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展环境与o-t(机会-挑战)

  紧抓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机遇,建德市需紧抓以下机遇,统筹安排、持续发力,迎接“十四五”开局发展新挑战。

  1.根据现代职教体系构建新要求,做好市域职教顶层设计

  在“十四五”及今后更长的一段时间内,建德市所设中等职业学校的目标定位、历史使命、发展特征、典型成就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辖区职业学校在专业调整、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和升级等方面均需统筹规划。

  围绕人才培养核心工作,如何突破现有体制机制,在中高职一体化背景下统筹规划,推进专业建设与规划、优化更新人才培养方案、统筹课程改革、创新教学尤其是提质培优上跟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新要求仍有不小差距,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创新。职业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也需从长布局,长远规划,加大投入,以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需求。

  为顺应中高本一体化的趋势,市内职业学校需要突破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规格束缚,紧密联系当地实际,做好“就业 升学”综合设计,在服务学生终身学习和服务学生发展上下功夫。市内职业学校与省内、市内高职院校合作关系也应超越“3 2”、“五年一贯制”等传统方案束缚,力争“长学制高技能人才本地化培养,在创新、创建本地职业学校与高职、本科院校构建新型关系上求突破,在构建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新需求的“产教企行”新型合作关系上下功夫。

  2.围绕工业强市人才需求新目标,推动专业建设范式转型

  经过“十三五”及前期发展积累,我市职业学校已进行了较大范围、较大力度的教育教学改革,但是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育人模式、教学体系,课程改革推进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适应我市整体产业布局调整,我市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上,域内职业学校立足传统优势组建数控、旅游服务、化工、电子电工、电子商务等特色专业集群的路径尚需探索,优质教学资源生态系统也尚未形成。在中高职一体化、普职融通背景下,新安江职业学校和工业技校现有招生专业和专业群建设思路虽已初步提出,但与学生升学和就业的需求仍有不小差距。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协同发展的局面尚未形成。

  市内两所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紧跟政策而进行变革的节奏略显滞后。例如,教育部倡导的1 x证书制度及其相应最新改革措施落地有限。x技能证书相关内容没有很好地融入课程体系,部分专业使用的传统教材没有结合x证书的知识与能力要求,学生参与技能大赛与日常课程学习存在矛盾冲突。学校推进现代学徒制的方案和特色也有待优化、凝练和提升。如何坚持五育并举,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是摆在各学校面前的一项历史性任务。

  3.抢抓现代化职校创建新机遇,提升数智化职教装备水平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三所职业学校在校园设施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开展了一系列建设项目,更新了多个专业的实训基地。但是,学校部分软硬件设施离现代化学校要求仍有距离,仍需对设施设备进行进一步完善升级。

  硬件方面,目前职业学校的教室、实训场地建设理念较为滞后,布局亟待完善,学习空间能提供的学习及技能训练机会较为单一。在学生学习需求日益多样背景下,学校创新实训场地建设理念需要更新,以便为学生提供复合型、综合化的技能训练条件和学习、成长场所。

  软件方面,各学校信息化平台、管理系统等数字化设备落后,使用效率不高,缺乏互通数据链。适应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新要求,教育教学需要更加现代化、智能化的办公系统、学习平台。

  四、总体要求、目标与路径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以《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浙江省职业教育大会若干决定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做好学校及专业调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更好适应我市产业发展需求和服务民生改善做出更大贡献。

  (二)发展目标

  服务“宜居建德”,围绕“生态立市、创新兴市、工业强市、文旅活市”四大战略,打造高技能人才培育的“新高地”,彰显县域职业教育“建德精彩”。

  具体目标如下:

  1.形成一个适应性强、办学质量优的市域现代职业教育新体系;

  2.打造一支用得上、干得好、发展前景优的服务市域产业及经济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

  3.成功创建一所省现代化职业学校;

  4.建设一支市内一流、省内有影响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和若干教学创新团队;

  5.力争师生国家级技术技能比赛获奖零的突破;

  6.争取获得国家级职业教育建设项目零的突破。

  (三)建设路径

  坚持“立足建德,融入杭州,服务社会”办学宗旨,提质培优,增强市域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寻求多主体办学最大公约数,争取多类型办学的最大契合度,画出育人最大同心圆。

  构建政、校、企、行多方协同机制,打造“依托行业定专业、校企合力定规格”协同培养人才机制,增强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课程结构与职业发展的适应性;组建校(含高校力量)、企混编师资团队,增强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过程培养与目标达成的适应性;创建技术技能积累平台,增强职业教育与服务地方、技术研发与产业需求之间的适应性。

  五、具体任务与举措(“三重”)

  (一)重大项目:现代化职业学校创建和职业教育事业现代化

  把党的职业教育方针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学校领导体制机制,推进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形成党的领导全面覆盖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力,带动职业教育体系及学校内部治理和谐高效。

  重点推进“职业教育党建 ”工作机制建设,将党建和文化育人、乡村振兴、校企合作、校村合作及校地合作充分融合,提升党建实效。探索在各职业学校现有党建品牌基础上,继续充分发挥学校在社会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智囊团、技能池的作用,以新时期乡村振兴为己任,充分发挥“企业学校/车间学校”的传统基地优势,打造职业教育党建特色品牌。推动“党建入专业建设”“党建入课堂改革”等实施载体,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品质,形成学校的社会服务品牌。

  【项目一】党建“固本强基”工程,推进现代化学校和技师学院创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94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