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建设精致城市。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聚焦“东融、西提、南延、北扩、中优”城市发展战略,编制完成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专项规划,以规划引领城市发展。深入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将“青春”元素融入城市功能和布局,吸引更多青年人集聚庆云、扎根庆云。持续开展城市更新。加快盛世祥龙二期、金山名苑东区等安置区建设,完成东西胡岭、洼于、窦家、前官、慈家1622户群众安置,启动任店村、成德路片区棚户区改造,加快人防基本指挥所建设,争取小都变电站等重点项目竣工使用。打造外联内畅路网。配合做好津潍高铁、庆章高速等项目建设,实施祥云大道、成德路、开元大街等道路延伸和配套工程,完成城南商贸片区路网、祥云北路、中心街南延等道路排水工程,全力打通交通“大动脉”、畅通县域“内循环”。
二是建设精细城市。提升物业服务水平。深化“齐鲁红色物业”建设,力争物业企业党组织和业委会覆盖率达到100%。加强物业管理服务监管,整顿和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有效维护业主合法权益。提升智慧应用水平。推动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发展,打造智慧应用场景,加快建设智慧社区,建成智慧城市综合运行管理平台、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县级节点,高标准通过四星级智慧城市终期验收。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扎实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持续提升城乡环卫水平。强化违规停车、“门前五包”、文明出行等秩序治理,全力营造整洁、规范、文明、有序的城市发展环境。
三是建设精美城市。持续提升生态品质。深入开展三年绿化提升工程,对北海公园进行提升改造,规划建设4处公园绿地、11处景观提升工程,完成绿化面积650亩,全力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国家园林城市。持续提升生活品质。完成城镇居民供水“一户一表”改造,建设新型3d生态水质净化综合体、6处乡镇污水处理站、132千米污水管网,开展清水河、玉水河河道综合治理,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确保空气质量综合指标稳居全市前列。
(四)坚持以多元融合为方向,持续开展提档升级行动,全力激发服务产业新活力。依托自身产业基础、文化底蕴、资源禀赋,找准结合点,突破关键点,主动融入“双循环”格局,着力培育经济新的增长极。
一是培塑商贸新优势。加快转型发展。规划建设智慧商贸新城,加快中庆时代广场、跨境电商创业园等项目建设,争取海淘城智慧仓储中心、中庆国际智慧物流园等项目投入运营,全力建设物流贸易集散中心、商业消费集聚中心。培育市场主体。围绕建设区域直播电商双创中心,制定电商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谋划建设电商“云仓”,着力打造“前店后仓”发展新模式。实施“村红村播”计划,引导优势村镇争创淘宝村镇,力争培育标杆性、示范性电商直播主体10家,全县电商网络零售额超过20亿元。发展会展经济。推广“市场 电商 会展”模式,依托金融器材、电力装备、加油站产业等资源,谋划举办各类展会活动,建设区域会展服务中心,全力打造立足省会经济圈、融入京津冀、辐射全国的商业新地标。
二是擦亮文旅新名片。做好提升文章。开展文旅资源普查,引进旅游运营管理团队,围绕“四季”需求打造旅游产品,推动庆云宫、月亮城堡等项目转型升级,努力让“老景区”焕发新活力。做好提质文章。推进金山景区、祥云文旅综合体、两河四岸度假区等项目建设,办好水发田园牡丹花会、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等活动。深化拓展文明实践中心,加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争取打造20个文化阵地示范点。
三是打造康养新高地。发展康养事业。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和健身需求。探索开展“社工 照护员 n”社会化照料服务,规划新建县级敬老院1处,推动社区养老健康发展。发展康养产业。推广“医养互转、康护一体”模式,用好中医“良医巷”、颐康智慧产业综合体等特色资源,打造“八极故里、康养福地”公共地域品牌,吸引周边县市养老需求人群,着力构建集健康娱乐、养生度假等于一体的健康养生养老体系。
(五)坚持以乡村振兴为抓手,持续加大“三农”工作力度,全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五大振兴”,加快补上“三农”短板,全力夯实“三农”基础,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是倾力发展现代农业。做强园区经济。加快农产品(食品)加工产业园建设,规范运营水发渤海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积极招引预制菜、休闲食品、复合调味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全力打造三产交叉融合、互促共进的农业“新六产”。支持各乡镇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建设产业园区,做强特色产业,把产业增值环节更多留给乡镇。做好土地保障。抓好农村“三类地”开发利用,加快推进尚堂镇、严务乡、徐园子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争取新增耕地1500亩。积极开展盐碱地改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推广实施600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做优数字农业。坚持数字赋能农业发展,拓展“智慧 农业”覆盖范围,着力打造“核心区示范、辐射区推广、带动区建设”数字农业发展新模式。
二是全力建设美丽乡村。实施驻地提升行动。支持有条件乡镇系统谋划,实施小增减挂钩项目,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深入推进“双镇百村”建设,着力解决管理薄弱、设施滞后、特色缺失等问题,持续增强驻地吸引力和承载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新建改造供电线路82.9公里、农村道路80公里,建设美丽幸福河湖12条,打造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个。实施服务提质行动。加大资源投入和配置力度,不断优化行政审批、寄递物流、商贸购物、住宿餐饮等服务配套,让群众不出村、不离镇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