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1 淮安区主要水系示意图

  第二节 发展成就

  “十三五”期间,淮安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统筹推进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水智慧、水管理、水文化建设。淮安区“十三五”规划总投资45.71亿元,至2020年底累计完成投资约34.56亿元,基本完成“十三五”水利建设任务和发展目标。

  专栏1:“十三五”水利投资完成情况

  一、防洪减灾体系:规划投资10.25亿元,完成投资11.03亿元。

  1、流域性防洪工程:规划投资2.92亿元,完成投资4.28亿元。

  2、区域治理工程:规划投资4.08亿元,完成投资4.19亿元。

  3、城市水利工程:规划投资3.26亿元,完成投资2.56亿元。

  二、民生水利工程:规划投资16.66亿元,完成投资11.17亿元。

  三、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规划投资11.54亿元,完成投资6.83亿元。

  四、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投资0.71亿元,完成投资0.2亿元。

  五、水土保持工程:规划投资0.85亿元,完成投资0.5亿元。

  六、水文化、水生态建设:规划投资4.90亿元,完成投资4.58亿元。

  七、智慧水利建设:规划投资0.50亿元,完成投资0.15亿元。

  八、水管单位能力建设:规划投资0.30亿元,完成投资0.10亿元。

  根据淮安区社会经济发展对水利的需求,构建体系完备、功能完善、运行高效、安全可靠的高水平、高标准的水利支撑与保障体系,建成完善的防洪安全保障体系、服务现代化农业的农田水利保障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水管理服务和水利保障体系等六大体系。形成完善的水利管理与运行机制,进一步增强防洪除涝减灾能力和水资源配置能力,全面提升水利工程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初步建成现代化的水利综合保障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展现“河清湖晏,物阜民安,文厚景荟,水润楚州”的淮安区水利现代化愿景。

  一是防洪抗旱减灾体系进一步形成。全面推进流域防洪、区域治理、城市防洪除涝、农村水利等工程建设,提升区域和城市防洪除涝能力,推进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和环境改善。

  流域防洪继续巩固。巩固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里运河、大运河100年一遇防洪标准,完成苏北灌溉总渠右堤、里运河堤防部分险工患段加固;大运河堤防部分险工患段加固,完善防汛道路建设。完成区内流域性河道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里下河腹部滞涝圩调度运用预案、入海水道临时机口启用调度预案等的编制,保证流域性河道及重点区域抗洪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区域治理稳步推进。实施里下河区和渠北区区域治理,完成淮安市黄河故道干河下段(二河~涟水石湖段)治理工程,茭陵一站引河、头溪河中段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拆建耳洞干渠垃圾填埋场桥,维修加固城区泵站引河穿耳洞干渠涵洞等工程,基本构成了区域防洪除涝工程体系,提高了区域防洪除涝能力。

  城市除涝标准不断提升。疏浚整治赵单河、清安河、老泗河、新泗河、老涧河、新涧河、清安圩泵站引河、文渠、八一新村排沟、罗柳河、党校排沟、华亭排水中沟等内部排涝河道。完成淮安区城市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整治勺湖、萧湖、月湖、运粮河、萧湖新一支渠等水体,新建萧湖泵站、月湖泵站、勺湖泵站等工程,扩大外排出路、减轻涝灾、改善了水环境,提高了主城区的雨水蓄集和排涝能力。

  农村水利持续建设。扎实推进大型灌区改造,实施渠南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新建白马湖地表水厂一期工程,新建白马湖地表水厂水源保护工程,建设水厂备用水源,新建供水调度信息中心,基本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实现城乡“同网同质”;继续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末级渠系项目,小型农桥改造项目,建成高效节水灌溉1.93万亩;持续推进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建设生态河道61条,长度300.6千米,疏浚县乡河道343.36千米,村庄河塘836面。2020年白马湖水厂获评“全国农村规范化水厂”。

  二是水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完成萧湖、勺湖、月湖水系连通及水生态整治,完成老涧河外移、乌沙干渠新泗河连通、新城小区泵站工程、周恩来纪念馆5a级景区清水活水工程、城市水环境整治等多项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三是水资源节约成效显著。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管理,稳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水源地保护、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等。全区2020年用水总量5.4965亿方左右、万元gdp用水量94.08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1.23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下降率达7.8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率达2.18%。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100%),均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切实加强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到2020年底,累计封井350眼,累计创建成省节水型企业5个,节水型单位37个,节水型灌区3个。省、市级节水型学校46所,节水社区(小区)13个,创建的数量及质量居全市之首。2015年淮安区创建成“江苏省节水型社会示范区”,2019年获评全国第二批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县。

  四是水智慧建设初见成效。水利科技推广基本按要求进行,加大了管灌、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设施的推广力度;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建立防汛指挥系统云平台、微信平台、农村基层预报预警体系,并与市防汛指挥系统平台对接,实现台风24小时实时监控,同时利用区政府的oa平台,及时传递市防指防汛防旱工作部署及要求。通过微信平台、企信通、oa平台、农村基层预报预警体系“五位一体”,实现了淮安区防台防汛信息的整合,上报、决策、传达、落实能够无缝对接。

  五是水管理服务不断强化。严格落实“河湖长制”,认真履行职责,共完成全区省骨干河道、13条重要区域性灌排河渠、2处省管湖泊、7座中型闸站及45座区管小型涵闸、2个大型灌区、1个中型灌区、8个区直水管单位管理区管理范围划定、埋设界桩、明确管理范围。完成里下河退圩还湖专项规划;启动省骨干河道保护规划编制。强化“五位一体”管护模式,积极推行管养分离,全面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改革;创建省、市级达标管理单位8家,其中省级4家,市级4家,基本实现了区管水利工程“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管理。严格水行政执法,制定出台《淮安区河湖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实施方案》,定期举办宣传活动,积极开展专项行动;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宣传学习水法规,教育引导社会各界惜水、爱水、护水;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水权制度体系。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创新安全监管方式,安全生产管理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形成“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合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74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