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的主要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以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实现经济发展增量的持续进位。

  按照这一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未来五年我们要实现“七个提升”。

  一是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双提升。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用足用好用活过渡期内各项衔接政策,保持帮扶政策、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常态化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坚持把产业振兴放在首要位置,依托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和农户四个主体,加快“两麦一薯一羊”等产业特色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坚持本地培育与引进输入有机结合,加大乡土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力度。健全完善吸引人才返乡留乡政策,鼓励引导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返乡青年、科技人员等到农村创新创业。深入实施乡风文明培育行动,大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和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用优秀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滋养文明乡风。紧扣生态宜居目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持续推进农村水、电、路、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农村改厕、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村委会规范化建设和村务公开,加快构建以党的基层组织为引领,群众自治组织、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和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乡村协同治理新格局。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打造一批高标准乡村振兴示范村。

  二是推动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双提升。始终把培育发展全产业链作为重要任务,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做优以“两麦一薯一羊”为重点的高原特色现代化农牧业。持续强化与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的深度合作,重点在种业创新、绿色种养、农畜产品加工等技术领域寻求突破,推动马铃薯、燕麦、藜麦、肉羊等主导产业提质增效,实现价值链向高端攀升。培育一批食用菌、中药材、山茶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融入新发展格局注入新动力。加快构建“源味武川”区域公用品牌保护、产品标准、质量安全追溯、市场营销等体系,推进“源味武川”电商平台建设,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强耕地保护,分类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建设滴灌设施农田30万亩、旱作稳产田100万亩,粮食年总产量稳定在25万吨左右。做强以清洁能源为重点的第二产业。依托风光资源优势,积极打造“两个百万千瓦级”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同步推进清洁能源制氢、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飞地”装备制造产业项目。加快配套电网建设,推进大豆铺变电站增容改造,加快西部500kv汇集站落地建设,打开清洁能源发展空间。积极推进整县屋顶式分布式光伏建设,扩大以电代煤、以电代油应用,形成分布式开发、就近消纳的新型能源消费格局。到2025年,清洁能源并网发电力争达到4gw以上,矿山开采企业全部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不符合标准和要求的按年度逐步淘汰。做活以文化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持续提升首府向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水平,充分挖掘利用资源优势,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推动“旅游通道”向“通道旅游”转变,推动“过路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型。推出红旅研学游、草原生态游、历史文化游、民俗乡村游、冰雪体验游等精品旅游主题线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民宿、房车营地、生态 体验、红 绿原生态田园观光等旅游新业态。积极推进发展金融、商贸、物流、康养等现代服务业,持续推动第三产业繁荣发展。2022年启动武川通用机场建设,力争完成前期手续办理,“十四五”期间建成投用。

  三是推动生态效益与价值双提升。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全方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领域推动发展绿色转型,持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积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实践地,全力打造首府北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大力实施清洁采暖煤改电工程,加强露天焚烧管控,抓好工地扬尘整治,严格管控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确保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以上。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管控措施,标本兼治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自治区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后续工作,扎实推进矿山生态治理。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不断强化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管控,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全力做好生态环保项目资金争取工作。采取强有力的工作措施,严格落实禁牧政策,筑牢生态保护防线。全面完成“绿化青山、守护北疆”生态工程建设。力争到2025年,林草综合植被盖度达到39.4%。严控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认真落实“双碳”目标任务,强化能耗“双控”管理,严控“两高”项目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引导,倡导绿色消费、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四是推动城乡面貌与底蕴双提升。以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为契机,围绕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镇目标,不断补齐基础短板、修复城镇生态、提升城市风貌、改善人居环境,全面落实城镇更新行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序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功能完善、园林绿化、绿色低碳建设、老旧房屋改造提升、风貌塑造和历史文化保护开发、绿色节能建筑、房地产开发“九大工程”,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学、宜养、宜游”智慧小城镇。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持续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因地制宜抓好“农房和村庄现代化”建设,不断提升乡村宜居水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335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