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能力有效提升。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巩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成果,持续健全“吹哨报到”“来家坐坐,向您汇报”机制,扎实开展“固定网格员”等活动,基层力量进一步充实。坚持“传统 科技”工作模式,监督整改公共安全隐患267个,违法犯罪警情下降27%,电信诈骗警情下降11.9%,破案率提高18.1%。公安河北分局被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局”,陈炳云同志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妥善化解信访积案238件,越级访人数和批次分别同比下降78.4%和77.4%。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信访维稳任务,实现“六个零”总体目标。
社会保障工作提质增效。高标准实施20项民心工程。新增就业1.65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7万人。加强困难群体、“四失五类”人员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兜底保障,实施社会化关爱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成长计划,发放各类救助和保障资金3.08亿元,惠及43.46万人次。新建10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发放各类助老补贴1100万元。接续做好清水县、玛曲县对口支援合作,扶持光伏能源等51个项目,实现投资5799万元,累计援助资金7670万元,消费帮扶1.74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284%。持续巩固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果。国防动员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红十字会、妇女儿童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年来,我们始终把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责任,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作为第一政治要件,不折不扣贯彻落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政府工作人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一步提高。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8件、政协委员提案101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开展“八五”普法,推出线上智能化“点单式”普法平台。突出观念转变和效率提升,优化区政务协同办公系统,运转效率提升50%。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上下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河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向好态势来之不易。我们深切感受到,河北区取得的每一个新进步,发生的每一点新变化,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区人民顽强拼搏、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区单位和部队,向所有关心支持河北区发展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经济总量小,项目支撑少,增长后劲仍显不足;主导产业聚集效应不突出,产业能级偏低;营商环境对标一流仍有差距,民营经济不够活跃;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一些干部担当和斗争精神不足,能力素质与新发展阶段的要求还不匹配。我们一定直面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关键之年,是加快落实区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之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区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深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突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内在要求,落实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方案任务,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河北的工作目标,扎实做好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体制机制和科技人才支撑能力提升、城区功能和面貌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提升工作,奋力开创河北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左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控等指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落实重大国家战略,融入发展新格局,实施经济实力提升工程
主动服务非首都功能疏解,更好统筹国内国际双循环。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动行动,以强烈机遇意识和主动精神,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对标国家疏解清单,加强与国家电网、中远海运等央企精准对接,既积极承接科技创新资源,又大力引进现代服务业企业和项目,集中力量打造非首都功能疏解标志性成果。积极推进与北京石景山区、中关村科技园等重点区域合作,谋划共建产业园区,集中力量打造高质量非首都功能承接载体。更加主动“走出去、请进来”,放眼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争抢优质资源。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充分发挥意风区资源优势,主动加强与意大利的交流合作,举办中意经贸文化周,吸引更多外资企业来区投资兴业。全年力争引进高质量项目40个,北京项目占比不低于50%。实现国内招商引资到位额104亿元,完成市下达的外资指标任务。
主动服务“双中心”建设,高标准打造“两大商圈”。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引进高水平商业运营团队,推动传统商圈提质升级。充分发挥大意风区龙头增长极辐射带动作用,吸引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设立首店、旗舰店、体验店,打造消费“爆点”。推动“最美书店”钟书阁开业运营,形成文化艺术聚集地。实施宗教产项目提升改造,聚集高端精品零售、品牌潮牌店等人气业态。提升改造一宫花园,引进国际知名数字艺术博物馆。擦亮天津之眼·大悲院商圈文化品牌,构建文商旅融合发展美学示范区,打造城市文化名片。提升改造大悲院、天石舫码头,推动聚源商业广场盘活利用,打造特色消费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