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密切跟踪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沿方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创造历史性机遇,催生出巨大的数字化需求,推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泛在物联、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快速发展。数字产业发展将从量变引起质变,带来全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历史性变革。面对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加速推进数字技术同制造业的结合,力图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余杭区正全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先行区,拥有之江实验室、良渚实验室、湖畔实验室、超重力大科学装置等朝着世界一流目标不断迈进的科研重器,有基础、有能力抢占科技创新先机、下好先手棋。

  3.时刻肩负省市重大科技创新战略部署重任。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发展,明确提出重点打造“互联网 ”、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要求聚力科技创新、催生新动能,交出创新高分报表;并提出把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作为全面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对标国际一流、集全省之力,加大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力度,高起点打造面向世界、引领未来、服务全国、带动全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杭州正强力补齐科技创新基础研究、高端院所等短板,力争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打造“五链集成”全国“双创”示范城。余杭作为城西科创大走廊核心区未来科技城、云城所在地,是省市落实重大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核心承载地。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和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面落实省、市、区决策部署,紧扣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要求,以“创新余杭”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全面实施“翱翔计划”,发力攻坚硬核科技领域,强化创新平台提能、人才引领集聚、创新主体倍增、创新生态一流能级,构筑“基础研究 技术攻关 成果产业化 科技金融 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全球创新策源地核心区,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为勇当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支点排头兵提供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全域创新。聚焦科学前沿、战略需求和发展需求。以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相融为导向,深度发力“硬核”科技实力,重点突破原创性研究、原始创新成果和特色创新品牌,高水平建设城西科创大走廊核心区,实现领域开辟、跨越发展,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域创新策源地。

  2.坚持企业主体。更加注重协同攻关,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构建“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协同联动解题”技术创新体系,协力打通创新全链条,强力攻关关键核心技术,不断抢占技术制高点,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创新主体梯队。

  3.坚持人才为魂。深度把握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规律,加快构建全过程、全要素、全社会参与的创新人才支撑体系,创新健全人才激励管理机制,增强人才精准服务能力,形成人才聚合效应,打造长三角国际化高端“人才特区”,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和创新创业氛围。

  4.坚持五链集成。聚力破解制约科技创新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高端人才集聚等区域创新体系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集中力量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深化科技金融保障,率先突破,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塑造区域科技创新品牌。

  5.坚持开放联动。坚持全球视野、区域联动、协同创新,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长三角区域及全球创新网络,加强跨区域、跨领域创新力量优化整合,在扩大开放中推进全面创新,在深化合作中充分链接世界前沿科技和全球产业链高端环节,实现区域发展新跨越和国际影响力的持续提升。

  (三)总体目标

  1.近期目标。到2025年,全域创新策源地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显著,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更加优化,初步建成国际化高端人才特区,成功培育一批具备多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梯队,全区主要科技创新指标达到创新型国家(地区)水平,整体创新能力跻身全国先进前列,成为杭州争创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地。

  ——创新策源带动影响更加彰显。到2025年,科技创新策源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区r&d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5%,财政科技投入力度明显增强,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和新材料等领域的源头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取得突破,打造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核心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5件。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凸显。到2025年,科技型企业“倍增提质”计划有效落实,上市企业达到60家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家数达到5000家,成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细分领域创新型领军企业;“名校名院名所”工程深入实施,高水平院校和新型研发机构加快设立,建成新型研发机构5家、高端研发机构500家以上;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加强劲,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0%。

  ——人才蓄水池集聚效应更加强化。到2025年,城西科创大走廊核心区集聚效应增强,科技人员结构更加优化和提升,人才净流入率保持全国领先,累计引进100名顶尖人才,1000名领军人才,1万名青年人才,20万名储备人才,全区人才总量达到50万人,初步建成国际化高端人才特区。

  ——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更加优化。到2025年,“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全域创新生态体系更加完善,全区孵化器载体(含众创空间)数量达到200个以上,省级以上孵化器达20个,物理空间达到1000万平方米以上;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进一步健全,基础前沿研究资金支持加大,政府产业基金规模达10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400亿元以上,科技成果在城市安全、健康、高效、绿色运行中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2.远期目标。到2035年,高水平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强区、人才特区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和全域创新效能引领全国,全球科技技术要素和创新资源加快汇聚,在若干战略领域实现全球并跑、领跑,六大技术领域中部分关键核心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全球一流人才创新创业生态基本建成,打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策源地,成为全国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智能新生活的重要聚集地,在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世界创新版图中确立区域特色、跻身前列。

  表1 余杭区“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主要指标表

  序号 主要指标 单位 2020年基数 2025年目标 指标属性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88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