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教育治理多措并举,服务惠民优化升级。持续开展全域性校外培训机构和无证办学点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制度,集中关停取缔全部无证无照校外文化类培训机构和非法幼儿园。加强教育督导和教育评价的专业化建设,强化督导评估考核,教育督导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全方位推进依法治校工作,14所学校获评市依法治校示范校,成功创建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在全市率先启动学生放学后“托管”服务,实现“教师加班两小时,家长放心接孩子”,惠及9万余名学生。在全市率先实现公办中小学、幼儿园空调和新风系统全覆盖,为学生创设一流学习环境。采用“硬核”举措,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实现校园疫情“零发生”。实施学校食品安全工程,建立食堂大宗物品采购、竞价优选等制度,实现智能厨房、阳光厨房全覆盖,ab级食堂率达100%。开展“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在校园周边开展食品安全、交通秩序、文化环境等优化提升行动,使校园及周边成为最安全地带。

  (二)机遇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浙江省“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期,也是杭州行政区划调整后临平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高质量发展难得的机遇期。立足“数智临平•品质城区”的战略定位,临平教育必须拉高标杆、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为临平打造长三角开放高地、数智化变革高地、全景式幸福高地贡献力量。但对照“重要窗口”排头兵、“美好教育”建设目标、共同富裕示范区样板、办人民满意教育等要求,临平教育依然存在诸多挑战。

  1.“共同富裕”需要优质教育服务作基石。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样板,对临平优质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随着临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加速推进,全区学龄人口增长迅猛,教育资源总量供给偏紧,需要进一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有效供给教育资源。与教育发达地区相比,有影响力的办学品牌不够突出,名优学校偏少,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不高,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偏低,民办义务教育学生占比偏高。普通高中尖优学生培养机制、分类办学保障体系尚不够完善。职业高中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发展匹配度仍需进一步优化。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机制还不够健全。

  2.“学在临平”需要一流师资队伍作支撑。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打响“学在临平”美好教育品牌的关键。但随着新建学校不断增加,新聘教师体量增大,青年教师培育需要不断加强,教师梯级化培育体系仍需进一步优化。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升,特别是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名优教师数量相对偏低。教师缺编问题依然存在,师资队伍建设在促进综合改革、提升教育质量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市级及以上名教师、名校长占比偏低,尤其是学科、技能类金牌教练、顶尖级名师、名校长数量偏少。名优教师、校长示范、辐射、引领作用有待加强。

  3.“人民满意”需要教育治理优化作保障。教育是民生之基本,着力破除教育领域热点、难点问题,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让每个学习者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需要加快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党委、政府、学校、家庭、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营造和谐美好的教育生态。当前,我区现代教育治理模式尚未真正建成。社会资源充分支持教育发展的环境有待优化,家长、社会参与教育治理的意识有待加强,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有待提升。教育急难愁盼问题尚未得到全面破解。学校办学自主权尚待有效落实。教育与现代技术有机融合,教育开放合作水平等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全国、省市区教育大会和区第一次党代会精神,以“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动力,以“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创新发展”为工作方针,着力构建形式多元、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现代教育体系,打响“学在临平”美好教育品牌,为临平争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样板,打造“数智临平•品质城区”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基本原则

  1.立德树人,担当使命。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指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理想信念教育、爱党爱国教育、时代精神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持续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

  2.问题导向,改革驱动。准确把握时代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要求,坚定不移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增强教育发展活力。加强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和障碍。

  3.人民中心,协调发展。坚持高品质、普惠性、均衡化、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完善高水平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强化品质,增加高质量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丰富教育的选择性,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多样教育的需求。促进公平,更加关注薄弱学校和弱势群体,着力推动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

  4.创新引领,开放融通。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充分运用新理念、新机制、新技术,创新教育供给方式,激发教育发展活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坚定不移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深化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大国内外先进教育经验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力度,努力增强教育综合实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教育总体竞争力显著提升,教育质量居于省内前列,“学在临平”美好教育品牌成效显著,全面建成“资源充裕、公平开放、质量一流、品牌鲜明、优势突出”的临平区现代教育体系,努力创建为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高质量教育成为临平“一核三片两轴”空间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支撑,全面对接“南融、北创、东靓、西优、中兴”的区域发展战略,增强教育对提升全域综合竞争力的贡献度。加强临平新城、乔司全域为核心的“南融”板块,打造教育融杭新样板。加强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的“北创”板块,教育为“未来智造高地”提供扎实服务配套。加强运河二通道为核心的“东靓”板块,各类学校成为乡村美丽学校的示范精品。加强塘栖、崇贤片区为核心的“西优”板块,教育成为深入融合生态、创新、人文品质的领先示范。加强核心城区的“中兴”板块,教育成为增强辐射带动力和要素吸引力的重要支撑。

  1.打响“学在临平”美好教育品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成高水平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成为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在教育领域实践的“创新改革区”和杭州市“美好教育”实践的“首要示范区”,打响“学生优学、教师博学、学校宜学、人民尚学”的“学在临平”美好教育品牌,成为临平扎实落实“共同富裕”示范区样板建设的重要支撑。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91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