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短板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资源供给,根据人民群众的需要,合理确定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规模、布局和各类资源配置标准,到2025年,基本建成体系完整、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整合型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专栏3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工程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包括疾控、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机构。设置1家标准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现场调查处置、实验室基本检验检测和对基层的技术指导等任务;设置1家标准化妇幼保健院,承担辖域内妇幼健康工作业务管理任务;设置1家规范化卫生监督所,承担辖区内卫生健康监督执法职能。

  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等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和社会办医疗机构。拟设置1家三级医院和椒江区人民医院、黄礁医院、康宁医院等3家二级医院,主要承担域内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诊治、急诊急救和危重症转诊等任务。按照15分钟服务圈的要求,设置基层医疗机构。全区设置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每个街道(乡镇)设置1家;全区设置143家村级医疗机构,其中25家为新设,力争人口超过1000人的村社(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卫生院所在地)拥有1家政府(集体)办村级医疗机构(村级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详见附件2)。基层医疗机构主要承担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疾病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以及部分疾病的康复、护理服务,接收医院转诊患者,向医院转诊超出自身服务能力的患者等任务。社会办医疗机构设置实行指导性规划,由投资主体自行选择营利性或非营利性机构,包括个体诊所、中医诊所、口腔诊所、未评级社会办医院等。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引导社会力量在康复、护理等专科领域举办医疗机构。

  其它卫生健康机构。设置卫生进修学校1所,承担全区卫健系统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素质提升任务。

  2.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

  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及设备的改造提升,到2025年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成立住院分部比例达到50%以上。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传染病诊断与收治能力,到2025年,全部建成疫情防控的规范化“哨点”医院。持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的基本医疗服务能力,能够较好地满足辖区居民常见、多发病诊治需求。到2025年,葭沚、洪家、下陈、前所、章安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具备二级乙等以上医院服务能力,或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力争将洪家和葭沚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社区医院。

  结合未来社区建设,优化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布局,改造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70家以上,鼓励具备执业资质的执业(助理)医师到章安、前所等地区开办个体诊所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到2025年,村级医疗机构规范率达到90%以上。

  专栏4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能力提升工程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白云街道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新建、海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程、前所街道公共卫生中心工程、下陈街道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工程、大陈镇卫生院迁建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的康养、安宁疗护病区改造。

  加快设备升级更新。按照社区医院建设要求,推进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设备升级,配备ct、dr、彩超等先进仪器设备。

  强化特色学科建设。加大学科建设投入,改进学科协作模式,到2025年底,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建成1—2个特色优势专科。

  3.加快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

  加强与域内市级医院的合作共建,推动区级医院实现跨越式发展。力争在椒北引进1家诊疗能力和医疗技术水平拔尖、管理优质、具有良好声誉的三级医院,规划床位不少于500张床位。引进特色优势明显的皮肤病专科医院1家。按照二级乙等综合医院标准,加快推进椒江区人民医院的创建;支持黄礁医院、台州康宁医院等民营医院创建二级医院。到2025年,力争建成1家三级医院,3家二级医院,基本形成门类齐全、技术水平较高的区属医院体系。

  专栏5 “清廉医院”建设行动

  实施“一统领双驱动四推进”行动计划。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数字化改革、制度化改革为驱动,聚力推进清廉文化培树、精准监督集成、服务质量提升、阳光治理升级四大工程。

  构建“六位一体”监管新格局。立足椒江卫生健康工作实际,逐步构建教育宣传、建章立制、业务监管、财务内审、靶向监督、社会监督为一体的清廉医院监管新格局。

  形成“示范引领”新模式。形成以政治建设引领清廉思想形成,以先进典型引领清廉文化培树,以示范阵地创建引领清廉质效提升,以制度建设引领清廉生态构建的清廉医院建设新模式。

  4.大力提升医疗质量安全

  进一步压实医疗机构履行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完善动态监测和反馈机制。深入开展“三政一查”医疗监管,常态化开展医疗质量大检查,强化对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监管。持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和处方点评,加强合理用药监管,规范毒、麻、精、放等特殊药品的临床使用与管理。

  (六)高标准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1.建设优质高效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加快推进中医药服务机构改造提升,健全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到2025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中医馆设置率达到100%,全部达到三星级以上标准;具有高级职称的中医医师达到6人以上,力争中医师占基层医师总数比例达到20%;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均可以开展6类以上中医适宜技术,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均可以开展4类以上中医适宜技术,力争基层中医诊疗量占同类医疗机构诊疗总量达到 30%以上。

  发展中医康复服务。加强中医医院康复体系建设,实施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形成市、区联动的中医特色康复医疗、康复护理等服务主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中医药康复服务,到2025年底,开展康复、康养结合的医疗机构设置中医康复治疗室的比例超过50%。

  中医药治未病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025年,100%的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设立治未病健康服务点;培育推广20项中医药治未病干预方案。

  2.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到2025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可以开展5—8项中医药日间诊疗服务。深化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继续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提升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能力,推广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食疗等中医传统养生方式。

  深化医疗资源纵向整合,积极参与医联体或专科联盟建设。巩固台州市乡镇卫生院“合格中药房”、台州市农村中医药特色专科、县乡共建基层中医药特色优势专科(专病)“一院一品”项目建设成果,大力提升城乡社区中医药服务水平。实施“三名”战略,开展“名中医”培养、评选和带徒工作,建立健全区“名中医”推荐、评选、考核和管理制度。推进中医药疗效临床评估,筛选临床疗效显著的名方名术名药,推广应用台州市“百医百方”。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形成独树一帜的区域化中医药服务品牌。加强与上海、杭州等地区的交流合作,多举措推进中医学科建设,力争到2025年,建成1—2家省级名中医工作室,4—5家市级名中医工作室,建设1—2个市级中医重点学科。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19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