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骨干电网建设,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各级电网协调发展。2020年底,利辛县供电人口176万人,公司售电量12.93亿元,供电可靠率99.72%,110千伏及以下综合线损率7%,10千伏及以下综合线损率3.67%,综合电压合格率99.97%,一户一表率100%,供电用户数54.8万户,户均配变容量2.77千伏安/户,平均停电时间由101.3降至81.4分钟,井井通惠及农田面积41.2万亩,利辛电网光伏扶贫惠及43331户,移动缴费比例提高至86.7%,实现村村通动力电。全网供电能力超过44万千瓦,140mw光伏电站顺利并网发电,板集电厂2x1000mw煤电联运投产。完成孙集变至朱集泵站6公里的35千伏输变线路,确保引江济淮、引淮济亳工程如期投运,有力支撑了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加快实施农网改造工程,实施农网改造贫困村90个;新建110kv变电站2座及输电线路38.5公里;改造35kv变电站1座及输电线路18.6公里,更换智能电表约13万块。已建成天然气管道90公里,天然气干支线管道总里程达到230公里,城镇居民气化率提高到45%。
四、 物流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
电子商务市场主体迅速扩大,交易规模高速增长。电子商务企业快速成长,全县各类电子商务经营主体达到3千余家,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54.6亿元,其中网络零售额达到6.59亿元。物流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建成公路枢纽3个,铁路货运枢纽1个,累计建设村级电商网点233个,物流快递单量980万件,居皖北15县第一。物流园区建设初见成效,建成物流园区1个。规模效益不断提升,物流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5年的5.4%提高到2020年的5.8%,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生产总值比重比“十二五”初降低1.3个百分点。
五、 宽带互联网全面铺开
优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光宽带升级和4g宽带建设,启动5g基站建设。全县有线光宽带覆盖100%,且已延伸至自然庄;4g信号覆盖率99%以上;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到11.06万户,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为44.6%,94%以上的行政村已通光纤。电话总数达到50.4万户,其中移动电话数达到44.2万户。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到1970个,其中3/4g基站总数1460个,占比达74.1%,移动宽带网络基本覆盖全部行政村;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到31.6万户,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超过51.4%。
六、 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大幅提升
(一)城市道路日趋完善。累计投资13.75亿元完善城区路网,城市通行条件大幅改善,开源路、诚信路及中沟管廊等建设项目顺利完成,新建光明路、子胥大道、晴岚东路、晴岚西路、经十三路、学苑路、科技路、揽翠西路等城市道路60公里,升级改造城市道路25公里,修建青年路桥、长春路桥4座,打通了断头路、园区路。
(二)城区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累计投资4.3亿元改善城区人居环境,完成沟河治理7条共22.4公里。文景公园、复兴游园、市民健身广场、世纪大道游园、滨河公园、红丝沟游园、晴岚溪游园、颐正园、和之园、明珠广场等公园广场15个,新增绿化面积124万平方米,改造提升60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85平方米,建设绿道29.0公里,并着力打造了阜蒙河、车辙沟、长春路、晴岚溪等一批精品示范工程,城市形象得到很大提升,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县城开好局。
(三)城市供水能力大幅提高。投资6.95亿元提升城市给排水系统,完成利辛县城再生水利用、地表水厂等工程及配套管网,新增供水能力规模12.9万吨/日,配套建设管网62.14公里,老城区管网改造20公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1.2公里。
第二章 “十四五”基础设施面临的新形势
“十四五”期间,我县将开启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发展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加快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管理科学、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城乡基础设施体系,成为当前及今后的重要任务。
一、经济发展对交通基础设施提出了新要求
为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利辛国民经济将保持较快发
展态势,对交通物流的畅通、便捷、安全、高效提出了更高要求。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既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支撑条件。目前,县域路网布局还不完善,不同交通运输方式衔接不够顺畅,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相对滞后,多式联运水平低。物流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信息、技术、装备等现代化水平偏低,能够有效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的大型交通物流枢纽和物流园区比较缺乏。交通技术装备水平较落后,智能交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不能满足我县经济发展需要。
二、城镇快速发展对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提出新要求
城镇的快速发展使城市运行管理压力更加凸显,要求加大力度解决交通拥堵、老旧管网改造、供水安全保障、垃圾污水处理、能源资源紧缺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城市应对自然灾害、极端天气等突发事件的能力。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要利用好政策红利加快提高我县城镇基础设施水平,更加注重建设与管理并重、常态与应急结合、地上与地下统筹,以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
三、农业现代化与水利建设相对落后的矛盾进一步突出
“十三五”水利建设虽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与农业现代
化要求比较,与社会对水利要求相比较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1)水旱灾害频繁。目前县域较大范围内水旱灾害平均2-3年一次,其中涝灾多于旱灾,洪灾损失也大于旱灾。(2)农业灌溉工程量少质低。一是蓄水控制工程少。境内有部分大中沟由于缺少有效拦蓄工程,导致降雨形成的雨洪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地表水资源量不足,地下水位下降,对水源调节能力差。二是引配水工程少。我县地表水较为丰富,但由于缺少必要的引水控制设施,水源无法合理配置,加之有些引水沟渠较窄浅,水系连通工程不完善,使行配水范围较小,灌溉面积难以扩大。(3)城市防洪及水系连通问题较突出。城市防洪标准低,防洪不达标,需要按50年一遇标准进行堤防加固、河道清淤等工程。城区水系连通性不强,河流自净功能弱,水质恶化及富营养化现象频发
四、城乡能源供给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城乡能源供给网络还不够完善,输电网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配电网薄弱问题仍然存在,网源协调发展难度增大,电网智能化水平需进一步提高。乡镇天然气管网尚未形成,已建成管道里程短、密度低、覆盖面小,管道保护工作亟待加强。
五、通信基础设施和应用水平尚存较大差距
现有通信网络设施保护力度不够。宽带网络主要应用指标同发达县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全社会互联网应用的范围和深度还不够,通信和网络使用价格仍然偏高。
第三章 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一、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的重要讲话,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全省生产力布局需求,以全面推进交通、水利、管网与管廊、城市建设、新基建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强化项目支撑,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增强基础设施服务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效能,为全面建设现代化五大美好利辛提供有力支撑。
二、 基本原则
(一)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合理整合、优化配置基础设施资源,统筹区域、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推进基础设施融合发展,同步提升技术装备、服务和运行管理水平,实现基础设施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