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丰富医疗卫生应用场景。建设真实可靠、互联互通、高效便捷、统一集约的健康信息体系,推进落实“两卡融合、一卡通办”项目,用好居民电子健康卡,整合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不断丰富应用场景,扩大覆盖范围,向民众提供在线医疗卫生科普、疾病预防播报和个人医疗档案信息查询等更多元、更全面的医疗卫生服务。推进面向家政、养老、社区照料和病患陪护的智能化服务体系,结合医疗大数据,基于在线数据分析、智能手段应用降低服务成本,方便养老机构、社区医院更好地服务千家万户。(牵头单位:市社会事业局)

  优化就业动态服务。加大对重点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力度,推广“浙就业”应用,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实现稳定和扩大就业。推广“人才码”应用,做好人才创业创新全周期服务改革,做到人才凭码享受政务服务、生活服务、双创服务、服务直通车等人才专属服务,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完善智慧技能一体化应用,完善线上 线下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提升劳动者素质技能,支持劳动者灵活就业。推动大数据技术在人社信用评价、人社服务画像、个性化等方面应用,加强企业用工信息、求职人员信息、社保缴费信息等数据整合,推动就业政策“应享尽享”。利用“大数据 网格化”优势,对就业失业动态进行监控、分析、预测,实现精准决策和快速帮扶。

  完善养老救助体系。加快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智能设施建设,加强与社区公共设施的功能衔接。建立养老服务信用体系,实施养老服务组织或机构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并建立养老服务机构场所安全责任制度和应急机制。建设利民补助“一键达”系统,完善智慧救助平台,筑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底线,实现精准救助和分类分层救助。系统打造全链条无障碍智慧化环境,加快推进残疾人服务中心建设。推进面向家政、养老、社区照料和病患陪护的智能化服务体系,结合大数据技术,基于在线数据分析、智能手段应用降低服务成本,方便养老机构、救助机构更好地服务千家万户。

  任务专栏2-2 完善智慧养老救助建设

  1.完善智慧养老体系。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卫生机构共参与的集健康管理、老人安全、老人娱乐、亲情互动、居家消费等于一体的便利化、精准化康养服务体系,实现养老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广数字化养老设施,推进医疗健康监测设备、智能安防设备、可穿戴设备、养老服务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广泛应用。(牵头单位:市社会事业局)

  2.推进大救助信息系统迭代升级。实现困难群众家庭经济状况“一键核对”,实现困难群众社会救助、特殊群体救助、公用事业民生补贴等民生补贴事项“一件事”一站式线上集成办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真爱到家”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建立“困难群众需求排摸、需帮扶求发布、爱心资源支持、帮扶项目执行”的供需对接线上平台,形成点对点的关心帮扶“直线”,有效破解救助服务与群众需求难匹配、慈善资源不平衡、帮扶措施难到位等难题。(牵头单位:市社会事业局)

  打造智慧文旅品牌。加快推进文化领域公共服务应用建设,采集公共文化、体育、旅游资源数据,有效统筹文体旅游资源,规范数字文化标准,提高文体旅游服务水平,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全景地图、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手段,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点、酒店、线路、购物场所等文化旅游元素数字档案,为公众提供采编、集成、传播、导航、浏览、查询、推送、阅读、预定、体验和互动等“一站式”精准服务。充分利用智能监控、视频布控、场馆环境监测等技术手段,推进公共体育场馆设施智能化管理,努力提升群众获得体育公共资源的满意度。

  任务专栏2-3 打造智慧文旅品牌

  1.推进数字化文化服务。提高龙港图书馆智慧服务与信息共享水平,推动云上图书馆、云上展览等数字文化服务建设,推广“浙里有戏”、“浙里悦读”等应用功能。谋划建设印刷文化博物馆、科技馆等,利用vr、ai等技术建立场景化数字文化体验园并实现场景可视、可查、可预约、可评价。(牵头单位:市委宣传统战部)

  2.打造智慧旅游精品。发展历史-民俗特色旅游,将“改革之路”旅游精品线、研学旅游精品线、龙港印艺小镇等重点文化旅游场所进行数字化打造,布局信息导航、安全监控等智能设备,促进景区全面感知与信息互联互通,提升景区智能化管理和服务水平。依托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外面向市内旅游企业以及游客提供各类旅游服务,对内面向全市公共景区进行综合管理。推进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建设农家乐(民宿)等基础数据库,通过民宿盘活农村闲置农房、催化乡村旅游消费、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吸引人才资本下乡,促进乡村旅游服务数字化升级发展。加快芦浦生态古邑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把原有零散乡村精品和亮点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聚片成带,打造全域旅游大格局。(牵头单位:市委宣传统战部、市农业农村局)

  2.打造智慧新型社会空间

  建设幸福未来社区。加快优化用地布局和功能配套,建立未来社区数字化建设平台,构建城市智慧共享服务体系,营造活力创新的开放交往空间,积极探索未来城市开发建设和治理模式。依托省未来社区智慧服务总平台,聚焦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三维价值,选择契合龙港发展特色的场景应用,建设未来社区智慧服务应用并上线试运行。围绕社区生活服务全链条,创新推动“个性”未来社区建设,参照省级未来社区试点场景和指标,建立龙港版“未来社区”指标体系,打造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低碳、服务和治理九大场景。

  任务专栏2-5 建设幸福未来社区

  1.建设幸福未来社区。打造综合型社区邻里中心,以邻里场景、创业场景、教育场景、服务场景为基础场景,业态包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幸福学堂、社区服务用房、社区养老用房、社区健身用房、体育用房等,为居民提供一站式“5分钟生活圈”服务配套,建立多形式邻里服务与交往空间。搭建邻里开放平台,实现公告通知、社区活动发布及管理、邻里公约、小区话题、社区议事堂、志愿者管理、共享服务发布及预约等功能。每个单元楼单独作为一个管理单元,通过监控、智能化门禁系统(人脸识别等)实现安全管控。搭建积分中心,通过积分中心实现社区积分规则制定、积分记录掌握、积分等级规划、积分兑换等服务,将积分中心与九大场景面向居民端的各类型应用全面打通,实现社区内积分通存通兑,并预留外部积分打通接口。以居民满意度作为最终评价指标,聚焦于关键民生问题,不断完善社区功能建设,充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到2023年,以下涝、财富社区为试点先行,遵循产城融合发展规律,探索建设具有归属感、舒适感、未来感的未来生活社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龙港经验”。在试点建设基础上,分批建设未来社区,以点带面推动“未来街区”“未来园区”等未来系列建设,全力打造龙港市现代化中心城区的最佳实践地。(牵头单位:市委基层治理委员会、市经济发展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00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