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群策群力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提高气象灾害、地质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有效整合交通公路队伍、在建施工队伍、社会力量等多方应急保障力量,开展演练和实战训练,负责农村公路与农村运输的行业应急管理;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统筹建设农村公路灾毁应急物资储备库,努力提升应急管理综合水平。

  深化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紧密跟踪浙江省《关于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研究,按照“县道县管、乡村道乡镇统管”的原则,明确和落实乡级人民政府、县级政府有关部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权力和责任清单,全面落实三级“路长制”。创新投融资机制,将农村公路发展纳入地方政府一般债券支持范围,鼓励各地通过企业或个人捐款,以及利用道路冠名权、沿线相关资源开发权等多种方式筹集社会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鼓励地方人民政府将农村公路建设和一定时期的养护进行捆绑招标,将农村公路与产业、园区、乡村旅游等经营性项目实行一体化开发。至 “十四五”末,瓯海乡级农村公路管理站规范化创建比例达到90%,农村公路指路体系(指路标志、标线)基本完善,管理机构和人员经费全面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农村公路灾毁保险参保里程达到40%,基本实现农村公路整洁优美,路产路权得到有效维护。

  三、创建绿色出行城市,提供便民公交服务

  积极发展公共交通,建立起以轨道交通 快速公交为骨架、常规公交为补充的公共交通网络,在“十四五”期间,围绕创建绿色出行城市为发展目标,为居民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

  (一)加快完善大、中运量公交网络,搭建公交主骨架

  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客运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加快多模式、一体化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构建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快速公交、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公共交通系统。积极对接市有关轨道线网报批工作,加强市域铁路s1与城市公交线路的衔接,重点推进市域铁路s3线一期工程(瓯海段)、地铁m1线工程建设。

  持续优化完善brt网络。强化brt与轨道交通的互补作用,是对轨道交通网络的补充和延伸,也对规划轨道交通线路客流起着培育作用。当前,瓯海区轨道交通发展尚处起步阶段,特别对于高铁新城、南湖新城、瓯海中心城区等重点发展区域、大型居住区,亟需加大brt线网的布局,提高公交分担率,满足居民出行需求。“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brt二号线西延、三号主线、四号支线、五号延伸线以及瓯海至瑞安快速公交等工程建设。

  图4-3 brt线网

  (二)完善公交运输体系,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

  优化加密常规公交线网。加快构建快线与干线为主,支线(微循环)和专线为补充,各层次线网协调发展的公交线网系统。充分结合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以增加新线路联系为主,既有线路延伸为辅,加大对城市新区、旅游区等新兴区域的公交线网覆盖。优化公交区间线路,新增旅游公交、社区公交等线路,积极创新公交服务模式,提供多样化特色公交服务。

  深化城乡公交一体化。深化提升发展“城际公交”、“镇村公交”、“毗邻公交”等城乡公交一体化模式,推进瓯海中心城区与塘下、桐浦、藤桥等毗邻公交衔接改造,实现瓯海中心城区与瑞安北部、鹿城西部间公交线网的有效融合。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对泽雅、瞿溪、丽岙、仙岩等街道(乡镇)的联通辐射作用,推进泽雅景区、三垟湿地、大罗山景区、仙岩景区、温州乐园等旅游景点之间的公交网络建设。持续优化提升城乡公交网络,通过加密、延伸、优化“村村通公交”班线,进一步扩大农村客运的覆盖和服务范围,提升城乡公交服务水平。

  推进城乡公交融合发展。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常规公交、村村通之间的线网整合,继续实施轨道交通的交通衔接工程,优化快速公交通道的运营方案,处理好与常规公交线网的衔接,促进各种公共交通方式之间的有机融合。继续实施城市公共交通换乘优惠方案,视情对公共交通体系票制票价进行整合,实现城市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

  (三)优化客运场站布局,完善客运枢纽体系建设

  提升客运枢纽体系。以枢纽整合交通网络和交通方式,提升优化铁路、公路等重大交通枢纽布局,完善高铁、轨道、公路运输的综合衔接,构筑层次明晰、功能明确、布局合理的铁路、公路客运枢纽体系,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十四五”期间,持续推进温州南站西广场建设,依托温州南站打造温州西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成集高(快)速铁路、公路客运、城市轨道交通、brt公交及常规公交多种交通方式便捷衔接换成的大型综合客运枢纽功能体。

  加快完善公交场站体系。重点推进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梳理公交场站用地,进行tod综合开发,将公交枢纽与社区功能高度复合;持续完善公交枢纽站、首末站、综合停保场及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构建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公交场站体系。“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南白象交通枢纽站、郭溪工业园区首末站、梧田工业园区首末站、老火车南站林村首末站、高教园区首末站等工程建设,同时注重公交、轨道交通、公路中短途的一体化发展,探索公交场站综合开发模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合理布局乡镇公交枢纽站,实现城乡公交、城市公交等有效衔接、无缝换乘。在行政村及部分公路沿线自然村规划建设港湾式停靠站,做到统一标准、统一标识。坚持路、站(亭)、运一体化发展,在新建、改扩建农村公路项目时,将农村客运站(亭)纳入计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四)探索tod发展模式,完善轨道交通站点微循环

  积极探索轨道交通站点的tod规划开发模式。以轨道交通站点和走廊为核心,加强客运交通系统整合,加强站点周边配套交通设施用地规划和控制,做好快速公交、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的衔接工作,及时疏散轨道交通的客流。完善轨道交通站点周边交通枢纽功能配套,进行适度集约、混合开发,统筹地上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建设一批高开发强度、多功能复合的轨道交通城镇综合体。

  “十四五”期间,继续推进市域铁路s1线沿线站点周边配套道路、公交场站、慢行道等配套设施建设,轨道交通站点500米-1500米半径范围形成完善的微循环交通系统,使城市交通成为轨道交通系统的有力支撑。

  四、提升物流发展,打造城乡高效配送示范区

  加快推进物流示范区综合改革创新,大力构建以货运物流枢纽为龙头,高效集约、协同共享、融合开放、绿色环保的城乡高效配送体系,打造国内领先的城乡高效配送示范区。

  (一)优化货运物流枢纽布局,增强功能提升辐射力

  推进金温铁路温州西站货运功能搬迁,“净化”城市内部交通。加强与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等单位对接,加快推进金温铁路温州西站货运功能搬迁,在破除原有货运站能力饱和、联动薄弱等困局的同时,推进原地块城市的有机更新,减少货运车辆对城市内部交通的干扰,“净化”城市内部交通,提升瓯海中心区城市品位及核心竞争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98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