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和疫情防控形势,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各项决策,全面落实区“三会”部署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区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效,较好完成了区二届人大第六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202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18.26亿元,增长8.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达到10.01亿元,增长21.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78.1亿元,增长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4.4亿元,增长18.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0687元、22306元,分别增长8.6%、10.6%。
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持续开展“产业发展”攻坚,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6.1:44.9:39。工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威马汽车、中南高科等108个工业项目加快推进,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11户,完成工业总产值368.5亿元,同比增长25.98%。工业园区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银河化学入选“全省制造业百强榜”,好医生药业上榜“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新一美生物被认定为“瞪羚企业”[1],同一热能等6户企业被认定为国、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爱创科技获批国家第二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企业。服务业发展势头持续向好,汇星广场、中宏建材博览中心竣工投运,洋马路入选全省特色商业步行街改造试点提升项目,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增速9.62%。罗浮山温泉康养小镇一期全面完工,桑枣镇齐心村获评天府旅游名村,安州成功创建全省第三批全域旅游示范区。电子商务整体应用水平持续提升,完成电子商务交易额107.58亿元。农业保持平稳发展,成功争取新一轮国家制种大县奖励资金每年3000万元,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6.5万吨,完成出栏生猪17万头。全区农业园区面积达到15万亩,秀水镇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实现一产增加值增速7.6%。
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坚持以重点项目建设引领发展,88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6.42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3.34%。项目招引实现新突破,火山引擎全国首个区域总部正式落户安州,成功引进中油北斗智慧物流产业总部基地、捷强装备等亿元项目13个,全年到位国内省外资金95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5.7%。全力加强对上争取,全年争取资金31亿元,新争取央省预算内项目、一般债项目、专项债项目125个。坚持向改革要动力,114项年度重点改革任务有序推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40余项典型经验被央省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成125项行政许可事项划转,全年净增市场主体2600余户,同比增长10.19%。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量质双提升行动,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20亿元,同比增长31%。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户、科技型中小企业102户、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1户。jmrh“军工三证”[2]企业实现零的突破。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能级提升攻坚行动推进有力,40个城市能级提升项目全年完成投资19.53亿元。马鞍大道北段、美丽街角等项目建成投用,河东新区开发加速成型成势。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新建5g基站129个,城区和乡镇场镇实现5g网络全覆盖。深化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成果,秀水镇、塔水镇入选全省百强中心镇候选名单。新开工乡镇危旧房棚户区改造459户。公开招标采购安置房2100套,建成安置房600套,拆迁群众安置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实施新一轮交通攻坚大会战,s418线、罗浮山温泉康养小镇环线公路、g247线、永安路专项维修等项目建成通车,全年完成投资5.5亿元。成兰铁路跃龙门隧道左线贯通,安州站站前广场全面开工,对外开放大通道建设取得新的突破。积极推进国家“四好农村路”[3]创建,新增乡村公交8条,完成示范公路建设50公里。
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出台“1 6 n”乡村振兴规划[4],投入支持乡村振兴资金5.4亿元,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功创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有序推进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全年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家,辉达粮油获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深入开展全省农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试点,全区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到81.2%。大力推进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适度规模以上农村土地流转达到13.7万亩。启动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和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分别达到85%、100%。实施新勘堰取水枢纽“8.11”水毁灾后重建、村容村貌环境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等13个农村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8.08亿元,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民生事业全面进步。43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民生资金投入21.8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5.2%。社会保障更加稳定。城镇新增就业502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3%。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生活救助等困难群众救助资金5400余万元。支付社会保险待遇11.86亿元,全区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达到80万人次。教育发展更加均衡。新增学前教育公办学位1260个,“入公办园难,入好的民办园贵”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义务教育阶段56人以上大班额得到有效控制,高考本科连续八年硬上线超千人。医疗保障更加完善。区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甲医院,区第二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二甲医院,顺利通过全省健康促进区验收。疫情防控有力有序,全人群疫苗接种覆盖率达到85.83%。文化事业不断繁荣,区文化馆成功通过国家“一级馆”复评,桑枣镇获评“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安州先后56次亮相央视舞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持续好转,顺利通过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平方公里,获评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0.21%。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黄土镇获评“四川省安全社区”,安州高分通过全省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县跟踪评估。加快平安安州建设,花荄派出所被命名为全国第二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花城管家”治理模式入围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全区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