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2日在江城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上
阳江市江城区人民政府区长 梁小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我们坚持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全年工作的主线,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上狠下功夫,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江城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过去一年,是江城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经济下行、疫情反复等多重冲击,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贯彻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按照省委工作部署和市委“123 n”工作安排及区委“四大体系”建设,坚决打赢多轮本地疫情歼灭战,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坚持抓总量提质量,经济发展企稳向好
经济运行顶压增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9.1亿元,增长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0.78亿元,增长3.3%,增速居全市首位;农业生产总值49.45亿元,增长0.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8亿元,可比增长2.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万元,增长4.8%;存款余额905.2亿元,增长16.0%;贷款余额1009.4亿元,增长17.3%。三次产业比调整为8.4:18.9:72.7。
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深入实施项目建设攻坚行动,落实区领导挂点联系推动重点项目工作制度,项目推进效率不断提高。成功举办2场重大项目现场会,集中签约动工竣工项目109个,总投资241亿元。全区4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3.5亿元,完成年度任务117.5%。万洋众创城、固废处理环境园、区人民医院、30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发电等11个项目年度投资超亿元以上。大度金属家具制品、海联厨业制品等25个项目动工建设,酷鼠精酿啤酒、高峰金属塑料等29个项目建成投产。
工业规模持续壮大。坚持“工业立区”不动摇,工业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巩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18.12亿元,完成工业投资17.4亿元,增长61.2%,增速居全市首位。新引进工业项目71个,投资总额131.6亿元。培育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家、产值超亿元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英格电气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二、坚持抓招商筑平台,产业集聚逐步增强
精准招商效果明显。招商工作体系日益完善,制定实施产业招商引资奖励实施细则和优惠办法等扶持政策,成立区招商组实行驻点招商。立足四大支柱产业和四大战略新兴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行业招商,引进一批链条型、龙头型项目。新引进项目121个,投资总额178亿元,其中超亿元以上项目14个、超10亿元以上项目5个。
园区建设扎实推进。争取市对园区规划审批权限的下放,产业规划布局拓展优化,集聚力和承载力不断增强。安排债券资金7亿元投入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成智慧园区安防平台,实施美化亮化绿化工程。环保园污水处理厂建设扎实推进,完成园区市政道路5.1公里,园区开发“七通一平”配套全覆盖。深入开展“双处置”行动,稳妥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73.8万平方米、闲置土地60万平方米,新增建设用地指标79.6万平方米、开发园区产业用地53.9万平方米。挂牌出让园区土地10宗20.5万平方米,划拨供地14宗165万平方米。
产业培育步伐加快。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优势产业集群持续发展壮大。先进装备、五金制品、高分子材料、食品加工四大产业集群实现工业产值67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58%。新兴战略产业加速发展,签约引进50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发电、网驿智造科技港等一批新能源、智能家电制造项目。数字赋能蓄势发力,金恒达化妆工具、新和兴食品、天骄家庭用品等6家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三、坚持抓外贸稳外资,消费活力不断迸发
惠企政策全面落实。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开展企业集中服务月活动,累计减缓退税9亿多元,办理留抵退税2.66亿元,惠及市场主体1.68万户。及时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发放企业技术改造、产业共建、上规奖补等扶持资金1212万元。妥善解决园区开发建设历史遗留问题,退还企业意向金1005万元。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激发,新办企业3407家、个体户8978户。
外贸外资平稳发展。多措并举抓外贸促外资,引导企业大力开拓新兴市场,促进中小企业贸易投融资便利化。培育外贸企业新骨干,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20家,进出口总额79.12亿元,同比增长0.9%。瞄准制造业项目等产业,加大外资企业招引力度,推动外资企业增资扩产和技术改造。新引进外资项目8个,合同利用外资152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60万美元。
消费市场持续回暖。贯彻落实市“服务业44条”“促消费23条”,线上线下双向发力。繁荣夜间经济,打造特色街区2条、网红打卡点2个。精准发放惠民消费券,落实购置补贴等激励政策,稳定汽车等大宗商品销售。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29.82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商品零售5.42亿元,增长654%。引导99家商贸大企业开展促销活动,共核销0.2亿多元,撬动消费1.34亿元,综合拉动比6.5倍,推动消费有效回升。
四、坚持抓基础提品质,宜居环境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