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强化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发挥我县文旅资源优势,将蕴藏在太湖龙之梦乐园等文旅项目中的科普资源整合建设特色科普教育基地。大力开展科普教育基地创建活动,发挥好各级各类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普教育功能。依托农村、社区、企业资源,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具备科技教育、培训、展示等多功能、有特色的科普教育基地。进一步强化科普社会化动员机制建设,加强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推动形成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到2025年,全县各级科普教育基地达到40家以上。

  9.提高科普设施服务能力。

  建立健全科技馆免费(优惠)开放制度、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制度等,提高科技场馆的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科技馆与青少年宫、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联动,共同举办科技活动,丰富科技教育传播和科学普及的渠道。突出科普场馆信息化、时代化、体验化、标准化、体系化、普惠化和社会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互联互通,虚实结合,实现科普服务全覆盖,加强对各级科普教育基地和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建设指导。通过开展科技志愿服务、科普进文化礼堂等多种形式,整合各级各类科普设施资源,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镇党群服务中心、农村文化礼堂(文化家园)等基层文化阵地的资源优势,深入开展基层文化阵地科技志愿服务试点工作,促进科技馆体系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协同发展。

  10.提升社区科普设施功能。

  循序渐进,有所突破,建设科普画廊、电子科普画廊、科普中国e站、社区科普大学、科普活动室、科普书屋等基层科普基层设施。实施选树典型、集聚资源、示范引领等举措,不断增强基层科普专兼职工作人员的能力,使得基层科普活动更加活跃,着力解决科普在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使得广大社区居民对科普的影响力更加认同。

  (三)实施科普主题活动品牌拓展计划

  11.积极开展重大主题科普活动。

  组织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围绕主题、突出重点、体现社会成效,深入组织实施“科技活动周”“科技工作者日”“科普日”等重大科普主题活动,加强全媒联动,搭建网络平台,组织开展云上科普活动。以“十佳科技工作者”等活动为抓手,针对新时期群众性科技活动特点,创新活动手段、丰富活动内容、提升活动效果,努力将其打造成长兴群众性社会化科普活动亮丽品牌。活动期间,采取有效措施,引导长兴特色企业面向社会开放产品陈列馆、纪念馆等科普基础设施,开展丰富多彩主题活动。

  12.挖掘特色开展专题科普活动。

  组织开展专题科普活动,组织长兴县各部门、乡镇街道结合防灾减灾日、世界气象日、安全生产月、食品安全周、世界环境日、世界湿地日、世界计量日、全国土地日等全国性的主题活动日、活动周、活动月为载体,围绕节庆活动开展学会大活动,力求以活动促氛围,以形式促实效,以典型促全面;积极开展主题科普宣传。积极开展文化、卫生、科技、教育、法律、体育“六送下乡”活动,以科普讲师团为主要力量,把科普知识送到家门口,继续开展“院士专家科普巡讲”等特色品牌科普活动,推动资源下沉和服务前移。

  13.打造科普融媒体品牌活动。

  将科普作为长兴县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把传统科普手段和互联网 形式同步推进,树立“互联网 科普”理念,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打造精品科普网站,鼓励和支持重点门户网站、政府网站和新闻网站开设科普专栏,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渠道作用,在移动平台方面抓好科普中国app信息管理员注册和管理,在网络终端上抓好科普e站的推广和使用,在合力推动上融合气象局的气象大屏和气象预报防灾减灾通道,在借力推进方面发挥传媒集团的多网融合技术渠道做好科技热点、科技前沿、科技人物的宣传报道,实现立体式精准传播,探索科艺融合新模式,整合各方力量,创作高质量科普剧目,形成若干个在全省具有较大影响力、具有长兴本地特色的科普活动品牌。

  (四)实施基层科普服务能力赋能计划

  14.提升科普服务乡村振兴能力。

  切实推进基层科普惠农计划,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科普活动,实施农村科普服务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引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五年内举办或参加各级各类科普活动100场次,对接上级农口学会及相关高校、科研院所,推动农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结合产业需求,推动“科技小院”试点建设,推进产学研用一体,服务美丽乡村建设。

  15.提升应急科普工作能力。

  坚持平战结合、协同联动、密切跨部门合作,建立健全平战结合应急科普协调联动机制,提升常态化应急科普工作能力。会同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结合长兴实际,制定应急科普工作计划和响应机制。积极开展应急科普宣教工作,充分发挥专业机构、新闻媒体的重要作用,搭建公众和科学家沟通的桥梁,形成工作合力,及时做好政策解读、知识普及和舆情引导等工作。

  16.提升学会投身科普服务能力。

  结合国家、省加强新时代学会科普工作的有关意见,鼓励和支持长兴县级学(协)会投身各级各类科普能力提升项目,支持广大会员结合重大科技事件、科研成果、社会热点等开展科普活动,开发优质科普资源,深入乡村、社区开展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广大学(协)会会员针对公众普遍关注的生态环境、卫生健康、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及时发声、权威解读。支持学(协)会参与“科普中国”建设,开展应急科普和科学辟谣。

  17.推动科普数字化开发共享。

  发展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短视频传播等线上线下互动的一体化在线科普服务体系。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采集和挖掘公众需求数据,汇聚各类社会人才投身科普工作,做好科普需求跟踪分析,开展科普传播内容精准化试点工作,依托第三方或平台开展内容订阅和推送服务。协同整合机构、群体、企业、公众资源,汇聚科普信息,配合省市科协建设科普信息大数据服务平台长兴分平台,提升现有科普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科普信息化的迭代建设,运用各种新的技术手段,实现科普服务迭代发展,推进数字化科普工作全面实施。

  18.创新基层科普宣传方式。

  创新科普讲解方式,提升科普讲解水平,增强科学体验效果,推进科普讲解的规范化、标准化,选拔优秀选手参加省市科普讲解竞技交流活动、比赛,支持各科技馆、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普讲解技能提升行动,提高基层科普工作人员科普讲解能力和技巧。鼓励开展科普展览内容和展览形式的创新,倡导快乐科普理念,积极鼓励应用人工智能、5g、虚拟现实等技术,增强科普活动参与、互动、体验内容。

  (五)实施社会科普资源体系创新计划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01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