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2:实施标志性产业链培育行动
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着眼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重点推进现代纺织、光学膜材料、特色中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资源再生综合利用五大标志性特色产业链发展。建立“一链一链长”,每条产业链由一名市级领导联系挂钩,由一个市直部门牵头,做到上下联动、统筹推动产业链培育的良好工作格局。绘制“一链一图谱”,对本地重点企业产品供应链进行摸排梳理,精心绘制五大产业链上下游招商引资图谱,紧盯北京、上海、深圳等重点区域,重点引进一批功能性纺织品、背光模组膜材料、高性能功能膜材料、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废旧汽车回收拆解及再制造等关键补链强链项目,加快在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形成具有兰溪特色的规模化优势。建设“一链一平台”,通过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建模式,探索建立产业链技术创新研究院,加快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技术,推进一批先进技术成果产业化。力争到2025年,引进投资超十亿元的产业链重大项目30个以上,推出一批具有产业链主导力的战略性技术产品,基本打造形成彰显兰溪特色、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五大标志性产业链。
(三)聚焦“数字制造变革”,树立兰溪智造样板
1.实施智能制造升级工程
聚焦提升“数字 ”纺织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按照智能制造“4 x”标准要求,实施智能制造“百企提升”提升行动,鼓励企业探索部署“5g 智能验布”、“5g 机器人搬运”、“5g 智能印染”等“5g x”典型应用场景,打造纺织产业智能制造标杆。进一步推动智能化改造成功经验向金属、建材等传统领域复制推广,引导推动企业逐步实现从部分环节单台自动化设备应用向全流程智能化改造提升。充分依托和发挥巨江、万舟、甬金等省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的创建优势,对标“未来工厂”建设要素要求,示范创建一批“未来工厂”,形成“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升级梯队。大力推广省“产业大脑一体化平台”新场景在兰溪企业端应用覆盖,积极探索若干具有兰溪特色、富有创新性、能够被省产业大脑集成的综合应用,争取纺织、节能环保等优势领域企业成为省级分行业产业大脑建设试点。
专栏3:实施“新智”提升行动
把握全省数字化改革有利契机,深化数字赋能制造业转型,加快培育以“产业大脑”为支撑、“未来工厂”为引领、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为主体的“新智造”群体。建立“未来工厂”培育库,以揭榜挂帅方式,每年遴选一批入库企业,对标数字孪生应用、智能化生产、智慧化管理、协同化制造、绿色化制造、安全化管控、社会经济效益七大“未来工厂”建设要素要求,对培育创建入库工厂开展诊断服务,提升建设水平,加快实现创建突破。继续深入推进纺织、水泥、建材等传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和新模式应用,打造新一批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样板。强化“5g ”“大数据 ”“人工智能 ”等新兴技术赋能,推动省级建设分行业产业大脑在本地区企业端的应用覆盖,持续深化制造业全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数字化场景创新和应用推广,夯实智能制造的基础支撑。到2025年,新培育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20家以上,打造“未来工厂”2-3家,形成龙头企业争创“未来工厂”、骨干企业推广数字车间/智能工厂、中小企业开展局部数字化改造的“新智造”群体梯队发展格局。
2.加快推进“入网上云”
鼓励龙头企业建设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重点推动鑫兰纺织省级“鑫兰帷幄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示范项目建设,加快打造“纺织云”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通纺织面料个性化设计、制造、精准化销售全价值链流程。鼓励光电信息新材料、医药健康、新能源交通装备、节能环保等行业企业,与第三方服务商精准对接,重点面向工业现场生产过程、企业运营管理、生产资源优化配置、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场景开发应用一批模块化、低成本、快部署的典型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的解决方案,示范培育一批“5g 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企业。统筹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综合应用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工业app等技术,形成一批整体数字化转型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的解决方案,提升企业上云应用成效。
3.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
依托纺织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和产业生态优势,鼓励纺织企业开展以制造能力共享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共享为支撑的共享制造新模式新业态。支持装备制造重点企业向“制造 服务”延伸,积极拓展面向全生命周期的在线检测、故障预警、故障诊断与修复、预测性维护、运行优化等远程运维服务。引导和支持服装、家纺等终端消费品领域企业,通过客户体验中心、在线设计中心和大数据挖掘等方式,形成对消费需求具有动态感知能力的设计、制造和服务新模式。发挥兰溪港口优势,大力发展铁公水多式联运物流,加快推进智慧物流园区建设,积极申建保税物流中心(b型)。依托阿里巴巴国际站兰溪服务点,加快推动电子商务专业园区建设。围绕开发区企业服务中心周边,重点集聚发展研发孵化、检验检测、科技金融、商务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
(四)聚焦“市场主体培育”,重塑老工业基地活力
1.培育一批产业链链主企业
按照“选好选优、培优培强”的原则,重点支持万舟、鑫海、风登环保、自立环保等产业链龙头企业倍增发展,不断加大和创新实施差别化精准性产业政策,为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资源,着力培育一批掌握国内外领先水平的自主研发技术、具有产业链关键环节重大影响力和重要话语权的产业链链主型企业,树立全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深入实施“凤凰行动”计划2.0,建立健全股改上市挂牌企业培育库,支持巨江电源、众鑫环保等一批潜力企业加快上市步伐,促进上市公司、挂牌企业围绕提高产业集中度、延伸产业链实施以高端技术、高端人才和高端品牌为重点的并购重组,在更大范围内整合优势资源,实现创新发展。
2.培育一批高成长冠军企业
引导中小企业实施针尖战略,聚焦主业,长期专注并深耕于产业链中某个环节或某个产品,逐步成长为在国内乃至全球细分市场占有优势地位的行业“配套专家”,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省隐形冠军(培育)企业。鼓励和推动合一织造、天越等省隐形冠军(培育)企业加快成长,积极帮助企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推动企业实现做精做强。鼓励我市大企业和优势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形式带动市内中小微企业进入产业链或配套体系。
专栏4:实施产业链强企培育行动
围绕提升现代纺织、光电信息新材料、医药健康、新能源交通装备、节能环保五大百亿集群产业链关键环节控制力,实施领航企业培育计划,支持龙头企业强创新、优品牌、促转型,培育一批掌握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的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对五大标志性产业链的投资支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并购、引进、参股等方式补链强链延链。围绕增强产业链细分领域竞争能力,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提升、直接融资、市场开拓,培育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优的单项冠军(产品)、隐形冠军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鼓励中小微企业围绕大企业生产需求,提升协作配套水平。到2025年,全市新增上市公司5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省隐形冠军(培育)企业数量达到40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