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建筑节能。大力推广绿色低碳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努力提升新建建筑中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占比,倡导绿色低碳节能建筑,推广适配型被动房建筑,推进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和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积极实施新型建筑工业化,至2025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达到40%以上,加快打造浙西装配式生产基地;加快未来社区建设,实现社区内多种能源集中供应。

  深化交通节能。大力发展集约高效的运输组织方式,构建多样化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城市快速公交建设,加快淘汰高排放车辆,重点是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柴油车,提高燃油品质标准,降低交通能耗水平,提升绿色出行比例。

  完善公共机构节能。全面完善公共机构空调、照明、电梯等重点耗能设备节能改造,加大太阳能光伏应用力度,提升绿色建筑星级;推进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创建,进一步发挥公共机构节能示范作用;贯彻落实《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等有关文件精神,采取更有效的节能措施,并加强节能监督,提升公共机构用能管理智能化水平,推进公共机构节能服务市场化。

  号召全社会节能。加强全社会节能宣传,强化全民节约用水、用电意识,提倡绿色办公、绿色出行、光盘行动等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落实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推动全县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

  (三)着眼双碳目标,高质量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

  适应国家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市场化发展的形势要求,结合全县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情况,“十四五”期间将重点发展光伏及生物质发电,配套发展多元储能,提高可再生能源接入和消纳水平,推动国家新能源示范镇建设。

  1.全面推进光伏应用

  以“光伏倍增”为目标,实现全县光伏装机跨越式发展,重点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同步推进集中式互补型光伏电站建设。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充分利用工业园区企业、公共建筑、居民等各类建筑屋顶资源建设分布式屋顶光伏;通过薄膜太阳能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建筑光伏一体化发展水平。有序推进集中式光伏电站建设,探索山地林光互补光伏项目,鼓励苗圃种植企业、种植户、养殖鱼塘积极探索建设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电站。到“十四五”末,力争全县光伏装机达到62万千瓦以上,新增装机在35万千瓦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25万千瓦以上,集中式光伏新增装机10万千瓦左右。

  为保障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顺利推进,除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和扶持政策以外,还要完善分布式光伏接入、消纳、并网、运维、结算、安全等标准体系和配套设施建设,与新型电力系统协调发展。结合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工作,共建共治共享,鼓励更多市场主体参与项目建设和管理,特别是央企和国企参与开发建设。

  2.稳步发展其他可再生能源

  加快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发挥龙游大竹海资源优势,资源化利用造纸、纺织等主导产业产生的大量工业固废,重点推进金怡热电老厂燃煤机组进行耦合生物质改造、金怡热电一般固废焚烧处理项目二期工程、溪口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和恒盛能源建筑垃圾热电联产项目建设。着力推进养殖产业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稳步扩大沼气利用规模和质量。合理规划利用水能资源,积极谋划抽水蓄能电站,尽快启动混合型(中小型)抽水蓄能电站选址论证等前期工作,并探索现有小水电在进行生态改造的同时改建为小微型抽水蓄能电站的可能性。

  3.多元发展新型储能

  坚持新能源 储能的发展模式,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浙江省加快新型储能示范应用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建立衢州市清洁能源消纳长效机制的通知》,多元化发展新型储能,保障新能源高效消纳利用,提升能源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综合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以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积极探索电化学储能、电动汽车参与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电热冷综合储能等各类新型储能设施发展,开展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储能示范项目建设,鼓励共享储能,培育市场化储能服务。“十四五”期间规划新增各类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28万千瓦。

  (四)把握创新科技,推进新技术应用新业态发展

  1.加快能源系统数字化转型

  加强能源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发展,加快省市两级能源管理数字化平台(能源大数据中心)的接入和应用,实现能源生产、传输、使用、存储和转换等环节的全方位感知、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决策和自动化运维。提升能源管理数字化水平。深入挖掘和高效整合多种能源数据,通过对关键指标的实时监测、预警、分析与评价,打造碳账户、碳效码、用能预算化管理、碳排放足迹梳理、能源资源要素配置和交易等应用场景,为企业提供针对性的节能减排方案与服务。打造能源供应环节的智慧化场景,实现和信息深度融合,开展智能电网、智慧热网、智慧气网综合建设,通过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实现能源智慧互联、系统优化、效能提升。

  2.积极构建综合能源服务系统

  加快多能协同发展,深度融合数字技术和能源领域新技术,通过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充分统筹常规能源、分布式能源系统与储能(含双向充电设施)系统,统筹智慧热网、智慧电网与智慧气网,构建横向“电热冷气水”、纵向“源网荷储调”的多元能源形态协同转化、集中式与分布式能源协同运行的综合能源服务系统,逐步实现能源供给侧和消费侧的智慧互动。围绕工业(产业)园区、大型公建用户群、数据中心、未来社区等用能较大且相对集中的区域和用户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系统试点项目,重点依托省级开发区(龙游经济开发区)内现有和规划的电源项目打造综合能源服务基地。

  3.推进能源科技体制创新

  抓好能源产业平台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新基建”补齐园区在能源方面的短板。突出高端化、智能化、低碳化、集群化,重点培育发展节能环保装备及产品、节能环保新材料、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服务业等碳减排相关的节能降耗领域。加强与大型能源、数字企业的战略合作,推进在智慧城市、综合能源等多个领域的能源技术合作。加强与大院名校、国家级研发机构合作,引进共建一批高质量产业创新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牢牢抓住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建立契机,积极参与和大力推动重点能源领域的绿色低碳化改造,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开展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五)全面深化改革,提升能源综合治理服务水平

  1.加快电力、天然气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电力市场建设,推动所有工商业用户进入电力市场,促进市场主体多元化,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电力价格的机制,同时保持居民、农业用电价格稳定。加快建立和完善电力需求侧和可再生能源市场参与机制,积极推进绿电和绿证交易,保障可再生能源上网和消纳。持续实施迎峰度夏、度冬电力需求侧响应机制,削峰填谷,提高电能利用效率。落实《浙江省天然气体制改革方案》,推动天然气城乡一体化建设,深化天然气价格改革,逐步建立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支持气电企业参与天然气上下游直接交易。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14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