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健全法制和标准体系。研究出台市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办法、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管理办法、应急物资采购供应及调拨管理办法、灾害救助与恢复重建管理办法,及时制修订应急管理相关规范性文件。事前防范方面,完善政府系统值守工作标准,制定各级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进一步完善应急演练、预警信息发布、避难(护)场所建设、应急队伍管理、应急专家库设立和危险源排查监管整改等规范性文件;事中处置方面,进一步规范突发事件现场指挥、事件处置、第一响应、应急征用和补偿等工作规范;事后恢复方面,研究制订更新突发事件损失报送、损失评估、赔偿救助、总结评估等工作程序和相关规范性文件。聚焦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新定位、新要求,开展灾害监测预警、风险普查评估、防灾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技术标准的宣贯和应用。

  (二)深化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提升安全治理水平

  1.提升产业行业风险源头管控。严守安全准入关口,探索建立自然灾害红线约束机制。园(区)、乡镇(街道)按照产业发展定位,制定完善产业发展规划,严把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准入门槛,严格执行“禁限控”目录。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考虑城市安全韧性相关要求,以安全为前提进行居民生活区、商业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以及其他功能区的空间布局;严格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强化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风险评估,严格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和材料的安全准入。全面开展企业已有资源评价,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持续推动高温熔融金属等重要领域落后产能淘汰和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并完善重点行业(领域)企业退出机制,及时淘汰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从源头上有效降低安全生产风险,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2.推进城市全域风险辨识评估。实施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排查,聚焦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城镇燃气、消防、建筑施工、工矿商贸、旅游和城市运行等重点领域,开展风险动态评估、分析、预警,精准绘制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四色图”,形成安全风险链条、防控清单和责任清单,落实清单化防控、指标化管理。扎实推进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掌握全市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区域抗灾能力,完成自然灾害风险调查和灾害风险评估。定期开展乡镇(街道、园区)应急资源和能力调查,建立应急资源情况基本数据库,科学评估基层应急能力。编制全市主要灾种的风险区划和防治区划,形成全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和防治对策。开展城市运行风险评估管控,建立健全城市安全风险管理信息平台,持续开展人员密集场所和大型群众性活动风险评估。通过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对全域安全风险和灾害链的实时动态感知和风险早期识别。

  3.强化重点行业领域风险管控。以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为统领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强化化工及危险化学品、冶金工贸、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和城镇燃气、农业渔业、危险废物、功能区等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区域、重点场所的较大风险辨识及防范全覆盖,深化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同时,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双随机”和自由裁量基准制度,定期发布重点监管对象名录,公开执法检查程序、内容和结果,稳步推进执法扩面工作,推动执法力量向板块下沉。

  (1)化工及危险化学品安全。推进危险化学品行业专项整治,严格安全许可,强化重大危险源、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和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安全风险管控。深化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专项整治,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管理。

  (2)冶金等工贸安全。聚焦高温熔融金属、粉尘涉爆、液氨使用、铝加工(深井铸造)等重要领域、重点部位,实施工贸企业本质安全行动。突出受限空间作业、动火作业、高处安全作业等关键环节的风险管控,积极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推广应用铝加工(深井铸造)自动化监测报警和联锁装置等先进技术装备。推进冶金等工贸行业较大风险辨识及防范全覆盖,深化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

  (3)道路运输安全。陆上交通:持续整治“大吨小标”“百吨王”等安全痼疾,完善货车装载源头治理、科技治超、信用治超等长效机制,建设市级治超联网管理信息平台,构建高速公路市界、服务区、出入口“三道防线”。推动“两客一危一货”车辆安装使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建立客货运驾驶人从业信息、交通违法和事故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延伸到农村的城市公交车安全监管,推动农村客运车辆安装使用卫星定位装置和视频监控装置。实施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工程。构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链条的监管模式,建设危化品道路运输实时风险预警和监管平台,实现全天候动态监测。水上交通:强化港口码头危化品和水上交通安全管控,健全“三无”船舶长效整治机制。推进水上交通区域性、系统性的风险评估,完善重点水域综合治理机制和全过程监管体系。邮政:强化寄递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完善寄递渠道安全联合监管机制,规范寄递协议服务安全管理,构建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位一体”安全防控模式,严防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等禁寄物品流入寄递渠道。

  (4)建筑施工和城镇燃气安全。加快提升建筑施工信息化安全监管效能,实现智慧工地安全监管平台建设全覆盖。严格落实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制度,建立建筑起重机械租赁、安装、拆卸、维修保养一体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推进城市危房整治、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出新,深化农村危房排查改造和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对城镇燃气企业的监督检查,量化考核燃气经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城镇燃气专业检测维护队伍,完善企业自查、地方普查的隐患排查制度。建成城镇燃气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预警信息网络,实现液化石油气全链条可溯源监管。优化市级监管平台系统,促进政府与企业信息数据互通,提高燃气监管智能化水平。大力推进城镇燃气“瓶改管”工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82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