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1月28日在石家庄市藁城区第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石家庄市藁城区人民政府区长 蔡云龙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藁城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疫情严重冲击和严峻复杂形势,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市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统筹推进“十项重点工作”,“一极四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十四五”取得良好开局。成功入选“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和“全国首批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县(市、区)综合排名第二。
这一年,最鼓舞斗志的是,在加压奋进、攻坚克难中经济运行逆势上扬,重塑了“藁城形象”。面对疫情造成的2个多月发展停摆,我们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奔跑姿态,最大限度对冲疫情影响,主要经济指标圆满完成全年任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超计划3.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增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40亿元大关,增长7.8%,超计划4.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扭负为正,增长1.6%,增速全市第二;实际利用外资突破4亿美元,总量全市第二;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49.1亿元,占全市总量的19.8%,增长10.3%,增速全市第三。
这一年,最难能可贵的是,在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中筑牢了高质量发展基础,展现了“藁城担当”。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主引擎”,谋划实施“五个一批”项目205个,数量全市第一;省市重点项目33个,总投资249.3亿元,数量、投资均全市第一。坚持把经开区作为“主阵地”,率先在全市将两个开发区优化整合,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631.9亿元、增长26.4%,税收106亿元、总量全省第一,首次进入全国百强,排名第91位,以第一名的成绩获评全省能级提升综合示范开发区。坚持把主导产业作为“硬支撑”,迅速出台《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企业做大做强的若干措施》,全面启动石家庄现代食品产业园建设,生物医药、现代食品产业营业收入分别占全市的40%和46%左右。
这一年,最来之不易的是,在万众一心、拼搏奋进中完成了各项急难险重任务,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藁城速度”。坚持农村人居环境、路域环境和私搭乱建、违章建筑整治齐发力,3天拆除工业路沿街积存10余年的42处违规商业门店,10天拆除东三环和307国道辅路沿线3万余平方米的私搭乱建,累计拆违37万平方米,锤炼了干部作风和执行能力,拆出了群众满意和发展空间。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经开区20天解决了石药新制剂等15个项目1500余亩土地的征迁遗留问题,增村镇10天完成了现代食品产业园2000亩土地的收储。坚持政府主导、以人为本,南马、石井两个城中村改造20天实现入户率、评估率、签约率、腾空率、满意率“五个100%”,实现零强拆、零信访、零冲突,创造了我区城建历史上的奇迹。
一年来,我们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务实担当、感恩奋进,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跑出了拼搏竞进的“加速度”,推动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一)千方百计促转型,产业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坚持优存量、强增量、扩总量,打出了一套转型升级“组合拳”。工业经济持续做强,实施重点技改项目37个,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3家,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291家、高新技术企业73家,河冶科技等2家企业入选工信部“绿色工厂”,创联机械等2家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服务业提档升级,新增限上企业31家、总量实现翻番,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2%。现代农业稳步发展,高产示范田小麦最高亩产811.9公斤、刷新全省高产记录,宫灯、宫面入选“石家庄市十大特产”,益海粮油成为我区第一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马邱村被确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二)全域整治提品质,城乡面貌发生可喜变化。实施总投资67亿元的31个城建项目,新建公共停车场12个,改造老旧小区60个,迎宾大道海绵城市、滹沱河漫水桥和67条小街巷容貌综合整治等工程如期完工,廉州路、工业路等10条主次干道全面完成改造提升,全市年度市容环境考评位列第二,省级文明城复检市内八区排名第一。全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厕所改造3.4万座,新建游园广场631个,创建美丽庭院2.75万户、精品庭院7354户,特别是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筹措资金5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27.9公里,对173个村的小街巷进行硬化全覆盖,广大村庄旧貌换新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由渐入人心向深入人心的转变。
(三)深化改革促创新,发展活力动力加速释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减时、上网、便民”,664项服务事项实现全流程网办,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6小时以内、平均用时全市最短,市场主体达到8.05万户。经开区在全市率先实施“区域评估”和“标准地 承诺制”改革,降低了企业投资成本,提升了项目建设效率。实行企业家服务日、早餐会等制度,18个重点职能部门公开承诺践诺评诺,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制定《支持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培养政策18条》,新认定市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6家,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5%,科技创新能力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a类县(市、区)。
(四)猛药重典治污染,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成功退出全省“后四十”,pm2.5平均浓度47微克/立方米、下降20.34%,优良天数247天、较上年增加36天。我们坚决不搞“一刀切”,最大限度降低污染防治对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生产生活的影响,46家绩效评级为a、b级和74家进入“正面清单”的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水污染防治持续发力,建成区范围内自备井全部关停,九门和城南污水处理厂加快建设,重点流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积极推行林长制,完成营造林2.45万亩,累计创建国家级森林乡村2个、省级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