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4-8高增值保税产业链专项
1.文化保税展拍。大力发展国际文化艺术品保税拍卖等高端服务业,建设展示捷克等欧洲文化的窗口和特色旅游集散地。
2.保税 维修。发展大型设备融资租赁,培育保税维修再制造业务。到2025年保税加工规模100亿元以上。
3.保税研发 智造。结合光电、芯片传感器、信息服务、研发设计、大健康、文化贸易等自贸区重点产业需求,发展专业领域保税研发中心,扩大文化产品保税进口,培育中药研发加工,发展大型设备融资租赁。培育保税维修再制造业务,提升进口九游会彩票平台的售后服务。
(三)创新打造全球集拼中心
1.夯实“全球集拼中心”要素支撑。加快国际数字物流市场建设,落实数字仓储用地,全面提升集拼综合服务能力,加速国内仓库与海外仓联动发展,布局“国内云仓-义乌集拼仓-海外仓”集拼基础设施,推动传统物流向“国际物流快递化”转变,建设“门对门、双清关、海外分拨”为特色的专线跨境物流服务体系。推动综保区转口集拼设施建设,打造“全球集拼仓”,构建“一区多功能,一仓多形态”,实现非保税货物与保税货物“同仓存储”、出口贸易与进口贸易“同仓调拨”、小额交易与大宗贸易“同仓交割”、外贸与内贸“同仓一体”等“四个同仓”。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设置“公共集拼仓”建设,为进口货物出区与出口货物集拼转口提供仓储要素支撑。
2.深化集拼监管模式创新。创新“与货物流匹配”的监管模式,支持各类贸易方式、不同来源商品灵活集拼。创新“市场采购 保税货物”集拼转口业态,推动市场采购货物入区申报出口,在综保区内试行“先检后拼”“先入区、后报关”“批次进出,集中申报”等便利化监管措施,允许保税区内服务企业或“6033”货物货主通过市场采购等多渠道收结汇,推动“1039 6033/5034”等集拼转口成熟发展。常态化开展“1039 0110”拼箱转关模式,推动建设海关监管集拼系统,实现“1039 0110 6033 9610 ....”等多种监管模式货物的混拼出口。
3.加强数字平台集拼撮合功能建设。依托chinagoods平台,设立数字化集拼信息撮合中心,引导采购商、组货人、外贸公司等集拼需求主体上线平台,通过集拼信息发布、打通仓储管理系统等手段,全面统筹拼箱资源,实现集拼效率最大化。充分发挥chinagoods平台数字展贸功能优势,推动进口商品线上展示交易,引导境外采购商同步挑选采购,推动集拼转口规模持续扩大。
五、实施“走出去、引进来”双轨行动,拓展以rcep经贸合作为引领的全球资源配置高地
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促进内外联动发展,践行“地瓜理论”开展国际投资,实现更高层次“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畅通国际高端要素流通,高标准构筑国际投资避风港,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
(一)“走出去”拓市场
1.培育本土跨国公司。加大义乌本土跨国公司培育力度,支持跨国公司并购海外技术、品牌、渠道等优质资源,引导“走出去”企业将高端产业环节回归义乌,做强企业本土总部、研发设计和高端制造中心,推动建设一批兼具产业规模和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跨国公司,发展更高能级总部经济,提升企业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发展高科技企业投资合作,引导外资投向节能环保、生态环境、绿色服务等产业,提升对外投资合作项目可持续发展水平。
2.推动自贸区区内区外联动发展。强化“内外”联动,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高能级平台优势。完善“改革 项目 政策”落地机制,实现新型国际贸易、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互促发展。创新“区区”联动,积极与各自贸试验区、数字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关特殊监管区联动发展,实现保税商品区内便捷流动。推动“区内区外”联动,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协同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长三角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共建“数字长三角”。主动接轨沪杭甬大湾区和杭州、宁波、温州都市区,主动共建金义都市区。推进与海南自贸港联动发展,在海南推动建设小商品出海基地,共同推动中国义乌进口商品博览会成为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分会场,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合作共赢。探索以“改革飞地”形式,加强与香港、澳门等联动,建立义乌-澳门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在珠海横琴设立港澳轻奢商品前置仓,互设进口商品分拨仓或展销平台。
3.加快企业“走出去”。利用义乌民营经济发达、“走出去”企业实力雄厚的优势,鼓励企业利用剩余产能转移,通过优化境外投资产业布局,加快境内产业升级。支持优势企业跨国并购、海外建仓,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产业项目合作,探索建立“海外孵化器”,在金融、财税、人才、中介服务、风险防范等方面构建和完善企业“走出去”服务保障体系,持续深化对外贸易便利化改革,加快推动企业走出去与国际市场开拓步伐。
4.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积极融入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加强义乌与经济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及“一带一路”沿线节点城市开展经贸、科技、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投资交流合作。加强义乌与香港、澳门合作,加快与沿线国家部门和重要经贸节点城市等签署经贸合作协议或备忘录。建立服务业和制造业走出去的协同联动机制,制定重点支持(国)境外展会目录,增强国际市场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专栏5-1 自贸区协同创新发展项目
1.构筑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在自贸区集聚发展现代物流、贸易金融、商务会展、研发设计、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产业,聚焦增强贸易枢纽功能和创新策源能力,打造内陆国际物流枢纽港、一带一路开放合作重要平台。
2.青田商会大厦项目。根据省商务厅《以“双链长制”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工作方案,我市与青田、文成试点产业链合作机制,拟发展产业为华侨商贸业,由经济开发区、自由贸易发展区负责产业链合作的实施。在新cbd区块建设青田商会大厦项目,青田县政府计划引进侨商进行投资,将青田商会大厦作为连接青田与义乌的桥梁,推进两地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5.推动“两国双园”建设。探索在义乌市场主要出口目标国、全球贸易节点城市、重要国际枢纽港区、自由经济区、“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共建互为自贸区的“两国双园”跨境合作机制。市场化推动“两国双园”建设,走通集成化赋能模式,打造双边支持的“两国双园”自由贸易园区(平台)。根据贸易规模、投资规模、主体引进等贡献指标,制定两国双园建设标准。对认定的“两国双园”,探索在贸易、人员、投资、资金自由化便利化方面给予政策赋能,形成标准化配置后予以复制推广。整合我市境外资源,积极对接国家贸促会境外联络处,形成境内外资源网,为“两国双园”做强配套服务。
专栏5-2 打造标志性开放平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