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全区生猪存栏31788头,比上年下降43.6%;全年生猪出栏42786头,增长0.1%。肉类总产量11056吨,增长0.9%。禽蛋产量8124吨,增长16.6%。水产品产量17675吨,增长5.0%。
2022年全区牧渔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 |||
产 品 名 称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肉类总产量 | 吨 | 11056 | 0.9 |
生猪出栏量 | 头 | 42786 | 0.1 |
年末生猪存栏数 | 头 | 31788 | -43.6 |
禽蛋产量 | 吨 | 8124 | 16.6 |
水产品产量 | 吨 | 17675 | 5.0 |
#鱼类 | 吨 | 12800 | 3.3 |
全年造林面积124公顷。年末森林覆盖率为33.6%。
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24.9万千瓦,比上年下降6.6%。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3011吨,下降2.2%。农药施用量282吨,下降13.2%。农用薄膜使用量290吨,下降0.3%。全区灌溉面积1.81万公顷。
年末全区累计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3户,其中省级12户。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产值6.42亿元,比上年增长6.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83.69亿元,比上年增长7.9%,占gdp比重为41.8%,比上年提升0.72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67.30亿元,增长6.4%,占gdp比重为33.6%,比上年提升0.91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发展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8.7%,拉动gdp增长2.9个百分点。
年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134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6.84亿元,比上年增长8.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3.40亿元,增长8.9%。分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产值272.12亿元,增长7.0%;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产值4.72亿元,增长697.4%。从行业看,26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17个保持增长。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4.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3.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1.8%,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下降26.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3.4%,非金属矿采选业增长8.4%,金属制品业增长45.9%,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增长29.5%,医药制造业增长75.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4.2%。
年末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企业43户。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74.69亿元,增长9.3%。
年末高技术制造业工业企业12户。全年高技术制造业产值9.87亿元,增长22.8%,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1.73亿元,增长16.7%。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发电量比上年增长19.0%;水泥熟料下降0.2%;水泥增长1.6%;贵重金属下降34.2%;石膏板下降15.1%;粗钢下降10.4%。
2022年全区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 |||
产品名称 | 单 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76.0 | 19.0 |
水泥熟料 | 万吨 | 490.7 | -0.2 |
水 泥 | 万吨 | 206.4 | 1.6 |
贵重金属 | 公斤 | 1806.3 | -34.2 |
石膏板 | 万平方米 | 4060.8 | -15.1 |
粗 钢 | 万吨 | 109.7 | -10.4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0.04亿元,比上年增长5.6%;实现利税总额23.73亿元,下降34.1%,其中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5.48亿元,下降36.8%。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7.65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80户,完成总产值54.20亿元,增长17.1%;实现营业收入37.93亿元,增长11.3%;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93.11亿元,增长1.5%。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1.54亿元,与上年持平;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6.90亿元,增长1.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99亿元,下降4.5%;金融业增加值10.14亿元,增长10.0%;房地产业增加值12.75亿元,下降13.6%;其他服务业增加值28.08亿元,增长2.8%。
年末境内铁路总里程131.1公里,等级公路1325公里,其中高等公路69公里。年末农村公路总里程1097公里,其中县道249公里,乡道375公里,村道472公里。
年末全区机动车拥有量61568辆,比上年下降2.0%。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36383辆,下降2.4%,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34255辆,下降2.3%。
全年电信(含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业务总量1.60亿元,增长6.4%。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1.04万户,下降1.3%;移动电话用户27.13万户,增长2.5%;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7.99万户,增长8.2%。
全年国内旅游总收入18亿元,比上年下降18.2%。接待国内游客260万人次,下降25.7%。年末全区共有国家4a级景点(区)4处、3a级景点(区)3处。年末全区三星级及以上的农家乐共有65家,其中五星级4家、四星级13家、三星级48家。年末全区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省级优秀旅游乡镇2个,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1个,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村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