企业做好在职职工的在岗转岗知识技能培训;帮助下岗职工做好新知识、新技能强化培训;确保城乡劳动力就业前教育、就业后培训的训练计划高质量实施。帮助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社会其他人员做好专项技能培训;帮助退休老年人做好休闲与生活技能培训。力争达到各类培训总人次为在校学生数的2倍。
21.发挥职教社会服务功能。开展社会服务,充分发挥各校专业优势,参与区域中小企业科技研发和技术改造等工作,建设中小企业科技服务基地。广泛开展技术技能培训,主动投身乡村振兴,深入开展送知识、送文化、送科技下乡活动,关爱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学校教育,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失学”。实施东西部协作培养计划,对中西部在泰学生就业进行跟踪调查,展示合作办学的成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建立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监督机制和定期公布制度,依法实施对规划以及其管理的专项督导。规划的落实情况列入各校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接受人大、政协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二)加大经费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大职教投入力度,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新增教育经费要向职业教育倾斜。安排职教发展专项资金,用于现代化学校建设和高技能人才培养。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职业教育,拓宽办学筹资渠道。实训基地建设坚持市场主导,实现合作共赢,走学校和企业联盟、与行业联合、同园区联结之路。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各地中等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可适当高于当地普通高中。进一步扩大职业院校助学金覆盖面,完善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落实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健全职业教育奖学金制度。
(三)营造良好氛围。讲好“职教故事”,积极宣传职业教育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和“世界青年技能日”宣传活动。持续推出职业教育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成功案例,努力形成“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舆论氛围,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