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善商务运行监测机制。进一步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建立完善“商务运行监测系统”,开展全方位、全链路的贸易状况统计监测和体检。建立健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三位一体”的境外安全保障体系。完善“消费市场统计监测体系”,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要商品销售情况的监测分析报告,为研究拟订流通业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市场宏观调控提供数据信息支持,增强市场预见性、精准性和有效性,为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2.落实粮食安全及责任制考核。进一步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确保粮食安全。稳定本地粮源供给,同时扩大与东北三省和周边省份粮食产销合作关系,拓展粮食供给渠道;推进“五优联动”,通过粮食扶持政策,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继续完善储备粮管理、轮换、协调、保障机制,加强储备粮监督管理;切实推进全市粮食应急体系建设,落实全市应急成品粮油储备和应急加工企业,完善应急供应网点,确保应急状态下的粮油供应能力。
3.规范内贸行业管理。加强商务诚信体系建设,完善商务领域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健全行政管理信息共享机制。支持特殊行业有序发展,按有关规定加强对拍卖、汽车流通、成品油流通等行业管理。支持报废车企业改造提升,推动完善报废机动车回收利用体系,提高回收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按时依规办结受理许可、备案及变更事项、企业咨询、信息公开、投诉核查等工作。
八、落实“十四五”规划工作举措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调动多元主体积极性,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开展规划实施的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推动规划目标任务有效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党的领导,探索“党建 保障”模式。加强规划组织领导。建立由分管市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商务发展领导小组,健全商务工作统筹协调机制,推动各部门分工协作、信息共享、监测联动,形成促进商务发展的合力。加强规划绩效考核,由常设机构负责考评规划执行情况,负责重大项目落地协同推进机制。建立领导“三服务”机制,对接重点企业、重点项目。
(二)强化政策支撑
对标国内外先进,不断完善政策举措,形成更有竞争力的商务政策体系。用足用好促进商务发展的各项政策,挖掘政策潜力,释放政策效应。强化专班机制,综合施策、联动协同。加强政策评估,完善储备政策。建立政企政策沟通协调机制,为企业提供政策诉求有效通道,加强政策制定的精准性。
(三)加强规划实施
加强规划组织实施。严格落实“四张清单”制度(项目、改革、招商、任务清单),加强改革谋划的集成性和系统性,厘清思路、目标、路径和重点举措,形成作战图。定期开展效果评估,落实中期评估制度和期末检查制度,加强督查督办,限期整改,形成工作闭环。加强规划研判,建立数据统计和动态跟踪机制,结合经济形势进行及时研判,提高规划实施期间对重大问题的科学决策水平。
(四)实施引才计划
建立商务人才引进机制。重点引进和选用一批现代流通业和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需的高端复合型人才。优化商务人才培育机制。与本地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加强商务领域重点产业相关专业学科建设,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本地商贸人才的新机制,促进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深化金牌银牌采购商支持行动,加大对商务领军人才、优秀专业人才的表彰和奖励力度。推动与专业研究机构合作,发挥市场化智囊团的作用,提升商务系统研究和规划水平。
义乌市商务局办公室 2021年12月15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