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4年1月9日在昭通市第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 长 杨承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推进“六大战略”、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苦干实干,攻坚克难,顶住了下行压力,稳住了经济大盘,守住了风险底线,昭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这一年,我们干中求进,取得了发展新成效。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内部转型阵痛、要素制约凸显等多重困难挑战,推动经济强劲恢复、强力回升、稳定向好,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一百亿元,达到105.9亿元。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3%、8.3%左右。

  这一年,我们接力奋进,迈出了振兴新步伐。脱贫成果持续巩固。创新实施提升衔接资金使用效益“十二条措施”和“昭通惠民保”,完成农危改和农房抗震改造2.5万户,彻底消灭纯水窖供水,“三类对象”风险消除率达71.6%。群众收入持续增加。脱贫户和“三类对象”人均纯收入增长16.8%、全省第一,8500元以下且有劳动能力的家庭动态清零。全国促进脱贫人口增收现场会在昭通召开,充分肯定昭通经验做法。示范建设持续提速。成功打造12个乡村振兴示范点,累计建成43个农旅融合示范村庄,彝良“云中苗寨”被国家乡村振兴局誉为“脱贫巩固的典范、乡村振兴的示范”。帮扶协作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全面拓展,消费协作等领域成效突出。

  这一年,我们加力上进,壮大了产业新动能。现代农业加速发展。天麻列入“药食同源”物质目录,“大关筇竹笋”成功申报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昭通荣获“中国高原苹果之城”称号。新增省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2家,全市农业综合产值达到1200亿元。新型工业加速壮大。新增新能源装机104万千瓦,全年发电量达到836亿度,稳居全省第一。旗滨光伏玻璃、合盛硅业水电硅、新安化工工业硅等项目加快推进,杜氏集团凤彝硅、上海友升汽车轻量化合金等项目落地昭通。镇雄磷矿探矿权加快出让,云南盈和磷酸铁锂项目建成投产。现代服务业加速升级。文旅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全面启动,国家文化公园(昭通段)建设稳步推进,大山包景区纳入全省十大世界级景区规划,昭通古城保护提升全面加强。“金融入昭”不断深化。“昭通小肉串”火爆出圈。

  这一年,我们稳步前进,加强了基础新支撑。综合交通持续发力。渝昆高铁(昭通段)加快建设。叙毕铁路(昭通段)建成通车。水富港铁路专用线投入使用。昭通机场迁建不断加速。大永、镇七(昭通段)等在建高速有力推进,都香高速昭通境内全线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昭阳区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现代水网继续加力。12座水库下闸蓄水,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有力推进,水利投资再创新高。能源通信接续用力。500千伏鹤城变、荣兴变二期等重点电网工程建成投用。页岩气勘探开发有力推进。通讯网络深度覆盖,重点场所5g网络通达率达100%。

  这一年,我们双向并进,实现了城乡新发展。规划体系更加完善。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完成编制。1149个村庄规划完成审批。城市格局更加优化。昭阳区靖安镇划归大关县管辖获得批复,昭鲁靖“一城三区”城市格局和昭鲁一体化“4 2”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城乡发展更加协调。中心城市三条生态河道治理、十大公园、润昭引水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元宝山城市体育公园建成开园。创建国家卫生县城3个、省级卫生县城8个。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99个。实施6731户2.6万人地灾避险搬迁,大关县城避险搬迁加快启动。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村庄清洁行动深入开展,村容村貌显著提升。

  这一年,我们循序渐进,增进了民生新福祉。就业创业提质增效。成功举办第六届“赢在昭通”创新创业大赛。新增城镇就业3.15万人。教育事业提速发展。把最好的资源支持教育,经费投入只增不减、资源配置有求必应、教育改革能快则快。新建改扩建学校162所、新增学位5.3万个。省一级高中实现全覆盖,高考一本上线率提升2.4个百分点。昭通职业学院如期招生办学。卫生健康提优进位。用最大的力度守护健康,滇东北中心医院新增床位1000张,市传染病医院等3家医院建成投用。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大中型安置区实现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10件民生实事全部办结。

  这一年,我们系统推进,筑牢了生态新屏障。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有力推进。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全省第三。威信县建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赤水河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50个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首次全部达到100%。城乡绿美“十大专项行动”“十大示范项目”有力推进,建成绿美高速公路廊道100公里、省级绿美校园3所。竹产业面积达到628.8万亩,“绿色生态”成为老百姓的“幸福不动产”。

  这一年,我们变中有进,激发了改革新活力。坚持先有产业后配矿权,建立市级储备土地制度,实行土地开发整理市级统筹,土地资源管理更加规范。坚持国有企业重大投融资提级决策,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水利项目建设,成立市医疗投资公司、市教育投资公司,投融资改革不断深化。乡镇(街道)赋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改革有力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净增经营主体6万户、同比增长39.5%,云南中晟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完成省外产业招商到位资金492.7亿元,同比增长17.3%。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997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