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网络法治体系。建立健全网络内容规范转载机制,坚决打击黑客攻击、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影响公众安全感的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及其他互联网新型犯罪,依法依规关闭封堵涉诈、涉赌网站平台、应用软件、短信、电话等。加强网络执法监督,充分运用约谈整改、行政处罚、公开曝光等手段,依法加大对各类网站平台的监管执法力度,深化打造“捉谣记”、网络举报等协同处置机制,加快形成高效的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一体化受理处置体系。

  (六)坚持全方位赋能,铸造一体智能新底座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构建共建共享共用的一体化基础设施体系、数据资源体系和应用支撑体系,有序推进数字设施化、设施数字化进程,以数字维度全方位赋能人城共同进化、高质量发展。

  1.强化基础设施体系

  统筹建设全域感知基础设施。以避免重复建设为原则,建立感知终端统筹协调机制,系统梳理全市感知应用需求,普查基础地形、单元网格、地理编码、城市部件等基础数据,运用电子标签、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通信站点、北斗卫星定位等技术手段,为公共设施、交通设施、市容环境设施等城市部件建立统一的数字化身份标识。规范ic卡、二维码、超高频和微波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等感知设备标识体系,制定龙港市感知设备接入标准,推动感知终端全域联通。围绕公共服务、应急管理、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等领域业务应用需求,加快各类传感器在交通设施、公共空间等重点部位的规模部署,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加快推进智慧灯杆、智能管廊、智能垃圾箱、智慧消防栓等新型智能化公共设施建设,推动感知设施与公共设施的共址部署。深化视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填空、加密、提效”原则,推动重点区域视频监控设施补点和整合,形成全面覆盖高效实用的视频监控网络。推进移动应用终端应用,提升执法办案效率。

  加快构建泛在网络基础设施。打造“无线龙港”,推动公共区域智能免费wifi覆盖。推动第五代移动通信(5g)网络从广覆盖到深覆盖,改造提升光网覆盖面,全面提升“双千兆宽带城市”建设水平,提高城域骨干网和互联网出口带宽和智能调度能力。加快电子政务网络集约化建设,按照省数字化改革要求和规范,构建高可靠的电子政务内网基础设施,满足部门接入政务内网需求。提升电子政务外网能力,构建政务感知网体系,拓展电子政务外网和政务感知网覆盖,加快形成全市“一张智网”。加快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升级改造步伐,推进ipv6规模化部署,推动部门ipv6应用落地,推动接入设施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改造,促进下一代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创新。

  任务专栏6-1 建设泛在网络基础设施

  1.打造“无线龙港”。加快无线局域网(wlan)建设,扩大wlan无线局域网络覆盖范围,在公共场所建设免费wifi,打造全市统一的爱龙港(i-longgang)免费wifi运营管理平台,并在重点区域开展超级智能wifi热点试点建设,鼓励社会资本进行wifi接入点建设,推进建设多层次、立体覆盖的无线网络,打造支撑各类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无线城市。到2022年底,通过新建、整合、改造建设7000个ap(无线访问接入点),形成覆盖全市的公共区域免费wifi体系,部署免费超级智能wifi热点40个。到2023年底,实现公共交通、行政办公、旅游景点、医院、商业金融等重点公共服务场所免费wifi覆盖。(牵头单位:市经济发展局)

  2.全面提升“双千兆宽带城市”建设水平。推进5g网络由新城向社区和乡村全覆盖,分级分类分区布点基站。在实现全市覆盖的基础上,推进5g高密度应用区域增加小微基站深度覆盖,在重点大型楼宇、场馆实现室内室外分布基站覆盖,持续推进重点区域深度覆盖和各区功能性覆盖、形成有规模效应的应用,推动5g网络应用场景示范,建设全国领先的5g精品网络标杆。提升千兆光纤覆盖范围和质量,改造提升光网覆盖面,全面推进千兆到户、万兆到企,加速老旧小区光纤到户改造进程,扩大乡村地区光纤接入覆盖,推动网络连接增速。提高城域骨干网传输能力和互联网出口带宽峰值承载能力。到2025年,5g新建基站839个,基站总数1131个;实现全市家庭千兆接入能力和商务楼宇万兆接入能力全覆盖;移动通信网络、固定宽带网络接入能力平均达到1000mbps,用户感知速率平均达到50mbps。(牵头单位:市经济发展局)

  3.构建政务感知网体系。依托浙江省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统筹构建由“政务感知终端”“政务感知传输网络”“政务感知数据库”“政务感知综合管理平台”“政务感知应用”五部分组成的政务感知网体系。政务感知网体系,基于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数据接口标准,依托政务感知传输网络,实时汇聚地下、地面、空中、海域感知终端采集的政务感知数据,形成政务感知数据库,通过政务感知综合管理平台,提供统一的数据服务和应用支撑,提升城市基础信息的采集、汇聚、服务能力,支撑公共服务、生态环保、应急管理、公共安全等领域感知终端的统筹化、智能化、精准化管控,为城市治理指挥调度、研判决策提供数据支撑。2023年底,政务感知网完成建设。2025年底,政务感知网广泛应用于公共服务、生态环保、应急管理、公共安全等领域。(牵头单位:市智慧城市建设中心)

  4.规模部署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加快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化部署,重点推进全市主要商业网站及应用、政务外网和政府新闻及广播电视媒体网站系统、大型互联网数据中心、重点内容分发网络和云服务平台的全部云产品、互联网骨干网及其网间互联体系、城域网和接入网、广电骨干网等由ipv4向ipv6演进升级。到2022年,实现ipv6用户在互联网用户中的占比超过50%。到2025年,全面完成向下一代互联网的平滑演进升级。(牵头单位:市经济发展局)

  充分发挥高效能云服务能力。按照“上云为原则、不上云为例外”的要求,有序推进全市各部门非涉密政务信息系统向政务云平台迁移,推动新建政务信息系统“云上部署”,积极推进医疗、医保、社保等重点业务上云,持续提升云资源使用效率,依托政务云平台高效承载各级各类政务信息系统和业务数据,实现全市上下联动、数据汇聚混合业务协同。加快建设边缘计算节点,就近提供边缘智能服务,满足行业数字化在业务实时、业务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关键需求,形成云边端结合的全局化智能分布式协同计算形态。支持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云服务商平台提供的云基础设施及基础云服务,支持发展混合云和边缘云,加快企业数字化改革。

  2.强化数据资源体系

  加强基础域建设。深入开展公共数据资源普查和目录梳理,依托温州市公共数据目录系统,建设龙港市公共数据目录专区,推动数据目录全域性、动态化管理。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落实“一数一源、一源多用”的原则,规范公共数据采集,扩大公共数据按需归集和管理范围,推动社会化公共数据与公共数据的融合打通,实现数据“按需归集,应归尽归”。按照“谁采集、谁负责”“谁校核、谁负责”的原则,落实数据质量责任,强化数据治理和质量管理,提高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整合跨部门数据,进一步完善综合人口、综合法人、信用、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电子证照等基础数据库,推进各领域主题数据库和专题数据库建设。重点聚焦数据及时性、完整性要求高的业务场景,建设并拓展数据高铁,打造更加畅通、高效的数据共享通道,保障公共数据平台在内部数据共享环节及外部数据开放环节实现秒级响应。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00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