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实施社会组织能力提升行动。构建完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机制,完善以县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建设为核心,全面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体系,全面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绝对领导。构建社会组织活力激发机制,加大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推动乡镇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实体化运营,发挥其在培育和孵化城乡社区社会组织作用,推进“网格 社会组织”工作机制,提升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能力。参与城乡社区为民服务综合体运营,推动政府购买服务和公益创投,将属于政府职责范围内、适合市场和社会提供的事务性工作及公共服务通过竞争性方式交由社会组织承担。到2025年底,乡镇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实体化运营全覆盖、3a级以上占比达85%。支持和规范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政府新增公共服务支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安排的部分,向社会组织购买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30%。

  15.提升专业社会工作服务能力。强化社会工作平台建设,实施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工程,重点在公益性事业单位、城乡社区和社会组织开发专业岗位。充分利用社会工作督导人才、持证社会工作者等人才资源,探索建立富有淳安特色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运行模式。积极推进社区社会工作室建设,发挥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资金的导向作用,延伸基层社会治理与专业服务臂力。实施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品牌战略,推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高质量发展。有效提升社会工作队伍综合素质,按照服务人才、管理人才、高层次人才等不同类型实施分类培养机制。加快构建县、乡镇二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网络,推动实训基地建设,不断丰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教育培训内容与形式。在加大推进社会工作师考证工作基础上,对已经持证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不断提升社会工作知识,实务能力,强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认同感。到2025年底,每万人拥有持证社会工作者达16人,培育社会工作督导人才和社会工作领军人才,每百万人志愿服务组织数达到33个,社会工作服务实现乡镇全覆盖。积极探索农村社会工作,注重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振兴服务领域,如产业发展、乡村旅游营销,文旅产品设计与开发,小型经济组织的创设等,在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中发挥专业社会工作的积极作用。推进“社会工作者 志愿者”协作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组织策划、项目运作、资源链接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和志愿者的协同整合力。探索“社会工作 慈善”运行机制,引导慈善组织购买或支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展公益服务,促进社会工作与慈善事业融合的高质量发展。

  专栏5 打造“社共体”系列行动

  1.实施邻里中心建设行动。制定年度计划,积极推进城乡社区“邻里中心”建设。

  2.实施接轨国际化行动。接轨国际化休闲度假旅游小城市,把社区“邻里中心”打造成为具有淳安特色的综合服务体;精心组织亚运志愿服务、社会组织服务,强化志愿服务、社会组织服务的亚运品牌;精心实施乡镇社工站品牌化建设,创成1-2家具有全省乃至全国影响力的示范型社工站,推动服务社区治理、社会工作、公益服务、乡村振兴“四位一体”。

  3.实施“城乡融合”五大机制建设行动。构建城乡社区在空间、利益、信息、资源、行动五大联动机制,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向多元购买服务转型,探索社区社会组织的作用发挥机制。

  4.实施城乡社区“融合智治”场景建设行动。探索区城乡融合“智慧社区”建设试点,推广智能感知技术等智慧化手段在城乡社区治理中的应用;推广“社区智治在线”“未来乡村”等“智慧社区”建设经验。

  (四)完善暖心惠民的大服务体系

  以规范化、暖心化为核心,以增强社会事务服务能力为重点,打造生态惠民、城乡融合、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助共体”,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民生服务需求。

  16.提升区划地名服务的法治化科学化。深化淳安建设特别生态功能区的发展,依法开展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深入推进平安边界建设。深化地名管理机制,整治不规范地名,全力提升地名公共服务能力。传承弘扬优秀地名文化,完善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密切配合市局做好“智慧地名”建设,推进地名地址大数据中心、公共服务平台等内容建设,满足地名地址数据精细管理、精准服务要求。

  17.深化生态惠民殡葬改革。深化殡葬改革,吸收杭州市殡葬综合改革试点经验,推进以骨灰堂、树葬为重点的节地生态安葬,乡镇节地生态安葬点覆盖率达100%。探索多样化生态公墓建设,适度提高生态公墓建设补助标准。以县湖山公墓异地扩建工程为契机,配套建设县级骨灰堂。进一步健全基本殡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丧事服务规范化管理。继续推进“身后一件事”办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深入开展殡葬改革宣传活动,大力倡导殡葬新观念、新风尚,引导群众破除丧葬陋习,将移风易俗纳入文明乡镇、文明村建设重要内容。推广鲜花祭扫、网络祭扫,保持“无烟陵园(公墓)”创建率100%。

  18.推进水库移民融合发展。及时、足额、准确发放直补资金。在人口复核及核定登记的基础上,充分尊重移民意愿和移民村群众意见,对采取直补到人扶持方式的移民人口及时、足额发放移民直补资金,增加其直接收入所得。提质提标,建设新时代移民美丽家园。以乡村振兴发展为统领,以“千万工程”为牵引,围绕“宜居宜业宜游、千岛湖味道”目标,将绿色发展理念注入美丽家园建设,在“十三五”已取得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补齐移民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短板,着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创新移民村治理体系,重点提升移民村建设和移民群众幸福指数为重点的“美丽移民村”示范村建设,通过一村一策、整村推进,增强移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提高生态环境、美丽经济对移民发展的支撑作用。聚焦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移民增收致富。以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重点,按照宜水则水、宜山则上、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原则,大力支持移民村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加快产业链拓展和延伸,推动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美丽经济、数字经济、飞地经济全面发展,壮大移民村集体经济,增强移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移民村活力,促进移民持续增收。激发活力,精准帮扶。坚持以市场需求和移民需求为导向,围绕产业转型发展、市场需求、转型需要,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积极开展实用生产技术、就业技能、产业发展等培训,提升水库移民就业创业能力,培育造就一批善经营、精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提升移民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19.推进和谐婚姻家庭建设。宣传贯彻执行《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婚姻登记条例》,推进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积极开展等级婚姻登记机关创建工作,婚姻登记机关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升,达到国家4a级标准。加强婚姻登记信息化建设,开展集中补领结婚登记证,完善电子证照库,实现婚姻登记智慧化、智能化服务,推进“互联网 婚姻服务”。开展婚姻登记省内跨市通办,探索内地居民婚姻登记实行全省、全国通办。加强婚姻文化建设,推进结婚生育户口“一件事”联办,推动实现省内内地居民婚姻登记全省通办。继续推进婚姻家庭辅导和结婚登记免费颁证服务。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开展完善婚姻家庭辅导工作,促进婚姻家庭幸福美满和社会和谐稳定。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92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