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1月4日在天津市滨海新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天津市滨海新区区长 单泽峰
一、2022年工作回顾
单泽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也是深入贯彻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区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新时代美丽“滨城”建设的关键之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实施“五大战略”“四大工程”,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巩固,美丽“滨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坚定不移落实重大国家战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积极成果
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成效明显。依托南港绿色化工新材料基地等承接平台,积极开展精准错位承接,全年引进北京重大项目62个、协议投资额620.4亿元,央企新设机构123个、注册资金715.7亿元。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累计引进北京项目835个,协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重点领域协同持续深化。加速构建一体化交通体系,津石高速(新区段)、塘承高速(新区段)通车,津歧公路拓宽改造一期工程完工,天津港集疏运货运专用通道(兴港高速)加快建设,津潍高铁(天津段)、京滨城际(南段)开工建设。深化津冀港口群合作,推广“提前申报、两步申报”通关模式,口岸整体通关时间位居全国主要海运口岸前列;推出跨关区直供、一船多供等便利措施,保税燃料油跨关区直供河北“四港”,打造了“海上移动加油站”。协同发展机制更加完善。深化“跨省通办”,建立京津冀自贸试验区政务服务通办联动机制,共同推出4批179项“同事同标”事项。推进京津冀金融同城化,实现ft账户政策京冀企业共享。京津冀异地就医门诊、住院全部实现医保直接联网结算,医学临床检验结果互认项目增至43项。
坚定不移推动转型升级,现代化产业体系日臻完善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成长。突出抓好“四谷”建设,“中国信创谷”建设全面提速,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二期投入使用,先进半导体材料研究院揭牌,先进操作系统创新中心加快建设,青禾晶元半导体、新智感知等项目落地。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加快建设,10个应用场景入选工信部“智赋百景”示范,12个项目成功揭榜人工智能创新等国家重点任务。世界智能大会永久展示基地在生态城正式揭牌。“细胞谷”建设步入快车道,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康希诺创新疫苗产业园、凯莱英瑞博小核酸生产基地等74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生物制造谷”引进复星医药新一代抗癌药物、乐纯生物细胞培养器等30余个重大项目。“北方声谷”科大讯飞智汇谷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正式开放。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连续四年获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升级。培育了经开区汽车、保税区航空、东疆租赁等41个主题园区,初步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产业生态,集聚效应充分显现。南港绿色化工新材料基地加快建设,“两化”搬迁项目一期投产运行,总投资600亿元的高端新材料项目集群全面推进。一汽丰田第1000万辆汽车在新区下线,新能源汽车正式投产。“滨城造”长征七号遥五、长征五号遥四火箭发射成功,为中国空间站建设作出滨海贡献;空客总装线新交付a320、a350飞机62架。装备制造产业取得新突破,全国首台出口欧洲再制造盾构机成功下线。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加快建设。坚持以龙头带链条、以链条引项目,实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英力士与中石化南港乙烯战略合作等一批项目签约,力神滨海新能源基地、中石化lng三期等重大项目落地;总投资1848亿元的轨道交通高端装备及先进制造产业园、中电科技产业园等258个项目开工;总投资7869亿元的北燃lng、中环dw三期等643个项目加快建设;总投资1706亿元的联想创新产业园、恩智浦测试中心等194个项目竣工投产。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壮大。推进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金融、类金融机构达到2011家。新兴服务业增势强劲,以云账户、今日头条等为代表的重点平台企业加速成长,以运满满、货拉拉、g7等头部企业为代表的网络货运行业势头良好,新区成为全国网络货运最密集地区之一。成品油零售经营电子商务试点加快推进,中心渔港获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完成国内首单跨境电商离岸业务,阿里巴巴考拉智慧物流中心投用,京东外贸综合体北方总部落户。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建设,中新天津生态城获批京津地区首个省级旅游度假区,滨海文化中心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商贸服务等传统商业经济平稳发展,生态城万达广场等一批商业综合体开业运营,新建品牌连锁便利店26个、标准化菜市场3个。开展第二届滨城国际消费季活动,发放消费券5000万元,直接拉动消费16.7亿元。
坚定不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创新引领能力持续提升
重大创新平台不断升级。先进计算与关键软件(信创)、合成生物学、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加快建设,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获批,新增市级以上研发机构9家、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8家。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天河超级计算机囊括graph500四大榜单全部第一名,卫星柔性智造中心建成投用,飞腾腾珑e2000芯片实现量产,全自主双100g智能网卡芯片填补国内空白,康希诺全球首款吸入式新冠疫苗获批使用。荣获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22项,90项科技成果获得2021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均创历史最好成绩。创新主体“底盘”不断壮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6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498家,“雏鹰”“瞪羚”和领军(培育)企业超250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4家。海光信息、唯捷创芯等6家企业成功上市,上市公司累计达53家。科技创新机制不断优化。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从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加快建立。试点实行“揭榜挂帅 里程碑”等制度,积极开展企业创新积分制国家级试点,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滨海模式”,成功发行全国首单国有企业“天银渤化科创票据”。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超600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科创中国枢纽城市排名第一。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区、国家级知识产权建设试点园区加快建设,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