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长三角一体化合作全面深化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良好基础,上升到国家战略后,支持政策、改革试点、项目布局、营商环境更加聚焦,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前景更加光明。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全面深化,长三角的集聚辐射能力也在不断增加。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中心和资源汇聚的枢纽,这不仅会扩大临泉的区位交通优势,更为临泉与其他地区实现跨区域合作,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壮大自身力量,提供了巨大动力和空间。

  4.高质量发展打开发展新空间

  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将打开巨大发展空间,有利于制造业转型升级、降低成本、提升创新创造力、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竞争力,无疑是一个宝贵的发展机遇。高质量发展是担当、魄力、责任,大力推进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就能抓住机遇,实现更大发展。

  5.“互联网 智能制造”驱动新增长

  随着“互联网 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两新”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工业增长新亮点。抓住“互联网 智能制造”的发展机遇,有利于快速发展精细化工、机械电子等产业,进一步壮大民营经济,推动工业富县目标的实现。

  虽然有较多的发展机遇,但是也面临一些挑战。诸如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加,高质量发展面临技术制约,资源环境承载约束日趋强化,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制造业发展滞后,传统工业转型升级面临困境。因此,要求我县要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三、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十四五”期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核心,以双招双引为抓手,以提质扩量增效和转型升级为着力点,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激发开放合作动力,加快工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提档升级支柱产业,提升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 “两新”产业。聚焦工业富县战略不动摇,做大做强绿色食品、精细化工、机械电子、纺织服装、皮革加工等“1 4”特色产业,培育壮大绿色建筑建材、现代医药、数字经济、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高成长性产业,全力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努力构建创新型现代工业体系,奋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在加快建设美好临泉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全面开创实力临泉、大美临泉建设新局面的临泉新篇章。

  (二)基本原则

  ——坚持工业富县、产城融合。抢抓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期、长三角地区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机遇期,强化工业首位意识,加速工业突围,明确主攻方向,加快产城融合,稳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不断提升我县在皖北地区产业链中的地位。

  ——坚持创新引领、多链融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联动,实施“三比一增”专项行动,促进数字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超前培育数字经济,积极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坚持重点突破、集聚融合。聚焦绿色食品、精细化工、机械电子、纺织服装、皮革加工、绿色建筑建材、现代医药和“两新”产业等,加快推进产业固链补链延链强链行动,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四化同步”发展,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开创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坚持扬我所长、开放合作。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崛起、淮河生态经济带、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等国家战略机遇,用足用好用活各类政策,全面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加强区域协同联动,积极承接江浙沪产业转移,加快推进我县创建皖北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区,不断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

  ——坚持统筹推动、一体发展。按照全县一盘棋、差异化定位、资源化利用、扁平化管理、一体化发展思路,加强统筹协调,突出错位发展,着力构建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发展格局。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领。积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统一,以“放管服”为统领,聚焦重点领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改进监管和服务方式,优化政策支持方式,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营造有利于产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发展战略

  围绕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十四五”时期大力实施工业富县、产业拉动、科技驱动、生态推动、品牌带动的“五大”战略。

  ——工业富县战略。坚持工业富县战略,以项目建设为核心,以双招双引为抓手,壮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两新”产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夯实工业基础,不断增强经济实力,为实现工业跨越式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产业拉动战略。聚力打造绿色食品主导产业,加快精细化工、机械电子、纺织服装、皮革加工等产业发展,培育绿色建筑建材、现代医药和“两新”产业,坚持集中优势各类资源,聚精会神引项目、办企业、兴产业,着力打造具有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突出新型工业化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导地位,力争在产业集聚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科技驱动战略。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实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有机统一,推动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绿色化发展。

  ——生态推动战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遏制“两高”(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大力发展“两新”产业,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强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设备的推广应用,鼓励清洁生产,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循环经济,低碳发展,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构建绿色产业发展体系。

  ——品牌带动战略。牢固树立质量品牌意识,激发品牌创造热情。围绕高质量发展,抓好质量强企、品牌立企工作,创建知名品牌,把质量强企和品牌立企作为企业发展的永恒话题。

  (四)战略定位

  “十四五”时期,将着力打造成皖北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先行区、长三角绿色食品生产供应基地、建设现代化工产业集聚区。

  ——皖北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先行区。立足“西出东进”的区位优势及资源禀赋优势,发挥“长三角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的重要交汇点作用,依据产业链参与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找准承接产业转移的切入点,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布局,引进一批成长性高、产业链长、附加值高、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大企业。围绕绿色食品、精细化工(新材料)、机械电子、纺织服装和皮革加工、绿色建筑建材、现代医药等产业,开展产业集群式招商,壮大产业集群,努力实现园区配套化、产业差异化、制造智能化、产业集聚化,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和集约程度,打造长三角城市群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承载地、项目承接地、孵化承受地,形成产业转移集聚区,打造成为皖北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先行区,创建皖北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40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