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优化城市布局,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

  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围绕“创新创业孵化区、协调融合中心区、绿色美丽生态区、开放转型集聚区、幸福共享样板区”五个发展定位,充分发挥弋江区在“双高”资源集聚、教育体育会展医疗资源相对集中、水系资源丰富等资源优势,构建发挥“一核、两翼、三片区、一圈廊 x”城市空间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科学规划城市空间

  构建“一核、两翼、三片区、一圈廊 x”的城市空间发展新格局。

  “一核”。两高融合发展核,为高新区和高教园区融合集聚发展区,是城市发展的赋能核心,聚集企业、高校、人才、技术、资金、平台等发展关键要素,带动全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重点推进研发机构设立和研发平台建设,积极推动企业科研平台申报和升级,利用平台吸引高端人才、科研团队集聚。以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为载体,聚焦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构建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提升平台载体的辐射带动能力。积极支持西电芜湖研究院、安理工材料研究院等合作共建产学研机构及七所本区高校建设,推动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本土化、成果本土化、人才就业本土化、教(学)(科)研(实)训(双)创平台共建共享,推动人才培养孵化和成果转化;支持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院校申报高水平职业大学;支持四大主导产业企业创新研发平台升级和风险融资等。积极利用两高融合发展核,带动西湾园区和南部区域共同提升发展,实现区域联动发展,共同推进创新链、教育链、金融链、产业链、价值链融合发展。

  “两翼”。两翼主要包括高新区南翼(高新区南区)和江北区西湾翼(江北新区西湾园区),是核心区的拓展发展区,“两翼”与“一核”联动协同发展,成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高新区南翼,主要包括高新区南区海创、海螺川崎、中小企业创业园等,是提升全区生态环境和提高全区整体品质的重要区块。完善高新区南区公共基本服务设施,实现以城带乡、以产促农,促进节能环保、康体养老等产业聚集。实现厂区园林化、村庄风景化,大力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推进与文化、养老、生态、旅游业协调融合发展,全面带动乡村振兴发展,提升高新区南区社区生活品质,增强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提升芜湖南站综合枢纽地位,发挥芜湖南站对中心城区和人口集聚的影响,促进弋江区作为中心城区的城市地位提升。加强九华南路、花津南路与205国道之间横向道路建设,完善南区路网通达度。江北新区西湾翼,主要指江北新区西湾园区,是弋江区在大龙湾片区跨江发展的战略要地,主要承接和集聚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微电子及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和节能环保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培育高端制造业集聚。探索国家重点开发地区与限制、禁止开发地区的政府间合作,提供政策支持、产业扶持、资金支持等服务,为主体功能区实践探索限制、禁止开发地区人口转移、财政收入增加提供新的发展模式。以西湾园区土地和产业链为依托,与长三角城市群开发区展开对接合作,吸引相关产业进驻西湾园区。围绕四大主导产业重点引进有潜力、上规模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本土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壮大,积极探索与其他城市展开产业合作。重点承接智能网联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微电子及第三代半导体、节能环保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加强西湾园区路网建设,提高基础建设水平,完善园区开发配套工程。

  “三片区”。“三片区”分别为建成区(二环内),主要是城市功能的完善提升;拓展区(二环与三环之间),主要是城市未来宜居功能的拓展;生态农业涵养区(三环以外),主要是生态保护和都市型农业区。三个片区是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空间上的重要功能片区。建成区:主要服务四大主导产业,是实现产业创新驱动所需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流通的主要集聚区,全面承接高端商务、时尚文化、休闲旅游和滨江宜居服等核心功能。着眼引领城市中远期扩张方向,重视沿轨道交通线发展,发挥轨道交通对城市土地利用、产业布局优化和人口合理分布的导向作用,有序疏解和承接芜湖市中心城区功能。盘活闲置楼宇发展楼宇经济,大力推动金融业、会展业和商贸服务业的集聚发展,服务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化空间布局,打造体育健康、会展、特色诊疗集聚区;完成升级和改造老旧小区、安置小区、农贸市场等,促进城区面貌提升。拓展区:主要建成区以东,二环与三环之间区域,是未来弋江区产业发展重要预留发展空间之一,依托瑞丰商博城、大地蔬菜批发市场、麦德龙超市等现代物流企业,壮大和集聚更多相关产业,促进现代商贸物流圈的形成和发展,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为市民和人才提供高品质生活性服务业。生态农业涵养区:主要包括十里江湾以西沿江湿地、城南圩、芜湖南站以南、“三湖一坝”、凤凰山矿坑等。重点生态修复治理“三湖一坝”“三山一圩”(白马山、马头山、凤凰山、城南圩)和废弃矿坑,打造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的城区治理典范,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推动生态、养老、文化、旅游、节能环保等产业协调和融合发展,促进都市乡村新经济、新业态、新消费的形成。

  “一圈廊”。一圈廊为“十里江湾-青弋江-荆山河-漳河”水利设施风景廊环,用一条绿色生态圈廊,将“一核、两翼、三片区”合围成整体。以滨江“十里江湾”两边湿地环境为着力点,串联和带动青弋江、荆山河和漳河的堤坝两侧湿地生态环境。形成水在城中、水绕城清、城依水兴、四水绕城的都市生态发展格局,打造成国家级水利设施风景廊道建设先行区。推动水利设施风景廊环建设,促进文化、旅游和生态融合发展。

  “x”。“x”由多点位城市功能特色集聚区构成,主要包括松鼠小镇、金鹰商贸圈、现代商贸物流圈、特色诊疗集聚区、体育健康集聚区、会展集聚区等。重点集聚高端商贸、特色诊疗、文化体育、会展、生态农业旅游等,是共同打造魅力弋江的多点发力增长极。

  第二节 提升基础设施能级

  持续改善城市老旧小区、安置小区和农贸市场,促进城市旧貌推陈出新;打造特色街区,释放城区魅力;挖掘城市资源,发挥全区体育、教育、医疗、年青等优势,重点加强城市健身空间、医疗空间、教育空间建设,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率,激发城区发展活力;发展夜间经济,完善城市功能配套设施服务;优化城市路网建设,促进城市资源要素自由流动;重视城市排污、排水等“城市里子”,促进城市机体吐故纳新。

  持续改善城市旧貌。老旧小区、安置小区和背街巷道改造内容以“清单”方式提供给社区,自主选择改造提升内容,着重改造完善公建配套和基础服务设施,适度提升建筑本体和小区环境,增设电梯、楼体绿化和节能改造等设施。建立由区政府统筹、街道组织、社区实施、居民参与多元改造工作机制,建立试点、探索和全面推广的工作步骤。建立健全物业管理长效机制,支持老旧小区和安置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发挥党员、志愿者在改造中的重要作用。协调老旧小区、安置小区改造空间与城市风貌之间关系,加强小区外立面与协调城市文脉相联系。探索引入社会力量,建立创新性的老旧小区投资、融资模式,提供专业配套服务,催生相关产业发展。改造提升农贸市场在灯光照明、通风换气、排水、垃圾处理、停车场等硬件设施,提供设置休息区和座椅等基础设施,设立符合疫情需要的卫生消杀设施。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管理,统筹城乡环卫一体化高质量运行,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进一步优化农贸市场和商业网点的科学布局,合理布局农贸市场和商业网点。

专栏12:城市老旧小区、安置小区和住宅配套项目

拆改并举项目,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火龙岗北安置区廉租房装修工程项目,高新区南区配套住宅项目,高新区南区配套住宅项目外水外电等配套附属工程项目,政府性投资项目维修工程,安置小区地下空间改造项目等。

  推动特色街区发展。深耕区域文化特点,发展差异化的夜文化示范街区和休闲娱乐项目,培育、重塑和打造一批特色街区。体育特色商业街。依托奥体中心、会展中心等设施,与临近文化公园和周边街道进行空间资源整合。酒吧特色餐饮街。重新规划设计新时代商业街,搭建消费新场景,引导各类时尚餐饮酒吧集聚,形成有小资情调的酒吧特色餐饮街区。松鼠小镇创意文化示范街区。围绕松鼠小镇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和创意文化产业发展。中央城美食街和德胜广场。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与美食文化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消费街区的青春型、文化性、网红性、品位性的特色,与其他街区形成差异性发展和良性互动。特色诊疗和康养聚集街区。依托中医院、海螺医院等医院打造各自特色诊疗和康养聚集街区。芜湖高铁南站商圈。推动芜湖高铁南站周边地块的商圈化、便利化,打造商业新版块。

  提高夜间经济服务配套。重点围绕十里江湾、德胜广场、中央城财富街、松鼠小镇、银泰城、奥体中心、会展中心、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瑞丰商博城等资源,推动夜间公共交通、夜间停车、夜间步行等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强对重点夜间经济场所的监控。增加全时性营业服务经营类功能,引导“路边摊”摊主在特点时间段和地点段开展服务经营活动,增加相应污水收集和排污渠道。增加座椅、音乐喷泉等夜间景观设施、康体娱乐设施等,塑造人性尺度的夜间活动空间。在火龙、南瑞、白马建设城市公园,建设灯光亮化、美化工程。改造再利用街区空间原有厂房,定期形成集市,提供餐饮场所,增添演出空间,促进城市夜间活力。

  优化城市路网结构。赋能传统基础设施,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智慧交通、智慧泊车、智慧管理系统,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推动“产业弋江”向“城市弋江”迈进。推动“青弋江-荆山河-漳河-十里江湾”水利设施风景廊环建设,加强沿堤村庄的停车场建设和路网建设。谋划利民路和大工山路等道路东扩建设,完善建成区路网骨架,加强东西向干道与三环道路的横向联系。优化城区路网结构,加快规划支二路、仓津地块等开发地块周边路网建设,解决城区交通梗阻,改造提升南关等周边背街巷,推动南瑞元塘路及红花山路、老中山南路的刚改柔工程实施,形成“井”字型的交通路网格局。配套建设好马饮等客运站的次交通枢纽站,继续推进海螺片区路网建设,加快新芜石路、规划纬十三路等周边路网建设,加快大工山路东延、中江大道南延等建设步伐。高标准规划建设西湾园区,将西湾园区建设成为高科技、高能级、高水平的智慧园区。

专栏13:城市市政道路项目

利民路环境提升项目,中山南路刚改柔环境提升项目,新时代商业街刚改柔项目,芜石路周边环境提升项目,南沿河路环境提升项目,新芜石路,文昌东路,规划支二路,高教园区规划支一路,省级民生工程2021年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省级民生工程2021年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火龙街道永善路、荆联路农村公路道路隐患整治工程,白马街道村级道路除险加固,白马街道村级道路修建、拓宽,农村人居环境精品线路工程,新兴路北段,铁路辅道(南沿河路-利民东路),仓津地块规划支路,花津南路地块规划支路,城区支路改造,大营地块规划支路,白马山路东延,西湾园区纬二路,西湾园区经四路,西湾园区经五路,西湾园区纬三路,西湾园区经六路,西湾园区纬一路延伸段,西湾园区经一路延伸段,西湾园区建成区市政设施养护等。

  持续完善城市管网建设。全面完成雨、污混接整治工程,完善污水主管网以及各支管网建设。整治污排水系统,新建及改扩建城区污水、排水管道。继续巩固黑臭水体整治成效,启动全区水环境综合治理活水循环工程。新建纬十三路一期、二期随路建设污水管道,城际南站纬二路随路建设污水管道,新芜石路随路建设污水管道,文昌东路随路建设污水管道,提升水环境质量。建设元亩塘湿地公园,对城南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水质提升,合理利用污水处理厂尾水对水系进行补水,增强水系流动性,实现全流域水体联通、流动。

  实施水利工程建设。开展地下管网改造,科学规划和改造完善城市河道、堤防、水库、排水管网等防洪排涝设施,加强城市防洪体系建设和城市内涝治理。组织力量加强排查夏季防汛重点江堤河坝,重点完成澛港站工程建设项目和石硊圩防洪排涝综合治理提升工程。补齐排涝短板,提升排涝能力,统筹协调城市排水防涝与用地布局、场地竖向、城市防洪、景观绿化、水环境治理等关系,构建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

  第三节 科学推进产城融合

  以改革创新为引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科学推进产城融合和产教融合,加快弋江区高质量转型发展,打造全国产城融合、产教融合发展示范区。

  加强产业融合互动。按照“资源集中、人才集聚、技术集成、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促进主导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互动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高端转型发展,打造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加大存量资产盘活力度,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发挥海螺、奇瑞新能源、三只松鼠、华东光电等企业引领作用,聚集技术、人才、载体、资金等产业要素,形成高端化、高质量的产业集聚。加强芜湖太赫兹工程中心、启迪半导体、华东光电、赛腾微电子、天兵电子等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和配套协作,打造集材料、设备、设计、制程、封测、应用等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条。引导物流、邮政快递、批发零售、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做精做优,加快促进生产效能提高、产品品质优化、服务模式创新,形成特色明显、产业链清晰、服务体系完善的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促进芜湖博高光电科技、华东光电等企业的军工技术与民用产业融合,承接军工体系科技成果转化,引导优势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增强先进技术、产业产品、基础设施等军民共用的协调性。

  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按照“以城带产、以产促城、产城融合、协调发展”的理念,完善以创新创业为引领的产业升级路径,聚焦打造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形成城市建设、产业园区建设、产业链延伸之间的良好互动、齐头并进格局,推动产业功能区精准定位、协同化发展、动态化布局,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宜居宜业现代产业新城。顺应芜湖市中心城区发展重心南移趋势,把弋江区打造成芜湖市的中心城区。培育健康、教育、智慧、文旅、体育等消费领域增长点,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和产业功能板块的高端要素集聚能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大力推进产城融合的新型智慧型和生态型产业社区建设,打造创新和发展平台,形成更好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和新动能。搭建江北新区西湾园区产业发展平台,提升全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坚持建设发展与功能提升并重,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增强城市综合支撑能力,推进成片开发、混合开发、融合开发。

  推动产教融合发展。坚持“项目从行业企业中来,成果回到行业企业中去”的产教融合协作思路,构建以产兴教、以教强业、良性互动的产教融合长效机制,打造产教融合创新实验区。建立健全“两高”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进“两高”对话机制常态化制度化,构建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体系,提高资源配置能力、政策传导能力、发展创新能力以及风险防控能力。通过“选、引、聘、挂”等方式,遴选行业专家、创业校友、实训导师担任大学生创业导师。推动前沿技术研发与转化融合发展、孵化空间共用与共享融合发展、高端人才引进与培育融合发展、金融资本投资与服务融合发展。建立产教互动与创新创业融合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创新创业、产业发展“四位一体”生态体系,实现“两高”科技资源整合。

专栏14:两高融合发展重点工程

加强政策衔接: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特征,创建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环境,加强高新区和高教园区(包括职教园区)政策衔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效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激发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

健全激励制度:整合各相关领域质量发展财政政策,完善质量发展资金多元筹集和保障机制,鼓励和引导更多资金投向质量攻关、质量创新、质量治理、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加强标准质量品牌相关学科专业建设,鼓励企业定向培养和委托培养。鼓励支持企业、社会组织、校企联合建立标准质量品牌教学中心、培训中心、实训基地,加快培养质量发展急需的工匠、技师、技能人才,培育更多的“大国工匠”“弋江工匠”。

  第四节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全面促进城乡资源流动,推动城乡深度融合发展;盘活乡村资源,激活市场化力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补齐薄弱地区发展短板,全面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化农村绿色发展空间,全面推进弋江南乡村振兴。

  全面促进城乡资源流动。放宽城市准入门槛,提高市民化水平,增强消费能力。打开乡门,优化农村营商环境,鼓励市民到农村租地租房经营、创业,引导资金、技术、项目等向农村流动,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激活农村市场。加强在澛港、白马和火龙等街道开展家政服务、养老护理、医院看护、电子商务、餐饮烹饪等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工进城就业。建立临工线上和线下市场,促进街道社区市民与企业临工用工之间临工供需联系,满足临工高峰需求。打通城乡要素自由流通,继续推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进乡村电商提质增效,支持供销合作社、农产品配送企业、快递企业等拓展城乡物流服务网络,密切乡村与社区直接联系。支持商贸服务企业与乡村开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和基地建设,推动家庭农场、农业生产联合体建设。

  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探索火龙、白马、澛港等街道“村改社区”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将土地流转、宅基地置换纳入城乡建设增减挂钩试点范围,确保集体“三资”和农民利益得到保障。推进农村不动产统一登记,明晰农民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产权,使权能归属赋权于民,激励各主体利用好农村土地的各项权能。支持商贸、物流等服务企业与乡村开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和基地建设,推行“龙头企业 合作社 农户”的组织方式,大力推进都市数字农业产业革命,实现物流网、大数据促进农业建链、补链、延长产业链,加快激发农产品商业价值,提高都市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农产品生态安全,提高农民经济效益,推动农村发展新动能。推动农产品特色化、品牌化、绿色化、优质化发展,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机制。打造农村销售公共服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社区发展“淘宝村”。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引导农民利用闲置农房发展民宿和养老等项目。扶持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体验农业、定制农业,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对小农户的带动作用。

  全面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加快补短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工程,将南区纳入全区一体化发展。推动白马和火龙等社区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提升,在升学、招聘等指标上给予更多人事自主权等政策倾斜,促进师资力量交流和轮岗,在名师工作室、优质课比赛、职称评审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鼓励芜湖高职院校、皖南医学院等高校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有文化、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支撑全区医养产业发展壮大,促进新消费,增加就业。全面缩小白马、火龙等街道与主城区之间在水、电、路灯、路网等基础设施之间差距。依托海螺医院和蕾娜范海螺颐养院,加快周边村庄(社区)扩大医疗和养老项目建设,建立小镇居民专属健康档案,鼓励海螺医院与火龙、白马等街道及其社区共建老年养生综合体和高端养老公寓,推动弋江南区健康养老事业发展。大力促进白马、火龙等街道社区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发展,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挖掘铁画、通草画、面塑等非遗文化和民俗节庆,开展群众性节事节庆文化活动,促进乡村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引导非遗文化进校园。

  优化农村绿色发展空间。凸显农村生态环境要素,确保显山露水,有田有林,保护基本农田和生态空间;完善农业功能区划,使山水、江湖、绿野、农林等生态要素更好地发挥城市组团隔离、生态保育、农业生产和景观游憩功能。推动乡村建设风景化、公园化,实现村庄精致化、村道林荫化、庭院花园化。加强文化、旅游、科技与生态融合发展,实施“三湖一坝”水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三山一圩”矿坑修复综合开发,探索在矿坑等自然水体、山体建设城市公园,打造南区美丽后花园。以廊道串联都市郊区农村资源,打造环青弋江-长江(十里江湾)-漳河-荆山河水利设施风景廊环,发展骑行、健步走等户外体育休闲活动。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推动火龙和白马等街道、村两级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农村改厕与污水治理,继续做好“三边三线”环境治理工作。引导农民发展有机农业、观光农业、高效农业等农业现代化,减少农药、化肥等过量使用,提高农村水体生态环境质量。

  第六章 增厚民生福祉,推进社会事业新发展

  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富民惠民安民、推进共同富裕新举措,不断健全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等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完善人的全生命周期民生服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一节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积极推动共同富裕,拓展城乡居民增收渠道,健全政府、企业、居民收入协调增长机制,努力提高居民财产性、劳务性、转移性收入来源,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拓展城乡居民增收渠道。实施就业提升工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定工资性收入。实施财富增值工程,盘活用好集体的各种资源资产,支持发展多种形式股份合作,完善土地经营权、林权、建设用地等交易市场,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实施创业富民工程,发挥创业致富的示范带动效应,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增加居民经营性收入。实施民生普惠工程,加大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适度增加价格补贴,增加居民实际转移性收入。

  完善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出台促进大学生、农民工就业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聚焦“放管服”改革,鼓励和扶持产业转型升级、减轻企业、经营户负担,不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投资营商环境、生产经营环境。提高土地要素市场配置效率,深化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加速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异。建立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以满足消费者需要为宗旨的实体经营体制,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多种多样的利益联结模式。

专栏15: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暖流计划”

特殊群体:针对就业困难群体、失业人员、工伤人员、特困家庭、老弱病残孤等弱势人员和优抚对象,采取扶持就业、完善低保政策和公租房政策、提高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待遇标准、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措施,保证其生活水平不降低。

企业从业人员:通过强化岗位技能培训、发布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适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落实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等措施,保证其收入水平持续提高。

  第二节 提升就业保障能力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新动能培育带动就业,将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提高就业促进工作质量,打造全省示范充分就业城区。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深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逐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支持用人单位招用本市劳动力,落实促进本市劳动力就业的帮扶政策。优化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制度,健全城乡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公共就业服务队伍建设,促进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信息化、品牌化发展。发布长三角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举办长三角人才交流会、高校毕业生招聘会、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打造长三角公共创业服务品牌。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促进就业服务政策体系和信息服务保障体系,加快就业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开发城市公共管理和社区服务岗位,支持外来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加大对小微企业新招用劳动者给予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小微企业带动就业能力。

  健全创业工作体系。搭建政府搭台、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创业孵化平台体系,打造园区主导、多点布局、多层次覆盖的创新创业格局。建立创业补贴政策联动机制,拓宽创业者融资渠道,鼓励个人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推进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拓宽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外出就业和返乡就业渠道,打造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建立覆盖全员的终身职业培训制度,健全覆盖城乡的普惠型就业培训体系,提高劳动者就业的能力和转换岗位的能力。推进职业培训机构规范化发展,引导培训机构开展“订单式”和“定向式”培训。支持企业建立技师研修培训制度,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健全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机制,强化企业开展农民工岗位技能培训责任,支持农民工参与各项职业技能考试,完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及监督机制。力争“十四五”末,免费培训园区企业员工7000人,开展创业培训1500人。

专栏16:职业技能提升计划

就业技能培训:依托职业技术学校、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等培训机构,加大政府投入,对转移到非农产业务工经商的农村劳动者开展技能培训。

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对与企业签订一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在岗员工进行技能水平培训,鼓励企业结合行业特点和岗位技能需要,开展员工技能提升培训。

创业培训:对有创业意愿并具备创业条件的员工开展提升创业技能培训。

  第三节 推进教育改革发展

  加快完善现代教育体系,构建理念先进、结构合理、资源充足、质量优质、特色鲜明、机制灵活、均衡发展的特色现代教育体系,打造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发展的弋江新模式,智慧教育示范区,产教融合发展创新试验区,打造全省领先的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持续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大办教育、办大教育、办人民满意的现代化教育。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设立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专项资金,形成公办、民办教育优势互补的良好格局。大力推进“智慧教育”建设,推动教育追赶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办学模式,探索名校办分校、集团化办学、学区制管理等新模式,建立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估机制。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健全教学奖励制度,实施同岗同能同酬。推进普通高中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加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实施中小学生午餐服务工程和“放心班”课后服务,保障未成年人安全、健康、快乐成长。

  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构建覆盖全区、布局合理、资源充足、优质高效、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创新多元办园模式,支持公办幼儿园采取以租代建等方式举办分园,探索社区办园点建设。创新学前教育教师、保育员培养和补充机制,按标准补足配齐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支持社会资本建设普惠性幼儿园,实现教育理念与教育管理同步、幼儿园与师生发展同步、区域教研与园本教研同步,教育资源共享、教育问题共商、教学质量共促发展。力争“十四五”末,一级一类幼儿园新增10所以上,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100%、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园比例达到80%、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比例占到60%。

专栏17:学校建设重点项目

元亩塘小学建设项目,中御公馆配套小学建设项目,新兴铸管配套中学建设项目,金悦府幼儿园建设项目,延安小学建设项目,利小花津校区建设项目,马饮学校建设项目,瀂港街道中心幼儿园建设项目,石硊学校建设项目,塘溪源著幼儿园建设项目,融创2020幼儿园建设项目,盛世家园学校建设项目,元亩塘中学建设项目,火龙岗中心学校建设项目,中南街道中心幼儿园建设项目等。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构建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办学条件更加完善、师资配置更加均衡、教育管理更加精准、教育质量更加优质的学区发展格局。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名校名师名校长”工程,建立负担轻、质量高的义务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深化名校办分校、委托管理、集团化办学等改革,委托优质教育集团管理中小学10所,新建全省一流的4所小学和3所中学。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体系。完善保障特殊群体教育公平的支持政策,办好特殊教育学校,促进特殊教育全纳型发展。

  推进高中教育特色发展。深入推进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建设,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合作,建设具有全国有影响力的弋江名校品牌。促进“应试”教育模式向“全面育人”教育方式转变,加快以“升学”为目标向“升学与生涯辅导相结合”目标转变。推动芜湖十二中内涵提升、品质发展,打造成与芜湖一中、安师大附属中学齐名的名校。推进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建设,构建自主选择、分层学习、中外融合的课程体系。推进走班教学,创新“导师制”、“学分制”等机制,建立跨学校、跨学段选课机制。加大与科大讯飞合作,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同步分期建设学校智慧课堂,打造智慧教学“新样态”的“窗口”。

  促进特殊教育纵深发展。支持特殊教育向学前和中职两头延伸,为随班就读孩子提供个性化的特殊教育服务。完成区特殊教育学校的新建和搬迁,健全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探索引导特殊教育学校与康复机构合作,构建特殊教育终身服务体系。

  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支持安徽师范大学、皖南医学院等建设国内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支持皖南医学院创建皖南医科大学,打造成为国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区域性高水平医科大学。支持高校基础研究、平台基地和大学科技园建设,深化人才培养、创新研究、产业化应用等领域的共建合作。支持长三角一流大学、科研院所设立分支机构,探索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新模式。建设区域性学生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深入开展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依托科大讯飞,推进“人工智能 教育”示范区建设,实现弋江区向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迈进,打造“智慧教育”示范区。

  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支持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等申报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推动职业院校与长三角优质高等职业学校全面合作,共建“高水平高职学校”。探索建立新型企业学徒制模式下的“校企共同体”,打造省级职业教育示范基地。支持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的沟通对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国际化办学。

  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创新编制管理,盘活事业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建立教师编制周转池,让体制机制“活”起来、校长教师“流”起来、优质资源“动”起来。实行学校岗位全员聘任制度,将教师岗位聘任与职称评聘挂钩。大力培育名校(园)长、名班主任、名教师、市区骨干教师,建立名师团队发展制度、设立区级名师工作室。推进骨干教师轮岗交流、名师工作室带徒和校长流动制。提高中小学校人事自主权,由用人学校自主制定录用条件。实施“特岗计划”,启动学校兼职音体美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加大音体美教师培养力度。建立教师在城乡及不同地区学校之间的流动机制,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鼓励更多中小学与国(境)外学校建立合作结对关系,支持高校、职业学校、普通中小学与国际知名学校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证书)互授联授。

  提升教育软硬件水平。实施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在教育业务管理、教育教学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加大校园数字化改造力度。探索“互联网 ”教育模式,深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合理调整教育资源布局,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落实中小学校医务室和校医制度,加强中小学校卫生室和校医队伍建设。

专栏18:优质教育倍增工程

学前教育提升工程:创新人才建设机制,加快推进区域名师培养,保教并重,提高保育、保健人员能力。推进幼儿园特色课程建设,深化“慢成长,慧教育”系列教研。实施家园合作的衔接教育,提高区域幼儿家庭素质。

教育信息化应用工程:构建完善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成“随时随地、人人可享” 的以优质教育资源和教育应用为核心的智慧学习环境,促进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高质量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目标。

双名工程:对百名优秀教师和20名优秀校长进行系统化培养,探索教育领军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营造教育家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着力建设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第四节 提高医疗卫生水平

  实施“健康弋江”行动计划,加快卫生健康事业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努力形成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医疗服务层次分明、医疗机构运行高效、医疗技术水平提升的医药卫生新格局,打造特色鲜明的专科诊疗集聚区和省内有影响力的健康促进区、省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扩大长三角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覆盖面,推进医保药品目录统一和联合采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创新公立医院管理模式、收入分配改革模式,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分级诊疗制度、医疗绩效评价制度。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新机制,理顺药品价格,创新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和财政补助补偿机制。推进公共卫生机构建设,完善重大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快发展“互联网 医疗健康”模式,制定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制度、交换制度和共享制度,推动区域电子健康档案互通共享。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等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立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协同联动机制,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分析系统,巩固传染病防控体系和工作机制。适度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分工协作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免费婚检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确保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0/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3‰以下,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产前三大病种筛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98%以上。

  提升医院综合能力。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完善双向转诊标准,创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推动芜湖市中医院(新院区)、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芜湖市眼科医院等与安徽医科大学建设高水平医联体,探索医养结合、中西医结合模式,打造“大师平台、名医摇篮、百姓医院”。构建医院眼科亚专科建设实施方案,支持芜湖市眼科医院做大做强专科特色,支持芜湖海螺医院建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深化医教合作,建立与医学科研院所合作交流机制。

  优化配置医疗资源。按照“规划总量、优化质量、提升增量、规范存量”的原则,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高水平、国际化的医疗机构和护理、老年病等相对缺乏的医疗机构。推进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推进“人才、资源双下沉,服务能力、群众满意度两提升”。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实行医师区域注册制度和多点执业备案制度,支持公立医院医师到社会办医疗机构执业。建立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到2025年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达10张。

  提升医疗智慧化水平。完善“智慧医疗”云平台,强化大数据运用,支持医疗卫生资源共建共享和互联网医院建设,打造立足弋江、服务安徽、面向长三角的现代化、智慧化综合医院。深化卫生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健康档案在居民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建立远程照护、健康监测等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深化惠及全区人民的健康信息服务,实现卫生健康全面数字化转型。强化区域医联体成员的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整合共享,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便捷就医。加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重点覆盖困难家庭、慢性病家庭、老人家庭等群体。

  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推动一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为“中心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中心型”带动“分中心型”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提升社区卫生机构服务水平,重点发展慢性病、康复、护理等住院服务。创建群众满意的“社区医院”,力争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确保一个村配有一个村卫生室,一个居委会设置一个服务站。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运营,完善绩效工资和绩效考核制度。

  推进医养融合发展。支持养老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其他医疗机构建立协作关系,支持医疗机构为养老机构提供远程诊疗、优先就诊、定期巡诊等医疗服务,打造医疗、护理、康复、养老结合的养老模式。健全覆盖区、街、社区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提供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管理,力争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45张。加快引进异地养老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设置医务室或门诊部,力争80%的养老机构实现医养融合。加强社区托老所、老年活动站、养老服务驿站建设,力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支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符合条件的居家老年人建立家庭病床,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一批医院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及优秀团队,强化重点医学学科和专业团队建设。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公立医院骨干医生培养,加大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训培养力度,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抓好人才短期培训、上级医院进修和跟班学习。加强人才引进、完善选拔机制,优化卫生人才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支持在外公共卫生医疗人员回乡,壮大公共卫生人才队伍。深化医疗卫生单位绩效改革,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待遇。

专栏19:健康弋江工程

基层医疗网络建设工程:建设1-2个大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1家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

医疗卫生信息化工程:完成医疗卫生信息化项目建设,实现对现有分散的区域医院信息系统整合,建立基础健康信息数据库,开展健康数据挖掘应用,发展基于健康信息的居家医疗、健康管理、康复护理、远程医疗等健康服务。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工程: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的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满足公共卫生及疫情防控需求。

  第五节 丰富文化建设内涵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凝结人文情怀,弘扬时代新风,打造文化魅力独特的现代化都市弋江。

  提升城区文明水平。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宣传教育,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逐步形成覆盖全民的志愿服务网络。开展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单位和文明家庭等创建。以文明行为养成、好家风家训传承、良好道德风尚弘扬为重点,深入开展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主题宣传活动,倡导文明祭祀、孝老爱亲、勤劳节俭等文明风尚。

  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文化艺术精品工程,聚焦建党100周年、党的“二十大”等重要事件节点,编制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完善区、街道、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打造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高质量建设城南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市会展中心,推进全媒体自媒体与传统传媒相融合,建设新媒体传播矩阵,打造文化创新创意传播平台。加快推进弋江区文化馆、图书馆分馆和基层阅读点建设,提升弋江区图书馆、文化馆服务效能,实现城市阅读一卡通、公共文化服务一网通、公共文化联展一站通、公共文化培训一体化。加快农村文化站、农村文化礼堂、农村文化服务综合体建设。提炼社区文化内涵,形成“镇街有品牌、村居有特色”的多元文化格局。

  构建文化产业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打造市场体系完善、主导产业突出、品牌效应明显、综合实力较强的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实施骨干文化企业培育工程,推动文化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序发展文化产权、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的版权、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文化资产评估体系和文化产权交易体系,建立规划衔接、部门合作、产业联盟、技术共享、市场共建的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机制。支持松鼠小镇增添文化元素,打造“十里江湾”文化旅游产业带及“三湖一坝”、“三山一圩”等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加快“两江”文旅走廊建设,高水平建设文化旅游集聚区。

  提升城市文化底蕴。推动地域传统文化、高新区创新创业文化、高教园区校园文化、江河湖泊流域文化融合发展,塑造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内涵。提升“全国第七套健身秧歌规定套路”、白马山传统庙会戏曲展演等文化艺术品牌影响力,打造若干文化艺术知名品牌。提升弋江区文化馆、弋江区文化活动中心、弋江区青年创业园等文化气质和格调,建设风格独特、品位高雅、引领时尚的公共文化空间。加强与国际一流文化机构交流合作,定期开展文艺展演、文化论坛等活动,塑造有文化、有活力的时尚都市弋江。引进特色专题展览,推进智慧博物馆、民办博物馆建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2022-04-30/227.html

收藏此文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打赏本站

  • 打赏方法如下:
  • 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