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国有企业改革加速推进落地。制定出台《嘉兴市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方案》,实施八大改革专项行动。研究制定全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推动国企改革不断走深走实。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嘉兴模式”走在全省前列,整合市属国有企业资源改组成立市国投公司,提前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任务。建立国资与发改、财政、审计等部门协调机制,进一步厘清政府重大投资项目与市场主体关系,规范“债务政策红线”。试行《嘉兴市属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2020年通过市国投公司向市属国有企业注入资本金33.4亿元。推动股改上市,制定市属国有企业股改上市推进计划,筛选建立股改上市苗子群。探索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制定《关于深化市属国有企业改革推进股改上市的实施意见》,确定10家试点企业,分批分层推进。嘉燃集团已于2020年7月在香港交易所成功上市。
5.历史遗留问题基本处置完成。开展市属国有资产特定问题调查,对市属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核查。推动出台《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提高国企国资综合竞争力的决议》,对调查发现的114个问题落实整改。加强未入账资产管理,实现市属国有企业账外资产100%清理。加大权证补办力度,截至2020年底,市属国有企业权证补办总体进度达96%。推进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实现22个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所属106家国有企业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指导督促市级部门所属全民所有制企业全面完成公司制改制。加快剥离国企办社会职能,完成全市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央企、省属企业及铁路系统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移交给地方共8961户。制定《嘉兴市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实施方案》,全市国有企业15456名退休人员已于2020年底前100%完成移交任务,存量进度移交率全省排名第二。制定《市级国资系统“僵尸企业”处置及改制遗留问题处理三年(2018-2020)行动计划》,截至2020年底,已基本完成“僵尸企业”出清任务,完成了生产经营停顿长达10多年的嘉控电气等历史遗留问题处置。
6.国资监管履职能力不断提升。实施国资监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全面梳理权力和责任清单,进一步厘清权责边界。强化考核导向,优化考核模式,实施“一企一策”分类考核。试点分类监管,下放管理权限,减少管理事项。建立健全国资监管制度,“十三五”期间累计修订、新设各类制度51项。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制定《嘉兴市国资委部门间办事事项目录》,涉及办事事项36项,2020年完成网上办件量449件。加快国资国企数字化转型和监管治理现代化,国资国企运营监测系统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出台《改革市属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实施办法(暂行)》,实施工资总额分类管理,落实分级监管,确立更加灵活自主的工资决定机制。创新实施国企用工制度改革,制定《关于深化市属国有企业用工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深化国有企业监督,2016年新设综合稽查处,制订出台《市属国有企业稽查办法》《嘉兴市级国资监管与审计监督协同机制实施办法》。强化全面风险防控,健全债务风险防控机制,围绕安全生产、社会维稳等9大领域进行常态化穿透式排查。
7.党的建设全面巩固加强。制定《关于发挥新时代国有企业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的实施意见》,高质量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将党建工作内容纳入经营业绩考核且权重不低于20%。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进公司章程要求,109家市属国有企业于2019年底全面完成章程修订工作。强化党组织在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出台《市属国有企业党委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示范文本》,指导各市属国有企业及45家重要子企业同步制定。夯实组织体系根基,深入实施“致敬百年初心地,国企党建聚合力”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党建引领“百日双坚”行动,成立党员项目攻坚战队,推动国有企业在全市疫情防控中率先复工复产;聚焦“三服务”建成嘉兴国企•暖心驿站105个;开展“星级支部达标行动”,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选树“先锋党员”,涌现“嘉服红帆”“嘉源先锋红小二”等一批党建品牌。坚持党管人才,完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制度,出台《市属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实施“三个100”工程,2020年市属国有企业新引进“国千”“国万”人才3名、累计引进5名,新引进“省千”和市杰出高端人才2名。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实施“领雁”“青蓝”“墩苗”三大培养工程。扎实推进清廉国企建设,制定出台《关于推进清廉国企建设的实施意见》,开展岗位廉政风险排查,建立干部廉情报告制度,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仍应看到,全市的国资国企发展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仍有差距,存在国资监管体制有待完善、国有资本配置不够合理、市场化经营能力较弱、创新能力不强、国有资产证券化水平不高、防范和应对风险的能力和水平亟待加强、国资监督管理数字化基础薄弱等问题。
(二)新发展阶段面临的环境形势分析
1.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赋予国资国企新使命新要求。全球政治经济格局进入深度调整期,新冠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等形势下,国家提出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全市国资国企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深入推进改革攻坚,完善国资监管体系,强化风险防控和管理提升,全面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切实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2.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呼唤国资国企新担当新作为。嘉兴市在全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勇挑重担、先行示范,提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全市国资国企应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谋划实施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有效发挥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稳定增长方面的担当作为,从而助力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
3.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激发国资国企新动能新活力。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5g 等新兴技术与传统技术相互融合,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大交叉、大融合与大协同,推动形成更多的新模式、新业态、新现象与新的价值创造方式。全市国资国企应突出数字赋能,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深化产学研对接,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央企、省企、民企开展深度合作,牵头或参与创新平台建设,培育新增长极。
4.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市域一体化发展全面推进,拓宽国资国企新视野新空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嘉善县整体纳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同时,区域一体化纵深推进,嘉兴成为全省唯一强化市域统筹、推进市域一体化改革试点市。全市国资国企应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充分发挥国资服务大局能力,全力构筑发展新高地,助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