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保障有力,着力创新,健全城乡融合体制机制,推进“四化同步”发展

  坚持走中国特色“四个”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21.推进城乡优质公共服务均等化

  持续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鼓励优秀校长、优秀师资向农村学校流动。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满足乡村产业发展需要。推进义务教育名校集团办学向农村延伸。到2025年,农村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00%,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到80%。创成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强化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推进农村地区精神卫生、职业病和重大传染病防治。建立专业人员在乡村基层定期服务激励机制、乡村医务人员定期到核心医院培训进修机制,鼓励优秀医务人员向农村基层流动。到2025年,完成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每万人拥有全科医生数3名,乡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以上。持续优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职工养老保险有效衔接机制。适度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员补贴标准,全面建立针对高龄、失能老年人的补贴制度。加快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出台有利于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市场的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社会组织、专业团队在我市农村兴办“医养护”型家院互融养老机构。鼓励村卫生室与村级照料中心毗邻而建。“十四五”期间,重点实施乡镇(街道)敬老院整合提升工程,探索“多镇一院”模式;实现乡镇(街道)示范型居养中心16个乡镇(街道)全覆盖。

  22.大力推进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人才在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中“第一资源”的作用,以“聚兰工程”“双引双回”等人才工程为载体,全面落实“人才新政”,积极推动引才计划。

  推进“乡土人才百人计划”。重点培育带动产业兴旺的领军发展人才、服务乡村生活的专业技术人才、推动乡村建设的基层善治人才、实现生活富裕的创业创新人才、传承乡土文化的工匠技术人才等“五类人才”,突出重点培育一批懂农业、爱农村、能致富、会管理的高素质乡村人才队伍。

  专栏9 大力推进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培育乡村振兴领军人才。以本土高层次人才培育为重点,遴选支持一批引领带动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乡村服务业、农村电子商务等特色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到2025年,遴选乡村振兴领军人才10名左右。

  培育乡村专业服务精英。探索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研究院 现代农业科技园区 农业农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n个行业的“1 1 1 n”首席专家”结对帮扶制度,引导和支持农业科技人员、医生、教师、律师、文艺工作者、乡村规划设计建设人员等各类社会人才组团下乡。积极探索推进乡村职业经理人制度,面向社会广纳美丽乡村职业经理人才。到2025年,培育服务乡村的专业精英100名以上。

  培育乡村创客。落实大学生就业创业、新生代企业家领航、农村青年创业致富“新雁阵”培养、青年农村电商培育等项目政策,引导大学生、外出农民工、经商人员、返乡青年等回乡创业兴业。到2025年,培养100名乡村创客先进个人。

  培育能人乡贤。实施“百名贤人回乡计划”,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技能人才、社工人才等参与乡村治理。到2025年,培育能人乡贤500名以上;选树治村(治社)导师50名;推动每个村“两委”班子至少有1名大学生。

  培育乡村工匠能手。实施乡村工匠培育工程,打造一批兰溪杨梅、兰溪枇杷、兰溪兰花园艺师,兰溪毛峰茶艺师,兰溪饰品工艺师,兰溪花猪繁育师、兰溪美食名厨师以及兰溪地方乡土瓦匠、木匠、铁匠、篾匠、糖画匠、面塑匠、榨油匠、酿酒匠等特色工匠品牌。到2025年,培育有一技之长、示范带动明显的工匠能手等新型农民2000名以上、乡村旅游讲解员100人以上;培育非遗传承保护和乡村品牌创新发展团队5个以上。充分发挥乡村振兴学院、农干校、农民学校等乡土人才培训基地作用,培训乡村振兴各类人才20000人次以上。

  23.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实施“兰溪数字乡村战略”。以省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兰溪市数字田园产业化发展示范建设项目为契机,整合现有农业农村数字化建设成果,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智能感知、智能控制等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各领域的广泛和深化应用,建立体系完整、功能健全、应用广泛的数字乡村发展平台。深化农民信箱、万村联网、信息进村入户等系列工程,以“便民、培训、电商、公益”,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水平。

  到2025年,兰溪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管理服务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乡村数字治理体系日趋完善,现代数字技术与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全面融合,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网上办,建成乡村民生网、服务网、平安网。初步实现乡村治理手段的现代化。争创省级数字乡村试点示范县(市、区)。争创省级数字农业工厂试点示范主体建设2家以上,实施省级数字化种养基地改造10家以上。

  专栏10 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通过建设基础支撑体系、数据资源体系、业务应用体系、平台层级体系等四大体系,架构乡村管理决策子平台、产销一体化子平台、农旅融合数字化子平台、乡村产业服务子平台、水果全产业链数字化子平台等五个子平台,实现实时汇集农业政务、农业产业、行政监管、农产品流通以及互联网涉农信息等多源数据资源,实施乡村数字化监管、乡村治理数字化和乡村数字服务;实现涵盖乡村基础设施、农村经济、特色产业、人口卫生、文化教育、基层组织等多个方面的信息数据资源进行有效融合,成为覆盖全市、连接省、市、县(市)、乡、村的“数字乡村”信息网络平台。

  加快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应用平台。以数字化引领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利用“互联网 业务办理”途径,形成村、乡镇、市三级联网体系,规范土地确权日常管理,优化登记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开发土地流转管理、土地经营权抵押信息备案、纠纷仲裁管理、产业地图等确权登记颁证数据成果应用,实现“以图管登记”、“以图管流转”、“以图管应用”的信息化、精准化管理模式,优化配置土地资源要素。

  加快建立农村“三资”智慧监管平台。以会计核算为基础,将线上审批支付、线上收入监管、实时预警、阳光财务、公开交易等模块纳入平台,采取移动多媒体协同办公,将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的收、支全面纳入系统管理,实现网络预警监管功能,确保“三资”数据和管理信息可随时随地监管,公开信息可随时随地查询。以点带面,力争在2021年6月底前实现我市农村“三资”智慧监管平台系统全覆盖。

  大力推进农业“机器换人”。培育一批数字农业工厂、数字牧场、数字渔场,建设兰溪“网上农博”。建设一站式农业科技转化推广服务链,以通用航空农林作业、农业生产“云服务”、农产品直播电商、农产品冷链物流等新技术、新模式,提升兰溪农业价值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11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