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放合作带动发展提质。借力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平台优势,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国际产能合作,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筹办一批高质量、有影响力的展洽会、论坛等活动,提高城市知名度。落实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和外资企业国民待遇, 让外资愿意来、留得住,切实提升利用外资水平。

  (三)固本强基,在产业优化上攻坚突破。坚持产业强区不动摇,进一步优化结构、提升质态、延展韧性,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坚持以政策赋能产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及接续政策,引领好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打造更多细分行业“单打冠军”“隐形冠军”,力争新增“专精特新”企业8家、“小巨人”企业2家以上。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推动工业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力争新增省级以上智能制造标杆类企业1个以上。全力抓好长安育才、圣泰材料上市培育,确保新增1家上市公司。实施规上企业“引育”计划,力争新增规上企业10家以上。

  坚持以创新赋能产业发展。滚动实施重点技改项目50个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以上。持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经纪人”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发挥政府科技资金的激励作用和倍增效应,引导全社会加大科技投入,力争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2%。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落实好百名行业名家重点支持计划,持续开展“名家领航”系列活动,深化校地合作,加大急需紧缺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引进一批符合我区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

  坚持以质量赋能产业发展。以装备制造产业园龙头企业为载体,以重点区域质量提升和争创省政府质量奖为突破,统筹力量,鼓励帮扶企业积极参与国家、行业、地方、团体标准制修订,组织符合条件企业申报省、市标准化资助,争取在优势龙头企业、优秀民营企业中培育和推荐1-2个企业标准“领跑者”。力争培育4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3个驰名商标。

  (四)以文赋能,在三产发展上攻坚突破。充分发挥文旅产业产业链条长、关联度高、资源消耗小、综合效益好的优势,大力度推进文旅创新,带动全区现代服务业发展。

  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实施“城市记忆”和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做好清明桥遗址公园和“苏味道墓”美丽乡村文旅片区建设,接续做好“苏东坡祖籍纪念馆”风情片区建设,今年要确保效果初显,让传统文化在美丽栾城建设中赋予现代功能。积极推进文庙片区建设,抓好“栾城集”伴手礼馆建设推广,唱响富硒栾城品牌。加快动漫小镇建设,推进产城融合,提升区域文化能级。创新方式办好“三苏祖籍”文化节,精心策划“旅游 ”系列活动,引导各板块加强特色挖掘,推动各个景点各美其美、美美相连,提升栾城知名度、美誉度。

  统筹现代服务业发展。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倍增行动,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楼宇经济和文化旅游业,培育壮大金融服务业、电商物流业等产业。创新消费场景,稳定传统消费,开展新一轮促销活动,持续恢复和扩大消费。升级“古栾水镇”特色商业街区建设,谋划引进大型商业综合体、知名商超和酒店,积极推动国际品牌商家入驻,打造一批核心商圈和特色街区。年内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6家以上。

  (五)精雕细琢,在城市建设上攻坚突破。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进一步优化城市建设经营理念,系统谋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加快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城市发展。认真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深入开展栾城分区规划等系列规划编制,高水平制定城区控规详规和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强化城市风貌塑造,构建流畅优美的城市天际线,让蓝绿交织、明净包容成为栾城的鲜明标识。

  以高质量建设塑造城市面貌。蹄疾步稳推进建华大街南延及东南三环片区综合开发,精心谋划推进好仓宁路、建华大街配套路网建设。高标准推进刘固庄等四个片区建设步伐,抓好15个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体检项目,打造更多精品工程和示范样板。持续实施城市美化工程,深入开展主街主路整治提升和精品街道创建工作,持续高品质推进彩色步道和口袋公园建设。进一步加强停车场建设和管理,强力推进城区内涝积水路段整治,适度超前规划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积极对接复兴大街互联互通工程,持续抓好新开街北延、泰安街北延等项目后期建设,让群众出行更加便利。

  以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品质。深入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市政设施养护、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园林园艺等工作,让城市更靓丽。加大对占道经营、不合格电动车、不规范围挡的整治力度,着力破解管理难题。加强基层综合执法,健全违法违规建设治理长效机制,有效消除违法违规行为。

  (六)聚焦聚力,在乡村振兴上攻坚突破。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瞄准短板弱项,精准发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壮大现代农业。守牢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抓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分别达到48万亩、4.46亿斤以上,蔬菜总产量6万吨以上。聚焦全域富硒独特优势,集中打造富硒农产品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突出适度规模经营,持续打造一批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增新型经营主体合作社、家庭农场55家以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678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