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扬州商务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2020年 2025年预计数

  商贸流通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1379.3 1760

  年均增长5%

  网络零售额 亿元 272.5 480

  对外贸易 货物贸易总额 亿美元 111 120以上

  服务贸易额 亿美元 14.2 18.1

  利用外资 实际利用外资 亿美元 14.7 18

  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 % 40 45以上

  新引进世界500强及跨国公司项目 个 6 6个(30个)

  对外投资 企业对外投资协议额 亿美元 0.98 1.25

  园区发展 利用外资占全市比重 % 87.1 85以上

  进出口占全市比重 % 88.8 85以上

  gdp占全市比重 % 54.8 60

  口岸建设 水运口岸新开放泊位 个 27 (10以上)

  航空口岸新开通国际航线 条 14 (10以上)

  备注:1、表格中括号内数据为5年累计数。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国家统计局修正后数据为准。3、因国际经贸摩擦不确定性,开放型经济指标为预期性目标。

  第三章 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完善城乡市场流通体系,积极发展现代流通方式。以“互联网 商贸”为引领,推动传统商贸企业创新转型,不断提升商贸流通供给水平。

  第一节 优化商贸流通发展基础

  优化商业网点规划。加强与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结合扬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布局,立足城区人口分布、消费特征、商圈效益等实际,进一步完善市区“市级(两主三副)、区级(片区)、社区级”三级商业中心体系,指导县(市)优化区域商业网点布局,构建多中心、多层次、多功能的商业服务设施网络。推动文昌商圈、京华城商圈等现有商圈提质增效,加快实施sm、江都万达、王府井百货等一批重点商贸流通项目,补齐东区、北区和东南片区商贸业态“短板”。推动全市各级商业载体专业化、特色化和品牌化发展,强化特色商业、提升优质服务、招引布局高档品牌,把扬州商业的影响力半径扩展到长三角核心城市甚至更大的区域,努力构建呼应上海、南京、杭州,辐射苏北,渗透安徽的大商业格局。

  完善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引导城区和县域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优化布局、加快建设,提升已运营和在建项目综合体空间利用和经营效率,实现特色化、差别化发展。加强城市末端和县、乡、村物流网点建设,推动农村商贸流通和零售网点转型升级,引导大型商贸企业在乡镇布点,推动供应链下沉,促进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加快推进社区商业便利网点建设,推动农贸市场(菜市场)改造升级,打造“便民消费服务圈”。

  第二节 培育现代商贸流通企业

  促进老字号传承创新。完善老字号政策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文化技艺保护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老字号挖掘梳理,科学规范扬州老字号认定,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创各级老字号品牌。推动老字号企业积极创新产品服务、创新传统技艺、创新经营管理模式,进行产权改革、对接资本市场。引导企业加大文创产品研发力度,推出更新更潮的老字号纪念品和伴手礼,促进商文旅融合发展。通过电子商务、展览展销、新媒体合作、集聚街区打造等形式,进一步加强老字号宣传推介、扩大销售渠道。

  推动商贸企业创新发展。复制推广“双创”示范经验,推动商贸流通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品牌化、集聚化发展,建好用好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线上平台,推动商贸企业创新创业。分行业分领域建立重点培育商贸流通企业名录,开展精准服务,培育一批区域性商贸流通企业,鼓励有条件的商贸流通企业开展连锁经营,通过兼并、收购、参股等方式,扩大经营规模、提升行业竞争力,力争“十四五”期间全市新增限上法人企业1000家。支持品牌连锁便利店扩张布点,鼓励发展24小时便利店,丰富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量。推动商品市场优化升级,引导市场升级基础设施、规范运营管理、提升平台服务能力。推进商品交易市场平台信息化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商品交易市场平台化转型,发展商品交易类互联网平台经济。

  深化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引导企业积极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完善产业供应链体系,高效整合各类资源和要素,提高企业、产业和区域间的协同发展能力,适应引领消费升级,激发实体经济活力。培育一批行业带动能力强的供应链企业,形成1-2个具有地方特色、供应链体系完整、竞争力强的产业链条。支持农产品流通骨干企业推进农产品分拣、加工、包装、预冷、仓储等设施建设,构建新型农产品供应链条。

  第三节 推动传统商贸业数字化转型

  推进电商应用推广。提高规模企业电商应用水平,注重打造体现本地产业特色的垂直型电子商务平台。大力推动商贸企业数字化转型,鼓励引导重点商贸企业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小程序等技术全面推进零售业态创新,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推进电商示范推广,争创一批省级以上电商示范,支持高邮通邮电商园争创国家级电商示范基地。

  加强电商集聚区建设。发挥自身优势,推进江苏信息产业基地、高邮通邮电商园、五亭龙玩具城等市级以上电商园区扩容增量,加快配套产业项目建设,招引一批具有引领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链,打造示范性园区。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依托综保区,促进全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建设一批电商直播产业基地。

  构建电商生态服务体系。健全电商扶持政策,强化《电子商务法》等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宣传普及和贯彻落实,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和服务机构共同开展合作活动,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交流对接,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打造电商梯次型人才队伍,依托在扬大专院校的师资力量,引导推进校企合作,引进和培育电商专业人才,促进电子商务领域创业并带动就业。

  专栏1 商贸流通现代化重点行动

  (一)打造社区便民商贸圈

  以打造“15分钟”新型社区生活服务圈为方向,积极借鉴南京、苏州、徐州等市邻里中心模式,引入知名社区邻里中心运营管理企业,提高社区便民服务圈发展水平。优化社区网点布局和业态配置,推动社区菜篮子、早餐、便利店、修理、美容美发、家政等生活服务业集聚式发展,打造5家以上社区商业便民服务综合体,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持续推进社区商业“三进三提升”工程,新建社区便利网点100家,推动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品牌企业进社区,为居民提供高标准、高质量、便利化的社区商贸服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78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