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资源要素优化整合,绿色发展成效明显

  “十三五”期间,兰溪纺织产业不断整合资源要素,完善纺织集群共享的信息、技术、物流、人才以及资金等配套服务体系,打通兰溪纺织产品研发、生产和流通环节。

  整合资源,建设服务平台。一是建设兰溪电子商务创业园。为支持兰溪纺织企业发掘市场和发展电子商务提供良好的信息资源,积极构筑纺织数字产业园,引入天纵、天富、集点等10家数字化工程总承包商、行业云平台服务商、智能技术研究院等服务兰溪纺织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的项目。二是建设棉纺织品检验技术服务平台“浙江省棉纺织品质量检验中心”,为兰溪纺织企业提供检测和技术咨询服务。三是申报成功省级棉纺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各项技术服务工作正有序展开。四是建成兰溪港,完成投资5.8亿的嘉宝物流和投资3.2亿元的浙江浩鑫物流建设,为兰溪纺织企业提供物流服务。五是拥有了“国家纺织服装人才培养基地”等一批面向高端纺织人才培养的平台,在纺织行业实施“引高级人才、引操作技工、回学校培养、回基地提升”专项行动计划,先后组织纺织企业家200余人次到清华大学、东华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华为等高校和名企学习,引培取得好成效。

  加强建设与治理,推进纺织产业绿色发展。绿色理念贯穿于设计、制造、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积极筹建“技术水平先进、产业有序集中、公共设施共享、资源高效利用”的印染产业园。通过“控总量、提效益、高集聚”等举措来强化公共服务设施统筹,持续推进兰溪纺织产业节能减排。通过行业整治后,兰溪市现有印染企业28家,其中纳管企业27家,集中供热企业24家,集中供热率86%。“十三五”期间,兰溪纺织产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三五”期间,兰溪纺织产业向时尚产业转型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仍存在一些制约产业发展的客观问题。

  1.创新能力需进一步增强,行业整体效益有待提升

  “十三五”期间,兰溪纺织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一定成效,但整个产业链的创新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

  一是企业研发基础薄弱,数字化改革有待加强。兰溪纺织产业以“小企业、大群体”为特色,量大面广的兰溪纺织中小企业研发基础薄弱,原始创新意愿不强和能力不足。表现在多数企业对自主创新和产品研发投入不足,高附加值的创意创新产品欠缺;中小型企业创新人才普遍缺乏,企业先进的生产装备未被充分利用,缺乏可持续创新的核心技术;上游纺织企业处于“初级加工”阶段,下游成品企业处于“贴牌加工”阶段,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比重偏低。

  兰溪纺织产业的设备研发能力特别是数字化智能制造设备研发能力明显不足。兰溪纺织产业装备主要依靠进口设备,缺少本地化装备生产、研发和配套企业,高昂的成本制约了纺织企业转型升级。另外,兰溪纺织业专用设备先进,但生产设备之间尚未完全实现联网,各生产环节主要由人力联通,基于设备的工业互联网建设、智能化制造和智慧化管理的提升空间仍然很大。兰溪纺织产业设计、生产与营销各环节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服务机构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互联互通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改造、智能化升级任重道远。

  二是资源要素占用较高,利润税收产出相对较低。纺织产业的土地、资金、能源等产业布局相对分散,产业集中度不高,产业的空间基尼系数平均只有0.09,资源要素占用普遍较高,利润、亩均税收等产出效益则相对较低。原料、用工、融资等成本上升对纺织企业的竞争力造成较大影响,兰溪纺织产业的资源整合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联动需要加强。

  2.全产业链延伸有待完善,产品结构需要继续优化

  一是产业链布局仍不合理,结构性矛盾有待解决。兰溪纺织产业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在产业链布局及生产方式上,“两头小中间大,纱不能供织,布不能染、不能成衣”的问题还未得到彻底解决。兰溪纺织产业以休闲面料的白坯布、牛仔面料为主,终端产品比重低,纺纱企业、白坯布(牛仔、印染)企业、服装家纺及产业用布企业家数比例4:25:6。目前兰溪棉纱的年用量超100万吨,而纱线年生产量只有14万吨;兰溪白坯年产量约20亿米,即便染整企业规划生产线全部投产,也只能满足兰溪白坯布产业十分之一的染量。

  二是产品同质化现象仍然突出,产品结构需继续优化。兰溪纺织中低档产品生产能力过剩,高、精、深加工能力相对较弱,产品结构向织造技术门槛较低的白坯棉布上倾斜较为严重,同质化竞争压缩了利润空间。兰溪纺织产业仍存在中小企业多、龙头企业少,品牌数量多、知名品牌少,大小老板多、知名企业家少的“三多三少”问题。兰溪纺织产业由于缺乏强势的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和市场品牌的支撑,虽有规模效益却无法有效发挥与之相应的品牌价值,一直制约着兰溪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

  3.产业协同平台期待加强,数字赋能需进一步突破

  兰溪纺织产业平台能级仍不够高,要素制约比较大。在新的区域竞争格局下,国家政策投放以平台为载体,地方发展竞争以平台为阵地。跨界互联和数据化的指数级增长也正在改变竞争环境,给一些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但兰溪纺织产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和企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仍偏少,产业在转型升级中也面临着跨界互联、协同平台不足的问题。

  一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包括关键技术研究支撑平台、项目实施服务平台,以及高质量、低成本的人才、金融服务平台等,导致技术攻关进程缓慢且成本较高,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率较低。

  二是纺织产业协同发展水平有待提升。特别是纺织品终端产品(服装、家纺)市场份额小,兰溪纺织的生产制造环节与创意设计、营销环节不能协调发展;对技术人员的创意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集群的优势宣传、时尚纺织的媒体联动、工旅联动、工贸联动等有待加强。

  三是数字化智造和治理平台有待加强。“万物互联”的数字化时代来临,数字技术在纺织行业应用空间巨大,兰溪纺织产业的数字化改革任重道远,需要紧扣浙江省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要求,加快建设兰溪纺织行业工业互联平台、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培育未来工厂,谋建产业大脑,推进兰溪纺织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为政府、金融机构等提供行业数据,实现服务与治理智慧化,为兰溪纺织产业发展赋能。

  二、“十四五”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分析“十四五”时期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掌握纺织产业所出现的新经济、新业态变化特征,是兰溪现代纺织产业在新时代开好局、起好步的基础。纵览全局,“十四五”时期,兰溪纺织产业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面临新的挑战,综合研判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事件的影响,兰溪“十四五”现代纺织产业发展机遇大于挑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09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