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基本保障更有厚度。建成全市首家就业人才服务站,新增就业9760人,扶持创业2385人,开展技能培训7753人次,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5%以上。为五类特殊困难人群④6400人购买“江苏医惠保1号”,发放各类救助资金5660万元。建成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打造“福海乐养”智慧养老服务监管平台,发放高龄津贴1327万元,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100%,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00户。落实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实施方案,每千人口托位数达3.6个,全面完成托育机构“一街道一乡镇一普惠”建设。公共服务更有温度。城东小学济川校区和迎春、润泰幼儿园投入使用,二附中改扩建工程顺利完工、新校区正式开工。建成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心脏康复中心,完成重症病房改造。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5家,创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圆满完成泰州马拉松赛事保障工作,组织超导音乐节、三河湾音乐节、全国航模竞赛等文体活动,创成省科普示范区、省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区。社会治理更有力度。“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建成投用,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2466件,国治件⑤实体化解总体质效全市第一。推进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有效应对“7·7”特大暴雨,常态化推进食品安全“阳光系列”工程⑥,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战果丰硕,群众安全感达99.5%。

  五是自身建设得到加强。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全面落实“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更加自觉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依法行政扎实推进。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认真落实法治建设责任制。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58件、政协提案241件,代表委员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100%。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公开政务信息8634条,“12345政务服务热线”和市区长信箱办结率100%。作风效能有力提升。更严更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扎实抓好各级巡视巡察、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强化政府投资项目、民生政策落实等重点领域审计监督,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三公”经费压减9.6%以上,连续两年获评全国政府采购监管百强区。

  此外,我们大力支持工青妇、工商联、红十字等群团组织履行职能,民族、宗教、统计、史志、档案、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退役军人事务、台侨外事、人民防空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省市区委正确领导、全区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广大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区部队官兵和消防队伍指战员、公安干警,向关心支持海陵发展的市级机关各部门、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思危方可居安,知忧才能克难。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现代产业体系基础还不够扎实,标志性引领性重特大项目储备不足;产业链创新链协同水平、匹配精度还有待提升,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亟需加快;城市的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还需要塑强,文化名城建设、功能品质优化和治理水平提升仍需发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任务依然较重;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民生供给与群众需求还有差距;少数干部“拼搏”的精神、“拼抢”的劲头仍需提振。这些都要求我们以更大的决心和更实的举措认真解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

  2024年工作任务

  各位代表,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区委全会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矢志践行“四个第一”,持续聚力“三大战略”,锚定目标、奋发进取,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不断谱写“幸福海陵”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以上,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全社会研发支出占比2.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节能减排完成市下目标任务。全区上下必须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着重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实体经济,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

  深刻把握新时代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找准产业发展的增长点和突破点,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更高质量的转型升级。在链式发展中提质升级。实施新一轮强链补链延链行动,重点招引缺失环节和潜力模块,支持企业嵌入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体系,鼓励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融入产业链供应链,不断提升供应配套水平,壮大产业规模。新能源产业规模突破400亿元,“1 2 3”现代产业规模突破700亿元。积极顺应制造业服务化的新趋势,聚力推动企业向创新端跃升、向服务端延伸,加快从单一产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向平台服务商、整体方案提供商转变。深化“智改数转网联”行动,加快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步伐,全面提升在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新增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车间)3家、星级上云企业15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3家。在项目建设中破局突围。运用“456”招商准则⑦和“招商十法”⑧,加速聚集更多“大而强”的头部企业、“小而美”的精品项目,确保新签约5亿元(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50个,50亿元以上项目1个。拧紧“抢开工、抓进度、促投产”责任链条,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高质量发展之“稳”,新增省重大项目3个,新开工5亿元(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20个、亿元以上项目60个,新竣工5亿元(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2个。在做优服务中降本增效。制定项目“全托服务”工作标准,实施审批事项“超时默认”,推进“拿地即开工”扩面提速,减少企业办事成本、时间成本、人力成本。持续实施“亩均论英雄”改革,深化“三大一送”⑨行动,常态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精心组织助企强链法律专业服务,强化土地、能耗、资金、环境容量等要素保障,“心贴心”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结合“五经普”对企业状况“全面体检”,为“实打实”服务企业提供科学依据。推行“初创包容期”“首违不罚”等包容审慎监管措施,深入实施柔性执法,完善行政指导服务,打造公开透明法治环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969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