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市精细治理水平。全面升级“城市大脑”,完善城市治理“一张图”,实现城市运行“一屏统览”、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强化“大城管”,推广“大共治”,加快基层治理由“社区”向“小区”延伸,持续开展物业服务提升行动,推深做实生活垃圾分类,提高业主自治和物业管理水平,创建和美小区140个。全面完成小区二次供水、消防无水小区治理任务,实现“难安置”动态清零,完成供电自建自管小区改造任务80%以上。深化打通半截路、治理拥堵点、增设停车位专项行动,优化智慧交通管理,提升城市通勤效能。

  (六)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锚定建设农业强市,深入实施“千万工程”,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抓牢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建立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新增耕地2.5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40万亩。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粮食面积稳定790万亩、产量300万吨左右。加快“种业之都”建设,打造江淮种业产业园,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品种3个以上,种业销售额增长10%以上,保持全国领先。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设施蔬菜面积44万亩,畜牧业规模化养殖占比88%。

  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头尾经济”,实施农业千亿产业集群“8526”行动,力争培育百亿企业1家,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40个,新增200亿产业链1个,农产品加工产值超2000亿元。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收入增长20%左右。智慧农业谷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90%,农业科技化、机械化、智慧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大力推进乡村建设。实施农村道路提标改造工程,完善农村物流设施,实现村级寄递综合服务站全覆盖,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增长10%以上。加快农村电网、小水厂、小水利等改造,提高自来水普及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治理能力。创建省级文明村镇43个,打造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14个、和美乡村中心村32个、美丽宜居自然村700个。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超前谋划过渡期后帮扶机制,建立易返贫致贫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工具箱”。促进更多脱贫劳动力就近就地稳定就业,确保脱贫人口收入增速高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完善联农带农富农机制,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发展。深化市县开发区合作共建,加强“优势互补、链式配套”,提质扩量6个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支持长丰(双凤)经开区、肥西经开区争创国家级。做大做强农村集体经济,经济强村占比提升至80%以上。深入实施县域“两千一百”行动,新增百亿工业企业1~2个,肥西百强县位次前移,肥东、长丰迈入千亿县,庐江、巢湖力争进入全国百强。

  (七)全力推动“生态合肥”建设,打造美丽中国示范样板。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巢湖“最好名片”,努力将生态优势更多转化为发展优势。

  实施新一轮巢湖综合治理。深入推进碧水、安澜、富民“三大工程”,全面完成“山水工程”,建成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巢湖全湖水质更长时间保持ⅲ类。深入开展面源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持续降低巢湖流域化肥、农药使用量,提升环湖乡镇污水处理设施使用效率。科学配套沿湖生态休闲设施,让百姓拥湖、近湖、更能亲湖。

  持续强化污染防治攻坚。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重污染天气攻坚行动,空气质量保持国家二级标准。全面完成排污口溯源,动态清零农村黑臭水体,南淝河水质力争稳定ⅲ类,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90%以上。持续开展“绿盾”专项行动,完成氯碱化工污染地块修复。高质量整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深化“无废城市”建设,争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

  全面提升园林绿化水平。完成营造林11.1万亩,新建改造绿地600万平方米、绿道100公里。新增公园游园40个,增加文体休憩设施,让公园更有“生活味”。办好第三届国际森林城市大会,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做响苗交会品牌,打造科技赋能线上线下苗交盛会。完善骆岗公园服务功能,高水平建设锦绣湖片区、生态体验区,精心打造文旅新地标、生态新高地。

  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稳妥推进“碳达峰十大行动”,深化长丰能源改革试点,开展分布式光伏参与绿电交易试点,稳步提升绿电消费比重。深入实施“一企一策”节能降碳诊断行动,开展重点企业用能权进场交易,创建一批绿色工厂、“零碳示范工厂”。实施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行动,探索碳足迹追溯、碳评估管理、碳排放统计,深化国家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全面提升绿色建筑水平。推广“碳普惠”应用场景,创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让绿色低碳生活成为新时尚。

  (八)全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彰显包容创新城市魅力。更加重视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让科创名城、文化之城相得益彰,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大力发展文体事业。优化文体设施布局,开工建设高新体育中心、蜀山工人文化宫等项目,新增健身步道150公里、全民健身场所400个。培育引进文化人才,支持创作文艺精品,力争国家级奖项取得新突破。办好中国曲艺牡丹奖合肥赛区比赛,组织戏曲展演、小品大赛,培育引进更多优秀文化、文艺演出。精心打造文化品牌,加强文物和古镇古村保护利用,更大力度传承和弘扬包公文化、红色文化、创新文化,以文化之脉滋养城市气韵,以文化之魂激发城市力量。精心举办市第十三届运动会、合肥马拉松、环巢湖自行车赛等赛事,争创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1024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