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平台承载坚实有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2020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中位列第42位,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30亿元,占全区比重超过70%;在特色集聚平台方面,艺尚小镇已正式命名为省级特色小镇,还拥有25家省级小微企业园区,1家入选省级五星小微企业园;浙江理工大学临平校区(时尚学院)、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浙江(临平)分中心、工信部服务型制造研究院、浙大高端装备制造研究院、浙江高校产学研临平联盟东部中心、杭州未来智造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云墨智谷等平台相继落户,创建省级以上众创空间1家,各类孵化载体11个(国家级3个),产业发展与创新平台支撑体系不断完善。
5.品质化引领价值攀升。企业质量、标准、品牌升级成效明显,“十三五”期间,老板电器获得全国质量奖,贝达药业获中国工业大奖,西奥电梯获得浙江省“政府质量奖”,累计培育“浙江制造”品牌培育库企业30家、“浙江制造”“品”字标认证产品30个,新增国家、行业、省级地方和团体标准制修订30个,区内企业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依托艺尚小镇、家纺服装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加快集聚时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推进制造业附加值提升和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二)面临瓶颈
1.工业投资增速放缓,发展质效仍待提升。近年来,临平区工业投资相对不足,近三年全区年均工业投资约为64.35亿,仅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13.4%,且新建类项目偏少,投资规模超5亿的大项目数量远少于南湖、长兴等县区。2020年,全区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31.1万元/人)不足全市平均水平(36.2万元/人);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176.4万元/亩)、亩均税收(29.9万元/亩)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97.1万元/亩、42.5万元/亩);按照工业用地亩均产值、创新能力等要素评价,我区仍有大量低效工业用地亟待盘活。
2.龙头引领尚需增强,生态竞争能力不足。临平制造细分领域领军企业较多,但缺少百亿级、千亿级旗舰企业,参与到全省标志性产业链建设的核心企业较少。区内大多龙头企业经营行业比较聚焦,细分领域优势明显的同时,企业发展的行业“天花板”明显,产业链整体带动能力、生态构建能力、区域辐射效应相对不足。细分行业链式发展特征不明显,本地协同配套相对较少,参与全省标志性产业链建设的骨干企业不多,产业链和产业生态竞争力度相对不足。
3.创新资源不够丰富,新兴领域布局不快。临平区缺少省级以上重大创新载体,高端人才相对缺乏;制造业龙头企业的创新引领性有待提升,全区仅贝达药业1家省创新型领军企业,承担国家、省部署的工业强基、产业链协同创新等重大创新项目较少。2020年,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48.4亿元,占gdp比重仅为6.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9%),缺少优势细分领域;生物医药产业仅实现规上增加值33.69亿元,且受环保、土地性质等制约明显,制造配套环节落地受限较大。
二、面临形势
(一)全球格局重大调整带来发展新形势
1.全球治理体系深刻调整引发制造业竞合新变局。当前,世界格局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制造网络加速重构,制造业发展面临更复杂的国际竞争与合作形势。一方面,我国制造业面对“贸易战”、“技术战”、“金融战”全方位围堵,“实体清单”、外企撤离、高端回流、低端转移等现象出现;另一方面,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我国开辟了制造业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空间。在此背景下,临平制造业要扩大高水平开放,完善全球化布局,在应对全球化变局中构建制造新格局。
2.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制造步入数字赋能新范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入深度拓展期,信息、材料、能源、生物等领域技术出现群体性突破,正以更快速度、更广范围整合和重构全球价值链。人工智能、大数据、5g、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应用的场景不断拓展,个性化定制、云边协同、共享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新智造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也是未来五年临平的主攻方向。
3.后疫情时代逆全球化趋势带来产业链新危机。受新冠疫情后逆全球化影响,短期内产业链关键零部件断供风险加大;中长期来看,安全性、稳定性将成为各国、跨国企业配置产业空间的重要影响因素,全球产业链呈现内向化、本地化、区域化、分散化趋势,要求我国着力提升产业链内生韧性。然而,疫情在海外的冲击,为海外并购、技术收购、人才回流提供了契机,成为利用全球市场“活水”灌溉高端制造“良田”的重要机遇窗口。临平必须以全球视野、战略眼光,主动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深入推进全球精准合作,不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二)第二个百年新征程赋予发展新使命
1.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出制造业攻坚新要求。“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我国由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由中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重大历史使命,临平应将制造业作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的重要一环,努力解决好产业结构不平衡、创新驱动不充分等矛盾,着力巩固制造业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地位,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打赢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全面推动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
2.“双循环”格局孕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空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显著变化,“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我国推动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双循环”格局的构建,一方面要在消费侧进一步强化内需市场在畅通大国经济循环中的作用,积极培育新型消费,着力解决国内市场分割问题,建设统一大市场;另一方面要在供给侧着力优化稳定国内产业链,加快推进5g、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赋能涵盖本地、区域和全球的多层次、立体化的产业链体系构建。临平应按照“双循环”导向,调整企业战略,谋划新产业、拓展新市场。
3.全面深化改革和更高水平开放营造发展新环境。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挺进深水区,以完善的产权制度和以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将进一步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将推动制造业更高水平开放发展,为“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更为包容的营商环境。
(三)区域协同发展迎来新机遇
1.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带来区域协同发展新生态。长三角一体化作为国家战略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三省一市围绕积极探索科创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改革创新,着力在制约资金、科技、人才、数据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上形成突破,带来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深层次变革。临平作为杭州高水平融沪的桥头堡,应紧抓时代机遇,全方位加强与长三角地区深度合作,破解跨区域发展的制度桎梏,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协同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