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6日在阜阳市颍东区第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区人民政府区长 刘 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阜城副中心”战略定位、“十个区域性强区”奋斗目标,全力稳增长、促发展、防风险、惠民生,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颍东迈出坚实步伐。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3亿元、增长6.7%,增速连续7个季度高于全省、全市。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兴产业、拼经济,发展势头向上向好。
主导产业量质齐升。深入实施制造业“倍增”和二产“提质扩量增效”行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2%,工业化率达到41.7%,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到36.6%,获评全省“制造业发展增速10快区”,工业强区驶入“快车道”。化工新材料、绿色食品、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完成产值204.6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达83%,总投资30亿元的年产25万吨智慧化乳制品中央工厂开工建设,年产40万吨尼龙66新材料项目加快实施,年产60万吨瓶级聚酯、年产30万吨高性能酚醛树脂、年产20万吨聚苯乙烯等项目建成运营,液氢产能全省第1、酚醛树脂产能全国第2、吗啉生产规模亚洲第1、二甘醇胺填补了国内空白。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4.1亿元,增长26.9%、全市第1。新增“四上”企业47家、专精特新企业12家、冠军企业1家,昊源化工连续两年上榜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入选安徽省新材料产业十强企业。
园区平台提档扩容。开发区“管委会 公司”改革深入推进,集中供热项目一期建成试运行,出让“标准地”484亩,盘活低效用地520亩,工业用地“拿地即开工”顺利实现,获评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达13.8万元、增长68.3%,全市唯一入选省级经济开发区亩均效益“领跑者”前20强榜单。化工园区四至范围征迁、封闭化管理等重点任务顺利完成,普货码头建成使用,双回路供电设施园区企业全覆盖,危化码头、污水处理厂二期等项目加快推进,智慧化管控平台建成运行,创建较低安全风险等级园区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复核,全省首批、全市唯一。
项目建设支撑有力。大力开展项目谋划提质、项目建设提速行动,实施省级重点项目83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7个月位居全市前3,建安投资增速全市第1、民间投资增速全市第2。强力推进工业投资百亿计划,工业投资增长63.2%、全市第2,占固投比重达45.1%、提高了18.6个百分点,投资结构更趋优化;制造业投资增长47.2%、全市第3;技改投资增长51.8%、全市第3,总量占全市近30%。召开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星期六会商会51次,解决问题196个,争取政策性资金7.6亿元,总投资20亿元的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总投资5亿元的液氢工厂示范基地等38个省级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13亿元的现代产业基地等45个项目加快建设,总投资28亿元的年产30万吨合成氨40万吨尿素等16个项目建成竣工。
(二)提品质、增活力,阜城副中心破题起势。
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35个,完成投资56亿元、总量阜城第1,全市唯一入选省“整县推进”基础设施专项试点区。十八里河西路、工贸路等11条道路开工建设,忠武路等4条道路及汽车东站新站建成,东北大外环完成建设35公里,火车站交通枢纽提升改造工程加快实施,交通网络更加通畅。幼儿师专岳家湖校区、双创孵化中心、金融中心加快实施,体育中心一期即将投用、二期开工建设,市肿瘤医院新区、市驾考中心竣工,公交家属院等3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建成城市阅读空间4个、“口袋公园”2个,新增工会驿站72个、充电桩772个、车位近3000个,公共服务进一步满足群众需求。新增省级“皖美红色物业”示范小区2个,“护学岗”深受群众好评,市容环卫、拆违控违和数字化城管考评连续7年位居全市第1。
消费需求更加旺盛。举办岳家湖产品博览会、电商直播带货大赛、年货节等活动20余场,发放消费券370万元,拉动消费超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3%,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8.2%、全市第2、连续26个月居全市前3。授权品牌小吃经营门店162家,爱情海、东街等美食街建成运营,皖美手抓饼、品滋味糕点、瓦大番茄、插花牛肉汤等颍东特色品牌畅销市场。皖北乳制品供应链产业园开工建设,网易皖北协同创新中心落地实施。新增电商经营主体26家、省级农村电商品牌1个,网络销售额超21亿元,增长76.4%、全市第3。新华街道获评省级“电商强镇”。文旅市场加速恢复,旅游接待112.6万人次,实现收入2.8亿元,分别增长85.6%、56.3%。
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扎实推进“1 1 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成效明显。pm2.5平均浓度下降4.3%,空气优良率提高到79.3%、全市第1;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治理28条,国考断面水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森林村庄3个,茨淮新河、颍河防护林入选省林业碳汇试点项目库,区林业局获评全省推行林长制先进集体。“河湖长 检察长 警长”工作机制全面推行,累计建成省级幸福河湖3条,节水宣传工作获水利部通报表扬。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7.4万千瓦、累计达27.8万千瓦,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
(三)抓衔接、促振兴,和美乡村谱写新篇。
现代农业转型加快。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种粮大户徐淙祥的重要回信指示,大力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新建及改造高标准农田3万亩、累计建成53.4万亩、占比达88%,实施小麦托管服务1.16万亩,获评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优秀农情基点县”,粮食总产量7.2亿斤,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大力实施绿色食品产业“双百亿”计划,安徽新牧“一站一场一中心”、同福大健康食品城加快实施,福润年产1.7万吨肉类预制菜项目投产,绿色食品全产业链产值达85.5亿元。新增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家、累计达14家,面向长三角地区销售农产品31亿元。新增国家级示范农民合作社1家、省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1个、“两品一标”农产品22个,瓦大番茄省级种质资源保护库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