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实施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承德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战略机遇期。为深入贯彻落实《承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谱写承德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我市奋力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强市、魅力承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是很不平凡的五年,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各种风险挑战相互交织,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2020年以来又遭受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承德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河北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按照“三区一城”发展定位和“12345”发展思路,坚定不移建设“生态强市、魅力承德”,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工作紧紧围绕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主题,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事业改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推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持续向好,教育现代化取得新进展,为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管理服务全过程,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简称“三进”),持续推动大中小幼思政德育工作一体化建设,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五育”并举,突出德育实效。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广泛地开展了多形式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道德法治和社会责任教育,广泛构筑教育平台,丰富教育载体,各级领导带头讲思政课,使师生的家国情怀不断浓厚,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以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指导,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大中小学一体贯穿、循序渐进的教育体系,着力通过颂扬先进形象、打造有效载体、营造浓厚氛围、激发爱国情感、利用重要仪式、激励使命担当等途径砥砺奋进。加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育人力量整体协同,教育引导广大师生从感性到理性、从自在到自为,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业质量标准。着眼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制发了《承德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实施方案》,通过强化监督管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规范课外培训机构发展等举措,优化了区域教育生态环境。
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坚持健康第一,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开齐开足体育课,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严格落实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结合地方文化设立艺术特色课程。校园社团活动、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丰富多彩,读书教育、传统文化、艺术、校园足球、冰雪运动等活动形成常态,为学生们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强健体魄、陶冶情操搭建了广阔舞台。
全市138所学校被评为市级文明校园,市级素质教育示范校达到88所,省级素质教育示范校达到29所,37所学校被命名为河北省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16所学校被授予河北省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
2.全民终身学习进一步扩大,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学前教育显著增加。围绕“幼有所育”目标,城乡公办园、普惠园建设,配套园治理,规范办园标准三项主要措施同步推进,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入园需求。五年来,全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69所,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60%,普惠园覆盖率80%,毛入园率达到90.98%,比2015年提高8个百分点,超出省定88%标准。省市级示范园由60所提高到111所。
义务教育普及成果进一步巩固提升。围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大力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实施义务教育提质工程和全面薄改提升工程。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5%,超过省定标准2个百分点。695个66人以上超大班额已全部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由1179个减少到55个,占比0.49%,低于省定5%以下标准,降幅达95.4%。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一直保持在90%以上。截至2018年,全市各县(市、区)全部实现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差异系数初中小于0.65,小学小于0.55。
高中阶段普及水平稳步提高。围绕高中阶段普及发展目标,五年来整体新建公办普通高中学校6所、民办普通高中5所,增加学位2万多个。职业高中学校4所规划整体迁建、6所扩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2.3%,职普招生比、在校生比稳定在4.2:5.8左右,职普比居全省前三。我市各县(市、区)全部通过省政府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验收。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学徒制、订单制培养模式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日益完善。全市中、高等职业院校合作的市内外企业和单位超过200家,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7万多名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培养新型职业农民9000余人,职业教育重要性日益凸显。6所中职院校成为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试点校,9所中职院校跻身全省“120”中职质量提升项目建设工程,宽城县、滦平县被认定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承德县、兴隆县、平泉市被认定为省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引导并支持驻市省属高校和市属高校围绕“3 3”主导产业发展,优化专业学科结构,发挥学科优势,打造特色品牌,提升科研创新能力,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被认定为全省首批八所应用型本科转型示范校之一,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牵头组建河北旅游职教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