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0日
在句容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 长 束克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句容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句容奋力推进路径优化、动能转换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面对房地产市场下行对我市经济带来的冲击,面对严峻的“保交楼”任务和债务压力,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在镇江市委、市政府和句容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监督支持下,知重负重、团结奋斗,“稳”的基础持续巩固,“升”的动力不断积蓄,“优”的局面逐渐形成。
过去一年,我们“融入南京、接力镇江”的步伐更加坚定,产业协同持续加强,新签约亿元以上34个项目中,18个项目与南京直接配套关联,占比52.9%,29个项目符合镇江“四群八链”,占比85.3%。“宁句同城”照进现实,宁句s6线成为通勤最优选择,日均客流量5万人次;沪宁沿江高铁开通运营,句容到南京最快仅需16分钟;312国道句容段快速化改造工程稳步推进。江苏省人民医院句容分院高效运转,江苏省演艺集团句容大剧院实践基地揭牌成立。
过去一年,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主要预期目标基本实现,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05亿元,增长25.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6亿元,其中制造业投资60亿元、增长2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建筑业总产值150亿元。45项重点工作任务得到很好落实、10项民生实事全部按期完成。
过去一年,我们产业强市底板不断夯实,成功入选“中国工业百强县”“中国创新百强县”名单,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49位。总投资100亿元的宝华石砀山铜矿抽水蓄能电站成功签约,总投资96亿元的边城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完成蓄水。49个镇江市级重大项目全部开工,71个句容市级重大项目序时推进。全年新增“四上”企业①167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55家。下蜀天工股份上市己被北交所受理。
过去一年,我们农文旅融合特色持续彰显,深化“戴庄经验”运用,成功获评首批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江苏省句容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2023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北山水库创成国家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和省级水利风景区,白兔镇获评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茅山老区入选全省首批休闲农业精品区。
过去一年,我们城市影响力全面放大,成功承办第五届国际道教论坛,获得中央、省市各级一致肯定,赢得中外嘉宾和社会各界广泛赞誉。主办、承办仑山湖路亚大奖赛、茅山湖铁人三项赛、福地句容马拉松赛等国际国内赛事8场次,重启茅山文化旅游节,句容的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回顾过去一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把主题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以“实实在在学、躬行实践研、求真务实干、实事求是改”推动主题教育取得扎实成效。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对新思想进行再学习再领悟,在学习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大讨论,进一步改进工作的思路和举措。统筹落实大兴调查研究这个重要内容,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8篇,建立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清单,召开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会,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紧紧扭住“四下基层”②这个重要抓手,深入普通党员和基层群众,开展政策宣讲、调查研究、信访接待、现场办公,有力推动解决供排水一体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等重点问题。坚决压实检视整改这个重要环节,认真落实“五个紧盯”要求,开展渣土管理领域生态环境问题等专项整治工作13项。
(二)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必然选择,发展活力全面激发。创新动能加速释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功入选江苏省第二批创新型示范县(市、区)建设名单。全市有效高企159家,年度净增1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317家,均为历年最高。联博精密、和正特种装备、天工科技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台泥水泥5g智慧矿山项目入选国家5g工厂名录;经纬工程机械、恒嘉电力等5家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高效节能行业句容分中心正式获批。持续推动“福地句才”工程,新增国家级人才3人,省“双创”计划1人,镇江“金山英才”计划10人。重点改革持续深化。优化国资布局,新建国投集团并实体化运行,整合全市国有平台,形成“2国有平台 1国有企业”③格局。深化资产资源整合,开展供排水一体化建设试点,加大农业集团等改革力度。规范全市国有企业人员管理,出台加强国有企业监管实施意见,建立“1 x”国资国企监管制度体系④,研发“聚资产-云平台”资产管理系统,实现国有资产的动态监管。以宗地为单位,全面梳理、攻坚存量盘活,共盘活低端低效企业66家,工业科技地产新入驻项目147个。园区整合稳步推进。深入实施开发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推行“一区多园”⑤管理模式,强化主体园区地位,推动开发区与各功能园区协同发展。坚持“每个开发园区1-2个主导产业”发展方向,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目前全市开发园区内工业应税销售和工业税收占全市比重分别达到82%以上。园区考评明显进位,在镇江整体排名升至中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