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第一个五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实现影响深远。舟山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是衔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三农”发展五年规划,也是推动舟山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的战略规划。根据《浙江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舟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制定《舟山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

  一、发展成效

  舟山市下辖定海、普陀2个区和岱山、嵊泗2个县,36个乡镇(街道),12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80个行政村。“十三五”以来,特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舟山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定不移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强富美”农业农村发展目标,紧紧抓住发展现代渔农业、促进渔农民持续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渔农村三大任务,以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突出结构优化、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环境改善、改革创新等工作重点,“三农”发展保持了良好态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位居全省前列,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村富民取得显著成效。积极实施“消薄”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多措并举,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取得较大发展。2020年底,全市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6.55亿元,比2015年的3.879亿元增长68.86%;总收入30万元以上的村达272个,占比97.1%。2020年,全市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9096元,在全省排名第三,是2015年25903元的1.51倍,年均增长8.6%。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从2015年的1.73∶1稳步缩小到了2020年的1.63∶1,居全省前茅。深入实施低收入渔农户全面小康计划,促进低收入渔农户收入稳步提高,确保年家庭人均收入8000元以下渔农户等“三清零”。2020年,全市低收入渔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63元,低收入渔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渔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0.49∶1,分别位居全省第二、第四位。

  农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2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3.62亿元,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超7.9万亩。2018-2020年,合计提标改造粮食生产功能区3000亩。形成晚稻杨梅、普陀佛茶等9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成一批放心菜园、生态茶园、精品果园和绿色粮油基地“三园一基地”。累计土地流转面积7.9万亩,农地流转率58.6%。全市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6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25家);登记在册合作社573家(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28家,市级73家),提升规范化农民合作社(联合社)72家;工商登记在册家庭农场504家,其中示范性家庭农场省级35家,市级59家,省级示范性“青创农场”7家。共有绿色食品认定主体26个,绿色食品45个,有机食品认证1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6个,绿色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达11万余亩,其中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面积超6万亩,绿色优质农产品种植比率达到56.64%以上,居全省前列。普陀区、嵊泗县入选2020年度省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县。建成定海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展茅、马岙、岱东、小沙、桃花5个镇(街道)被列入省级特色农业强镇。创建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2个,先行示范区3个,建设省级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21个。培育鸿大食品农产品种植加工联合体、东南太平洋公海原条鱿鱼合作销售组体两个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化联合体。以华晟牧场为试点,推进数字化牧场建设。打造“舟叁鲜”“定海山”等各级区域公用品牌。推进“一条鱼”全产业链发展,加快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和国家绿色渔业实验基地建设,打造中国远洋渔业第一市。普陀区海水产品产业示范性全产业链、定海区渔业产业示范性全产业链被评为全省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着力稳定“海上粮仓”,获批白沙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推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国际水产品贸易中心投入运行,发布全国鱿鱼价格指数,远洋捕捞、加工、贸易交易实现“三个百亿”目标。2020年,全市渔业总产量179.2万吨,其中国内捕捞86.7万吨,远洋渔业63.1万吨,养殖产量29.4万吨。完成定海、岱山、普陀“智慧监管app”试点县建设。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实现全覆盖,定海区创建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成“机器换人”示范县1个,示范乡镇6个,示范基地15个,农机综合服务中心3个。全市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2%,主要粮食作物的农药、化肥利用率均在39%以上。创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区)2个、平安农机示范乡镇(街道)15个。

  乡村新型业态全面兴起。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定海区入选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单位,成功创建定海远洋渔都、普陀鱼米之乡、岱山机场村等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积极打造以健康类特色为主题的定海远洋渔业小镇,并入选省级特色小镇第二批创建名单。马岙街道、桃花镇、东极镇、东沙镇被列入省旅游风情小镇培育名单。大力发展大地花海、田园景观等休闲农业,普陀田园综合体成为农旅融合示范样板,花鸟岛获评国家乡村旅游经典案例。定海区马岙稻香田园、嵊泗县枸杞乡海上牧场、金塘李子苑等上榜省级“最美田园”,定海区双谷情缘两日游、普陀区美丽乡村生态农业休闲观光一日游等入选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建设“东海漫道”绿道网络体系,建成国家首条海岛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打造“乡约定海•晚风市集”夜间业态、“海稻梦想•荷荷美美”美丽乡村夜经济精品线路。着力打造具有海岛风味、渔家风情、时尚休闲的“东海人家”特色渔农家民宿。引进联众、陌领佑舍等一批知名品牌,培育了嵊泗东海五渔村、朱家尖东荷嘉园等一批渔农家乐民宿特色村和“村回•庆和院”“嵊泗伍码”等一批特色民宿,创建省级休闲乡村6个,休闲渔业基地50余个。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打造微商平台“海山农汇”,目前已有7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与平台对接。积极发展“直播带货”等新模式。涌现出白泉皋泄网创服务驿站、传奇庄园、彩虹草莓等较有影响力的农村电商企业和青年创客。全市累计建成创业孵化基地14家,入驻企业943家;建成农村综合电商服务站552个。全市在天猫、京东、淘宝等第三方电商平台开设网店约2800家,其中农产品网店约占30%。

  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连续十一年获生态省和美丽浙江考核优秀。塑造“一城五园十岛”全域美丽空间,到2020年,嵊泗、普陀、岱山、定海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区),覆盖率列全省第一。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全市34个小城镇全部通过省级考核验收,获评省级样板小城镇11个。美丽城镇建设有序推进。累计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22个,省市美丽乡村精品村145个、县级美丽渔农村140个,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120个,打造美丽海岛主题风景线17条;创建景区村庄107个,其中3a级景区村庄11个。定海新建村、普陀白沙港村、嵊泗花鸟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定海马岙、普陀展茅、岱山东沙、嵊泗东海五渔村等集群发展片区初具雏形,花鸟、白沙、桃花、秀山等主题示范美丽小岛享誉全国。桃花镇、东极镇、虾峙镇等建成省级3a级景区镇(乡、街道)。创建美丽庭院10000户,评选“最美庭院”360户、“美丽庭院”510户,打造“美丽庭院”示范区域16处。实行城乡一体化、县域“一盘棋”的“多规融合”规划管理体系,实现村庄布点规划全覆盖,创新开展“一岛一规划”编制工作。新建村入选联合国人居署乡村规划中国案例。积极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大力推进海岛绿化,创建“一村万树”示范村25个。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16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