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充分挖掘义乌“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资源和乡村业态的发展潜力,依托产业基础、绿水青山和地域文化,发展优势明显的都市农业,建设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更好彰显义乌特色、承载乡村价值、体现东方气质。

  ——市场导向、政府支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活要素、市场和各类经营主体。在战略性新兴农业产业和农业科技集成创新推广等领域,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引导形成市场主体、社会参与的农业农村发展新格局。

  ——农民主体、创新驱动。把保护和增进农民权益作为根本,把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把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就业岗位尽量留给农民。加快农业农村领域数字赋能、制度重塑、流程再造和多跨协同,推动科技、业态、制度和模式创新,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守耕地和生态保护红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拓宽“两山”转化渠道,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基本形成提质增效、利益共享的现代都市型农业新格局,基本形成特色凸显、农民乐居的美丽乡村新风貌,基本形成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提升的生活富裕新态势,基本形成数字技术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新图景,基本形成党建引领、“四治”结合的乡村治理新局面,“中国众创乡村”品牌全面打响,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排头兵。

  ——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农业“标准地”面积稳定在12万亩以上,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3万亩、产量保持在5.15万吨以上,生猪自给率达到70%以上,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2%以上。农业生产效率、科技贡献率、机械化率、农业亩均产出率大幅提升。

  ——“中国众创乡村”宜居宜业。基本完成150个村有机更新,所有行政村全部达到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标准,其中三分之二以上达到精品村标准。10条美丽乡村精品线升级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线,沿线打造差异化美丽乡村组团10个,形成辐射全市美丽乡村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线环线。

  ——农村生活富裕富足。完成50个众创乡村业态植入,初步建成义西南现代农业片区、义中多元乡村经济片区、义北乡村旅游片区。所有行政村年经营性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农民多元化长效增收机制全面构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0000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缩小到1.75︰1以内。

  ——乡村治理全面提升。村党组织统一领导能力持续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乡村治理数字化改革全面推进,累计创建省级善治村200个以上,加快乡村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促进农村社会安定有序。

  ——城乡发展深度融合。城乡融合“义乌标准”“10大体系、40项指标、8大场景、12项标配”全面落地,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公共服务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新时代乡村改革系统集成,城乡融合和共同富裕机制体制更加健全。

  ——数字“三农”深入推进。乡村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全面推广,建成未来乡村试点30个,农业“标准地”数字应用覆盖率100%,打造一批具有义乌特色的农业农村数字化应用和项目,形成成熟的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制度体系和理论体系。

  表2-1 义乌市“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20年

  现状值 2025年

  目标值 指标

  属性

  现代农业 1 农林牧渔增加值 亿元 22.63 24.99 预期性

  2 粮食种植面积 万亩 11.13 13 约束性

  3 粮食总产量 万吨 4.39 5.15 约束性

  4 蔬菜种植面积 万亩 13.04 14 约束性

  5 蔬菜总产量 万吨 22.99 24.5 约束性

  6 生猪存栏量 万头 3.44 20 约束性

  7 农业“标准地”面积 万亩 9.1 12 预期性

  8 农业“标准地”数字化应用覆盖率 % / 100 预期性

  9 新建省级数字农业工厂 个 / 5 预期性

  10 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 88.29 93 预期性

  11 农业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 3.8 6.5 预期性

  12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65.15 75 预期性

  美丽乡村 13 新时代美丽乡村覆盖率 % 53 100 预期性

  14 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达标率 % 18 70 预期性

  15 “五星三强”基层党组织 个 30 100 预期性

  16 省级善治村占比 % 26 >45 预期性

  17 农村生活污水出水水质达标率 % 95 >95 预期性

  18 垃圾分类示范村占比 % 15 30 预期性

  19 省农村星级公厕占比 % 21 100 预期性

  20 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总产值 亿元 2.76 3.5 预期性

  农民生活 21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42158 60000 预期性

  22 城乡居民收入比 / 1.9:1 1.75:1 预期性

  23 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人均支出占比 % 12.6 15 预期性

  24 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及以上行政村占比 % 47.5 100 预期性

  三、主要任务

  (一)实施乡村产业振兴行动,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

  以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为主抓手,加快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快乡村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1.加快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

  优化乡村产业布局。结合各地域乡村产业特色,推动产业集聚,逐步形成三大乡村经济片区。一是佛堂、赤岸、上溪、义亭组成的义西南现代农业片区,主要以粮食、糖果蔗、蔬菜、水果、中药材、畜牧养殖为主,以“佛堂省级标杆性现代农业综合区”、“义亭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发展农业全产业链,促进产业融合,推动创新农业、现代农业、休闲农业的发展。二是稠城、稠江、福田、城西、北苑、江东义中多元乡村经济片区,主要发展水果、蔬菜、农产品加工物流等产业,利用城市功能人口外溢的现状,发展以创意农业、共享农业、科技农业、数字农业为主的多元乡村服务业。三是苏溪、大陈、后宅、廿三里组成的义北乡村旅游片区,主要种植粮食、水果、蔬菜、茶叶等,结合本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以乡村旅游、休闲度假、运动康养为主的乡村旅游业。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13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